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好乐活:认识门窗和建材

文/佐光纪子 译/张秋明

想要更加了解自己的家,最好有比较的对象,会方便些。这个意思是说,利用参观建筑专家的住屋、经常参观样品屋等方式,了解舒适住家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值得参考的作法。

“你们家住宅机能真的是很糟呀!”隆冬之际前来我们家检测的咨商顾问,开口便如此评论。

“冷热同时并存。”咨商顾问说。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房间里,暖气吹得到的地方很温暖,死角暗处却是从脚底直接冷上来。

“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住家机能不好。机能好的房子室内温度平均,根本就不需要穿上厚袜子、拖鞋什么的。”

听了对方的说明,我大吃一惊。原来在一个房间里冷热温差过大,是因为房子的气密性太低的缘故。

气密性不高,可说是日本住家的特征。因为日本住家考量的重点,一向是如何排除夏天的热气和梅雨季节的湿气,所以基本上到处都是缝隙。不管是区隔房间的门、还是门和地板之间,都有缝隙。虽然近年来不潮湿、夏天可以过得干爽凉快,同时气密性又高的房子增多了,但一般建商盖的“物美价廉”公寓还是“空穴来风”的居多!

气密性低的房子,不管如何保暖,热空气还是会从缝隙散失。

“只要作好隔热、增加气密性,所有的房间就能维持同样的温度,这样住家就能变成舒适的空间了。”

“像我们这种到处都是缝隙、冷的要命的房子,真的可以作好隔热、增加气密性吗?”

我们那时是第一次听说有所谓的“隔热翻修”。在住家外墙、屋顶、地板下加入隔热材料,就能阻绝来自外面的冷热。冬天可保持住室内的温度不逸失,夏天可以不让外来的热气进屋里。

“只要作好隔热,住家就会变成像热水瓶一样的状态”咨商顾问说。一听到完美无缺的翻修工程,少说也得要花一千万日圆,没钱的我们只好死了这条心;但咨商顾问听完我们的心声、了解我们家的状况后,还是指引了一条往后该如何翻修的明确方向。

这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就是第二项的“材料”。建材、门窗究竟用的是什么材料?改用高性能的材料后,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根本毫无概念。

比方说,如果家里的墙壁里,只有最低限度的廉价玻璃棉(glass wool),改为苯乙烯(Styrene)等材料,效能会大幅提升,不仅能够防止结露,也能抑制壁癌的发生。

其他还有:“有哪些地板材料具蓄热性?”、“导热与否的门板差别何在?”、“还有哪些隔热材料?”、“日本传统的门窗为什么感觉比较凉爽?”我们调查的这些资讯,一点一滴地构成了翻修的雏型。

虽然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是建材、零件的功能与价格,但只要肯耐心去找,也能发现其他有用的资讯。尤其是可以DIY的材料,不但价格低廉且容易处理,又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像是百元商店就能买到的竹帘,只要挂上去就能发挥带来凉爽的功能。@

摘自 《住得好乐活》 积木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住得好乐活:检查“光和风”
绿叶蔬菜保存 简单4诀窍延长保鲜期
研究:柳橙皮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
压抑愤怒情绪?当心孩子变成小暴君(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