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达人】张仓明的草叶集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还在就读国中的时候,张仓明的长辈致赠父亲一盆兰花,他满满说不明原委的喜欢,就开始栽培它。孩提时期的张仓明便已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天赋的观察力。人工栽培兰花是高难度的植栽,需要适地适性的空间环境。凭着对植物生态敏锐的感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却从一株、两株,慢慢地养出了一屋子的兰花,同时,也能将栽养兰花的经验分享给忘年之交们,就这么养出了一生对植物深深着迷的兴趣与专业。

 创业之初的他在台中市承租了一个店面,开花店兼卖水果。因为当时的花卉贩售市场集中在继光街,而他的花店却有一段距离,众人都不看好这家离群索居的店面。花他懂,但怎么卖花他却无所适从,水果他吃,但怎么补货、怎么销售他却一窍不通,真真确确体会到隔行如隔山这句话。那时候的景气能吃苹果算是很奢侈的事,而他却天天吃着自己卖不出去的烂苹果。与父母同住的他,有着一部总是没钱加油的小货车,必要时加个十元勉强可以载货送货,幸运的是,每次到了年底,他总是会接到一张大订单,弥补了平日经营的拮据窘态。

 这样的日子熬了大约三年,尽管看着投入家族企业的亲戚手足都已经事业有成,难免琐琐志穷。但只要一看到路旁枝头上的绿色嫩芽,就会立刻充满信心与喜乐。三年的困顿从来没有动摇他对莳草园艺的钟爱,这样的决心得到父亲实质上的支持,他在东山路上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开创了自己的园艺设计公司。过去经营复合式花卉水果店受挫的经验,与多年累积的植栽功力,让他从此无往不利,80年代台中许多知名庭园咖啡如红树林、公爵、金哥德……都是出自张仓明的绿手指,新兴的休闲庭园南庄山芙蓉,以及前阵子风光结束的2004花卉博览会总体设计,也都是他近期的代表作品。

 对他来说,园艺设计的材料就是大自然的一切、生活的一切。长时间体察身边的一草一木,每天与它们对话,熟悉这些资材、感觉这些资材、演绎这些资材、组合这些资材就是创作的重点。
 


千桦庭园咖啡原本只是一个仓库而已。世界环境会议让全球环保意识抬头,也引发了张仓明对现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讨,进而让造园与自然环境连结的点子萌芽,再加上他与九棵榉木的缘分,让千桦成为新社的第一家庭园咖啡店。当他看到那九棵枝叶枯槁、饱受病虫害侵蚀几乎失去生命迹象的榉木时,万般不舍,请它们的主人出价,二话不说地一一买回,种在庭园里,每天细心浇水,不敢施肥,深怕重症的它们承受不起过多的养分而夭折,就这样,在他细腻养护下,榉木回报给他重生的生命力,成为千桦庭园咖啡第一批的开国元老。将来,在张仓明的酝酿规划下,当榉木茁壮时,也许是个充满凉意的夏日夜晚,将会有飘飘的悠扬乐声从千桦传出,一场场自然与人文的交会也即将展开。
 
在他心中,千桦就是一个自然的原野,每一棵健康的植物都有它值得被欣赏的美,榕树翠绿的叶精致可爱,枝干的姿态却十分有劲;柳树细长垂下的叶给人的感觉特别有想像意境;槭树树型优美,叶型秀丽,随着季节变换颜色,红黄青紫各有巧妙,槭树秋叶离离洒落庭园,无声飘落下火焰般的烂漫情怀更是让他最为着迷。
 
新社乡在地方人士与中小企业处及相关单位协力投入下,届已成为毗邻大中部都会区最亲近、最优质的休闲渡假胜地,〝紫色故乡〞的称号日复一日蔓延出香草植物与花卉水果的芬芳。对创作者来说,灵感发想只是一个轮廓,它绝对不是结果。张仓明园艺创作的魅惑之处,跟大自然一样生生不息,永远在惊喜之外。如今,留着些许胡渣与斑白短发的他看起来仍然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炯炯眼神里始终流露出一股宽容的自信与无止尽的好奇,不管前一晚植栽到多晚,他还是精神奕奕地面对每一天的到来,尽情地聆听每片草叶对他倾诉的话。

——本文转载自《OTOP地方特色网》 http://www.otop.org.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