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 】展现多元工艺文化的推手——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推动工艺“顶真”精神:现代工业带给我们便利与快速,而我们却因此失去了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顶真”工艺精神…
文/摄影 陈志达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每一个表演者都需要有演出的舞台才能绽放光芒,“坐轿者”也需要“扛轿者”默默相挺与支持才得以突显他高人一等的份量。由成立于1973年的“台湾省手工艺研究所”改制的“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就是这样一个默默的为台湾工艺界提供舞台,为推广多元工艺文化扮演了三十多年无私“扛轿者”角色的坚毅推手。

双十造型的陈列馆。

肩扛辅导创新重任

在俐落简约中呈现大匠巧心,利用自然质朴的素材来展现的工艺作品可说是天人合一的高层次技术与心性的表现。在工艺研究所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这样令人赞叹的作品呈现在您的眼前。

走进坐落在南投县草屯镇的“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首先映入眼帘令人感觉气派又亲切的是一栋白色四层楼陈列馆建筑。整体风格干净俐落,搭配周遭宽阔的翠绿草坪花木以及充满生命力的大型雕塑,置身其中感觉非常心旷神怡。

台湾工艺文化园区入口意象

现任所长林登赞表示,目前工艺研究所正有计划的发扬各种台湾工艺,搭配各地特色激励设计创新,并鼓励工艺家与在地产业结合发展;另一方面也往下扎根培养国民工艺素养,让民众透过亲身体验并与工艺家互动,将工艺融入生活美化人生;除此之外,研究所也积极的推动和其他国家进行工艺文化交流。

推动工艺“顶真”精神

现代社会利用机器快速大量生产塑胶制品,由于产品价格低廉,没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也相应的快速被淘汰;人们不觉得那是有内涵、有生命的东西因而也不珍惜物品,更因为这种用完即丢的心态也养成许多人做事与生活的草率态度。

然而,在工艺创作中讲究亲身力为、融入感受体验,那也是磨练细心与耐性、要求认真投入、步步踏实与一丝不茍的过程,这个就是“顶真精神”(台语:仔细、用心、一丝不茍),也是传统工艺家们平时生活与作事业的基本态度,然而目前却成了社会的瑰宝。

前文建会主委陈其南曾撰文表示,“生活工艺运动”的推展就是期待国民可以从工艺的制作、参与和欣赏中,建立一种新的生活价值观与工作伦理。每个人不一定会成为工艺家,但都有机会亲手体验工艺制作、欣赏工艺品的价值与精神,更进一步将这种“顶真”的工艺精神与伦理内化为国民精神的一部分。

生活工艺运动展出项目。

林登赞所长表示,“工艺文化园区”中常设的工艺体验教室,就是希望参与者在经历工艺家带领指导的创作之旅后,不仅是带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回家,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工艺家们认真踏实、细心耐性的“顶真”精神,那才是更宝贵、更值得珍惜的。

工艺体验教室。

让工艺回归生活 丰富生活

工艺来源于生活,其创造过程也在不断的丰富生活。现代工业带给我们便利与快速,而我们却因此失去了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顶真”工艺精神。重新追寻与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回归真本性、与自然和谐的过程。

工艺来源于生活,更美化生活。

一路走来,工艺研究所维持了传统工艺的承传,也用心创新设计以符合现代需求。经历“九二一”的摧残,工艺研究所在自己的重建路上也同时挽着许多社区的手重新站了起来,包括:鱼池乡大雁村涩水陶瓷工艺、中寮乡的植物染、集集石材影雕工艺、水里上安村梅枝工艺等。这些受创的灾区在工艺研究所等单位的协助下进行产业转型;他们用自己双手重建了信心,也度过灾难开启了新的生命。

“台湾工艺之家”与“台湾工艺之店”的甄选与授证挂牌,是工艺研究所正在执行的一项将工艺回归到生活,伴随民众左右的很有意义的计划,预计将建立200个推广点。

杨英风规划,贝聿铭公司建筑设计的陈列馆。

透过专业的评选与肯定,这些点都将成为一个个工艺精神展现与传承的新生命,也将触动许多埋藏于内心深处的工艺种子萌芽,为未来优秀工艺家开启传承与发展的启蒙之路。
而这一切,都见证了工艺研究所的努力与坚持。

