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深夜地震该如何做?专家:民众须厘清地震防灾3大迷思

【大纪元2018年02月07日讯】每每台湾发生重大地震灾难,各种似是而非的防灾避难观念,就会如野火般吹起,就像当年网路盛极一时的“黄金三角”理论一样。

深夜睡觉时地震来临该如何避险?专家表示,其实事前如果“卧房布置得宜”,当下什么都不必做。

先强调3大错误迷思

长期致力于防灾演讲的消防专家蔡宗翰指出,3大民众常见的地震错误迷思,第一点是“地震来时先开大门?”,第二点是“避难包用在受困时?”,第三点是“地震时要躲在家俱旁空间的黄金三角求生?”,结果答案是都错!

误解一:地震来时先开大门,再找掩蔽,否则门框变形会受困在屋内?

“地震时当然要先打开大门,不然门变形会逃不出去!”认为地震时要先打开大门是国人习以为常的观念,事实上无论是美国、日本、纽西兰的国家官方防灾机关,都主张地震发生时应立刻找掩蔽。

其实当你尝试去开门的过程中,就先让自己暴露在高危险环境之中!造成伤亡的主因有二个,一个是被掉落物砸中,另一个则是移动中摔倒或碰撞受伤,再更严重一点才是房屋倒塌。

所以,当地震开始摇晃建筑,一定会先发生东西掉落、家俱位移、翻覆,如果不去考虑地震中最容易受伤的情况,反而先去关心门框是否变形,在紧急应变的轻重缓急上,都显得很不合理。纵使真的门框变形打不开人因此受困屋内,也不会立即有生命安全的疑虑。

况且,开门的目的是为逃出建筑外,亦即所有通往户外的路径上的门都要开才有效用,假设我今天住在二楼以上,我在开完二楼的门后,还必须走到楼下,将楼下的“大门”也打开,才算是通往户外。在地震瞬间的几十秒内,在身体不稳的情况下要移动如此长的距离、面对更多掉落物击中的危险,实际上完全做不到!

因此,地震发生时找寻掩蔽,避免移动是基本原则!必须等到地震稍歇后,再去做开门及后续关电源的动作。

误解二:平时备妥紧急避难包,瓦砾堆活埋受困时,就可以维持生命?

防灾包,以备不时之需。(易永琦/大纪元)

紧急避难包是家家户户在面对地震灾害,都应该做的一项事前准备。然而,许多人误解以为“紧急避难包是在人被瓦砾堆活埋受困时,支撑生命使用的”。

其实,地震时立即就地避难是首要原则,况且当下绝对没有时间跟机会去拿紧急避难包。紧急避难包真正的使用时机,是在地震结束之后,当我们发现建筑物有严重的结构损伤,必须“离开到避难收容所暂时生活”时使用的。

地震大国,防灾意识极高的日本,家家户户都有准备防灾包,备妥生活及延续生命所必须的物品,一旦出状况必须离开自己的家,拎了就走。

避难包应该具备哪几项物品?

根据研究机构 Net Mile 2011年9月调查,日本民众认为防灾包必备的十项物品包括:

1.手电筒
2.饮用水
3.立即可食的口粮、罐头等
4.备用电池
5.迷你收音机
6.现金
7.面纸、卫生纸
8.火柴、打火机
9.蜡烛、固态燃料
10.手套

其中必须特别谈到“手电筒”,手电筒除了放置于避难包外,也同步应放置于床边或是家中定点,因为地震来临时,家中各种家俱可能到处散落、破损,加上停电,当下万一无适当的照明,很可能衍生二次意外。

许多案例显示,在震后惊魂甫定的情况下,容易因急忙下床时跌倒或者采到碎裂物因而受伤,部分921大地震的案例更显示,有些民众没有想到楼梯会被震断,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之下往下移动,结果却造成双脚骨折。因此,在床边准备手电筒就是必要的措施,可考量购买本身就具有萤光的手电筒,便于寻找。

误解三:地震躲在“黄金三角”可以避免被砸?

什么是地震“黄金三角”?

地震黄金三角为错误观念!(蔡宗翰授权提供)

传说中的“黄金三角”,它的立论基础是指当建筑物倒塌撞击在物体或家具上时,使靠近它们的下方会留出一个空间。受撞击的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变形就会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变形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个空间就是传说中的“黄金三角”。

为何是错的?

我们先从地震的危险因子开始谈,到底地震的头号杀手是什么?有没有听过有人被地震的震波“直接震死”的八卦?

地震灾害及防救观念须知。(蔡宗翰授权提供)

事实上,地震造成人命伤亡最主要的杀手来自于我们的“建成环境”!我们的建成环境遇到地震的时候,将面对两种最主要的威胁:

第一种是非结构性威胁,包括像是物品掉落砸伤、重型家俱倾倒或位移。

第二种是结构性威胁,包括建筑物倒塌、楼层下陷等。

黄金三角的最大问题,来自于它理论本身的三大错误假设!

