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关于三鹿牛奶问题的答记者问(模拟稿)

标签:

【大纪元10月3日讯】(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问:有消息称当前中国的奶制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三氯氰胺的含量严重超标,请问是否属实?

(发言人)答:我们也注意到了相关报导,日前质监总局的报告可能各位也看到了。我要说明的是,少数的牛奶存在问题对整体的食品安全没有影响。同时,我们的学者和教授已经提交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小剂量的三氯氰胺不但不会致病,而且可以增强人的抵抗能力,加快新陈代谢,对人体是大有好处的。

(台湾联合报记者)问:有消息称,三鹿牛奶事件损害了政府食品的威信,人民群众对中国大陆政府是否有能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信心不足。请问发言人如何看待政府威信受损、群众信心不足的事实?

(发言人)答:我还没有看到政府威信受损、群众信心不足的报告,所以,我无法肯定你所说的事实是否存在。

我所了解的事实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好的做法受到了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的严重破坏,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所取的成绩有目共睹,毒大米、苏丹红鸭蛋、硫磺馒头、地沟油、黑心酱油等一大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被发现并清查了出来,净化了食品市场,维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这正是我们政府有能力查处的表现。政府的威信正在一天天好起来。

本次三鹿牛奶事件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经过严密的侦察,本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已经查明,有关责任人受到处理。同时,在本次事件中仅有6000余名婴儿患病,3名死亡,相对我们每年1000余万的出生量来讲,是极小的比例。

希望广大群众不听谣、不信谣,对党和政府要有坚强的信心,时刻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

(法新社记者)问:据官方消息,中国出口以及供应北京奥运和残奥的乳制品都没有发现三聚氰胺——说明官方完全有能力确保食品安全——但国内已经造成超过6000个婴儿肾结石,其中150多个婴儿病危,四个婴儿死亡,受害婴儿人数估计还会增加。有网友评论说:“把三聚氰胺留给自己,把安全送给客人。”我们知道,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向来是反对“双重标准”的,请问发言人,您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答:中国乳制品不存在“双重标准”。国家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表示,以前没有检测到奶粉里含三聚氰胺,是因为这些物质不允许被添加到食品中,所以没有对奶粉进行三聚氰胺含量检测。  

中国的制奶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监管措施还在不断完善和健全中,这才符合中国国情。不要忘了,发达国家奶业的发展历经上百年的历史,我们才多少年!

(美联社记者)问:中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统治理念,并在反击国际对中国官方压制人权的指控时,强调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反对西方以“自由”为第一人权的要求。然而,按照中国政府自己设定的标准,威胁婴儿健康生命的三聚氰胺奶粉,既违背了对“人”的基本尊重,更残害了下一代公民的“首要人权”——-生存权,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请问发言人如何看待这一事实?

(发言人)答:中国政府打击三聚氰胺奶粉、维护食品安全的成效有目共睹,中国政府处理三聚氰胺奶粉的举措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崛起的、大国的形象。

关于人权,个别国家每年都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打分评级,而对自己国内的种族歧视、警察暴行、对犯人动用酷刑和进行各种虐待等违反人权的事情却缄口不谈。

我在这里也奉劝某些人,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喜欢以冷战思维对别人家的事情指手画脚,应该多把镜头对准本国的次贷危机、金融灾难、飓风袭击等,深入的剖析一下这些给人民群众造成深重灾难的事件原因,早些给本国人民一个交代。

(新华社记者)问:值此纪念改革开发30周年之际,发生三鹿牛奶等震惊国人的社会问题,有人借机否定改革开放政策,请问发言人有何看法?

(发言人)答:在纪念改革开发30周年之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声音,关键在于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言论更自由了,我们的民主更进步了。

改革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因此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回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过于夸大工作中的某些不足,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把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轻率地上升到指导思想甚至制度上的问题。

以对改革“反思”的名义,夸大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国际反华势力沆瀣一气,最终将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2008年9月20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四川阆中一名女幼儿食三鹿毒奶粉死亡
毒奶粉事件促纽出台进口食品新法规
三鹿丑闻:中国政府躲呀躲
何清涟:谁是“中国制造”的真正杀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