*****

抚育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无数具有巧思与匠心独具的作品产生之后,如果能获即时肯定或推广,对于用心于作品呈现而拙于以言词表达的工艺家而言,更是一种最好的支持。工艺研究所这些年透过一次又一次的肯定,抚慰了许多工艺家们持续他们源源不绝创造的生命力。

由工艺研究所推动促成的“工艺之梦”及“国家工艺奖”,以严谨的评选机制开创了高素质的口碑,加上高额的奖金鼓励,可说是目前全台工艺界最受瞩目的两个工艺奖项。

举办了13届的台湾工艺设计竞赛“工艺之梦”,鼓励年轻有创意的设计者发挥各种创意,将工艺之美融入生活。特别为鼓励参赛者而设置的“新秀奖”,以及与财团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会等合作,将得奖作品在新光三越百货公司巡回展览的安排,就是以实际的支持与鼓励,来催生国内的工艺新生人才。

肯定源源不绝的创造生命力(工艺研究所提供)。

而“国家工艺奖”除了有5年以上创作经验、参加工艺竞赛入选以上奖项的要求之外,作品能否融入技艺传承与在地特色、创作者本身的创作理念、工艺素养,都是该奖项的评选基准;因此能得奖者,基本上可以说是接近该领域的匠师典范。

简约柔美的雕塑。

源于1998年时“台湾省手工艺研究所”成立25周年活动而开办的“台湾工艺节”,因为是结合了“国家工艺奖”颁奖以及优秀艺师和辅导成功个案同聚一堂的活动,目前已经成了工艺研究所每年重要的欢乐大团员盛事。

所长林登赞表示,“台湾工艺节”聚集了各个工艺领域优秀人才与作品,除了促进各个层级的互动与了解之外,更吸引了各界目光与民众参与,可说是塑造了一个工艺界互相沟通的平台;研究所将继续努力将这个有如工艺界大团员的“台湾工艺节”办得更热烈、办得更好。

*****

“九二一”造就浴火重生之路

九二一地震摧毁了工艺研究所原有的几栋办公厅舍,也摧毁了隔邻的草屯商工校舍、草屯镇公所。当时断垣残壁的画面怵目惊心,令人提心吊胆几乎不敢接近。然而,这个非常的破坏却开启了工艺研究所一条浴火重生之路,催生了“台湾工艺文化园区”。

曾任工艺研究所所长的现任文建会副主委洪庆峰在园区活动上曾表示,在草屯商工、草屯镇公所相继迁移后,涵盖旧草屯商工校区、邻近的中山运动公园,加上工艺所原土地总共将近十公顷的“台湾工艺文化园区”,是“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项下之一环。由于地方与中央合力促成,“台湾工艺文化园区”预计将深耕工艺的草屯镇打造成可比照法国亚维侬的国际知名特色小镇。

在前草屯镇长洪敦仁与现任镇长周信利先后推动“工艺造镇”的理念下,园区利用旧草屯商工校舍改造而成的“竹工艺体验教室”已在2005年3月推出,最多可容纳六十余人同时参与DIY体验。曾获薪传奖的老艺师黄涂山等多位各地顶尖的工艺家不定期现身体验工艺教室指导民众,专业与亲身接触典范使这项规划颇受好评。

工艺师在假日工艺广场现场指导。

而在地的“草屯乡土文教协会”也与工艺所合作,开发草编或竹编等地区传统的稻草工艺文化,也开办社区大学培养人才及种子教师,成立工坊进行稻草制品的产品开发,并连续举办多年的“草鞋墩国际稻草文化节”、“草鞋墩稻草工艺馆”将草屯镇的乡土文化特色充份展现。

林登赞所长表示园区内将陆续纳入“台湾工艺设计博物馆”等细部规划,未来更计划扩大范围延伸工艺街至草屯商圈,以吸引游客到草屯体验工艺之美,进一步带动地方商机。

亲身体验[顶真]工艺精神(工艺研究所提供)。

“九二一”地震间接催生的“台湾工艺文化园区”除了开启工艺所气魄与格局更大的规划,有力的带动曾经是没落、难以传承的工艺文化之外,“台湾工艺文化园区”更成为草屯镇重生的希望与动力之一。@*(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