地震灾害及防救观念须知。(蔡宗翰授权提供)

错误假设一:“黄金三角”假定所有的建筑物遇到地震后,都会崩塌并粉碎里面的所有家具。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建成环境遇到地震的时候,将面对两种最主要的威胁,第一种是非结构性威胁,包括像是物品掉落砸伤、重型家俱倾倒或位移。第二种才是结构性威胁,包括建筑物倒塌、楼层下陷等,但在结构性威胁发生前,一定会先发生或伴随非结构性威胁。

(一)非结构性威胁:包括像是物品掉落砸伤、重型家俱倾倒或位移。

根据地震生还者所作的综合统计,地震最危险(最频繁)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或楼地板,而是四处乱飞、掉落、位移的家具和碎玻璃。

所以,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摀住最脆弱的头部,或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这种避难措施更为可靠。也就是我们过去以来所推广的DCH(Drop卧倒、趴下,Cover掩蔽、掩护, Hold on握紧、稳住)方法。而“黄金三角”则完全没考虑到这个最频繁情况!

面对非结构性威胁,我们过去以来所推广的DCH方法这种避难措施更为可靠,“黄金三角”则完全没考虑到这个发生最频繁情况!

(二)结构性威胁:建筑物倒塌、楼层下陷。

1、如果建筑物是砖造结构

这种结构型态遇到地震时,崩毁塌陷的砖泥材料将变成粉碎或块状型态,直接往下洒落,所以无法在家俱的周边创造出黄金三角空间。此外,砖泥的材料比混凝土更轻,更不容易把你所藏身的家俱或桌面压垮,因此躲在桌子底下的“DCH”的建议比躲在柜子或桌子旁的“三角生命”更有用。

2、如果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此类建筑结构的楼层如果塌陷,比较容易创造出黄金三角形空间的可能性。确实,在这种情况下,“DCH”的建议可能风险比较高,因为它沉重的天花板或楼地板可能压毁所有躲藏在桌子、沙发或床底下的人,而在被压毁的家俱旁边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极小的可存活空间,因此,“黄金三角”的建议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可能成立。

面对结构性威胁,DCH方法仍是较为可靠的,而“黄金三角”几乎只存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发生崩塌,才比较有可能生还,但也只是可能,并不是绝对。

但是,你以为只要是在桌子旁边、或是大型家俱的任何一边,就是黄金三角吗?

错误假设二:“黄金三角”假定民众都能预测他们所在的建筑会不会坍塌、并确定建筑物倒塌后会创造出的黄金三角生存空隙的位置在哪里。

以下图来看,是一栋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崩塌,我们看看中间的桌子,请问哪边是真的能存活的黄金三角?以事后结果论,桌子左边的红色三角形的确形成了黄金三角,但桌子右边呢?你在事前知道会被更右边的柜子挤压到吗?躲在桌子底下会不会存活率比较高呢?如果连桌子都塌了,就会像再下一层的情况,全部被压得扁扁的,你还是无法在事前知道哪边是真的能存活的黄金三角。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崩塌示意图。(蔡宗翰授权提供)

错误假设三:“黄金三角”假定在强烈震动与摇晃的情形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移动到期望躲藏的位置。

建筑倒塌难得一遇,建筑物里面的人们根本无法事先预知建物倒塌后形成空隙的位置,而在建筑物还没有崩溃塌陷之前,强烈震动与摇晃过程中,人们根本无法快速、安全地移动到它们想要躲藏的位置,在移动的过程这极可能就会导致该人跌倒、受伤。

总结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黄金三角”空间。太过强调“黄金三角”空间可能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支撑物可能很快就倒下了!

最后强调一次,“黄金三角”理论是错的!

DCH(Drop卧倒、趴下;Cover掩蔽、掩护;Hold on握紧、稳住)才是最可靠、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我们过去一直所习以为常的知识,这是正确观念!

用更直白的话说,就是直接钻到“一张很坚固的桌子”底下就对了!

地震来袭躲桌子,蹲下、掩护、稳住为正确观念!(蔡宗翰授权提供)

 【同场加映】如果地震发生在半夜睡觉时,怎么办?

最高境界就是,事前如果“卧房布置得宜”,地震当下“什么都不用做”!

在不考虑建筑物倒塌的情况下(因为若建筑物真的倒塌,任何避难或逃生对策都没有用),地震发生时很多人是被倒塌的大型家具或从高处掉落的物品砸伤,而如果你睡觉的卧房去除掉了这些东西,就不会在地震来袭的瞬间慌了手脚,因此,你睡觉的卧室的布置,一定要考量到地震发生的可能。

刻意让睡房没有易倒榻家俱

我们一家三口每天睡觉的地方,是一间和室,因为夜晚睡觉时的警觉性与行动力比较差,所以我刻意让房间只有床垫、枕头、棉被、一般灯具、落地窗内有窗帘,没有任何其他可能倒塌的大型家具或从高处掉落的物品,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地震来的时候,我跟我亲爱的家人是会先被摇醒?还是先被砸伤?

睡觉的卧室的布置,一定要考量到地震发生的可能。(蔡宗翰授权提供)

作者:蔡宗翰(中央警大消防学系学士、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防灾科技研究所硕士)

本文获作者授权整理、转载,原文分别为:
地震来袭先打开门? 避难包用在受困时?都错!!!
地震杀人还是迷思杀人?当“黄金三角”变成“死亡交叉”?
夜晚地震来袭的瞬间该怎么办?最高境界就是什么都不用做!

▼ 相关影片(来源:消防署FB,如遭移除请见谅)

责任编辑:李世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