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逾六成经济学者指全面通膨来临

标签:

【大纪元3月2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电)中国财经网站“和讯网”针对中国经济学者的调查显示,认为目前中国面临全面通货膨胀的学者达百分之六十三点六,与中国官方的观点有所不同。

“香港商报”今天报导,中国通膨从二零零六年第四季抬头,已持续十七个月走高。今年二月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八点七,创十一年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百分之二十三点三。

报导指出,中国官方强调,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双防”,即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由这项表述和多个经济部门官员的公开发言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不断创新高,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但官方不认为全面通膨已经出现,一再强调只是出现结构性物价上涨。

据报导,中国经济学家李明亮、何诚颖也抱持这样的观点,但他们在“和讯网”这次调查中只占少数。

这次调查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建臣、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辉清、安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善文、经济学家金岩石等人,都认为中国面临全面通货膨胀。

至于通膨走势,学者和大行的观点也不如官方乐观。中国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三月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预估将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八点四,包括加息在内的抑制通膨预期政策应尽快公布。

这份报告还预估,今年第一、二季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将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点一和百分之八点五。

报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使用二零零一到二零零八年一季度数据,依乘法模型对数据序列进行季节性调整后发现,中国物价预期指数趋势明显成长,显示通膨预期正在成长。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着眼于长期反通膨,中国政府的政策应从以利率政策为主,转向财政补贴政策为主。

他指出,由于中国耕地不足、全球化、工业化和大宗期货走高等导致中国通膨日趋严重的原因都是长期性因素,未来二十年内,中国的长期年通膨水准将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左右;未来三到五年,中国面临的通膨形势最严峻,物价上涨年均水准可能会在百分之十上下。

王建表示,由于这些因素都呈加强趋势,中国政府管制通膨的政策必须着眼于长期。建议中国将反通膨重点从抑制平均物价上涨转移到重点保护中低收入阶层,以及在进口环节采取减税和财政补贴,以断绝输入通膨的外部传导通道。

他预计,中国政府为反通膨拿出的财政资金必须高达人民币四千亿到五千亿元,可能超出政府中期内的财政负担能力。因此,建议中国政府将繁荣中国股市当做中期内反通膨筹措财政资金的主要管道。

相关新闻
南韩宣布紧急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
中国城市贫民 穷到连通货膨胀都不怕
原物料价格虽下挫  专家认为涨势未到尽头
悉尼煤气四月涨价 水费电费也将升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