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古代的名片称为“刺”?

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237
【字号】    
   标签: tags: ,

在《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中有段注解,记载魏国大将夏侯渊第五子夏侯荣的故事。夏侯荣自幼聪慧记忆力强,每天读上千字文章,字字过目不忘,七岁能作文章。

魏文帝曹丕听到后就召见他,当时有上百宾客,每人都照例送上一张奏刺,刺上各写明其乡里、姓名。夏侯荣一一看过后,让他遍谈各人的姓名,竟然一个都没有错,魏文帝也感到非常惊讶。

这则故事中提到的“刺”,就如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名片。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名片称为“刺”呢?

从古至今,名片的使用历史悠久,往上可溯自汉朝。据宋朝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二》中载︰“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后代稍用名纸。”由此可知,在汉初纸未发明前,古人用刀笔将姓名、乡里、官爵书写在竹片、木片上,用来自我介绍,即具通名的功能。

另据清朝赵翼《陔余丛考.名帖》上载︰“既云削木为刺,则应是未有笔墨以前,乃六经及先秦、西汉之书,并无刺字,汉初犹谓之谒。”所以,西汉时名片称为“谒”,直到东汉纸张发明后,才称为“刺”。如《说文解字.谒字.段玉裁.注》:“谒者,若后人书刺,自言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

在《史记.高祖本纪》上就有“谒”的记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师古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者也。”是说汉高祖刘邦做泗上亭长时,有一天擅长面相的吕公到沛县县令家中作客,县内的豪杰、官吏知道后都前往祝贺。

当时萧何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受贺礼事宜。他对前来的宾客说︰“送礼不满千金的人,坐到下堂。”刘邦向来看不起这些官吏,于是在“谒”上欺骗的写上“贺钱一万”,实际上他根本没带钱。“谒”递进去后,吕公见了高祖大惊,赶紧起身到门口迎接他。后来吕公把女儿嫁给刘邦,就是吕后。

此外,在《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传》记载了一则关于“刺”的典故︰“建安初,〔祢衡〕来游许下,始达颍川,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大意是说,祢衡是东汉平原人,有辩才,善写文章。建安初年,祢衡到颍川而身怀名片,准备有所谒见。

但祢衡心高气傲不屑与他人往来,以致于怀藏的名片字迹因日久而模糊褪色。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江上》诗︰“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就是用这个典故,因此刺又称为“刺字”。

刺原是木竹削制而成的竹片、木片,纸张发明后,虽然改用纸片,并称为名纸,但刺的名称仍被沿用。因刺上书有姓名,所以又叫做“名刺”,如唐朝元稹《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也有人在刺上添加官爵、乡里等内容,故又称为“爵里刺”,如《释名.释书契》曰︰“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

据专家考证,名片的使用源自于中国。东汉时称“谒”,西汉称为“刺”、“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朝叫做“名状”,宋朝又称为“手刺”、“门刺”,到了明清时期则称为“名帖”。

晚清时与西方各国交往频仍,和国外的通商加快了名片的普及,所以清末才正式有“名片”的称呼,如晚清小说《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曰︰“原来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来的,怀里取出小白纸的名片,上面尽是洋文。”因此,名片又叫做“片子”、“片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籍史书的图片或古装戏剧节目中,我们常会看到皇帝或他的大臣们,身上所穿的官服总绘绣着许多精致的图案,不同的官阶,官服上的图纹或数量也不同。那么,为什么官服上要绘绣这些图纹呢?
  • 我们知道是凡出版机构支付给作者的报酬,便称为“稿费”或“稿酬”。当然,支付的种类除了文章外,还有摄影、绘画等作品都是。其实,文人为人作诗文书画而获取酬劳,古代早就有了,但古代不叫稿费而叫作“润笔”或“润资”。如《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那么,为什么古代要称稿费为“润笔”呢?
  • 我们经常看到上演古代帝王事迹的电视剧,如唐太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而皇帝常常一开口就是“朕”…如何如何,也都知道“朕”说的就是皇帝自己。但是,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 不管是睡觉、作梦或打瞌睡,俗话都可以说是“梦周公”或“去见周公”。但是为什么不是梦孔子、梦老子、梦…等等,就是非要梦周公呢?
  • 在报章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介绍各行各业百年老店时,人们喜欢用“鼻祖”来赞扬创始人。其实在古书典籍也有记载,如清朝王韬《瓮牖余谈.西国造纸法》:“人莫不以蔡伦为造纸之鼻祖矣!”及明朝陆时雍《诗镜总论》:“五言在汉,遂为鼻祖。”但是,为什么要把创始人称为“鼻祖”呢?
  • 在有些场合,当需要自我介绍时,往往有的人会以“笔耕”来介绍自己的职业,别人一听,就知道此人是以写文章为业的。在古书上也有记载,如《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及元朝萨都剌《寄王佥宪》诗:“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那么,为什么以笔墨谋生的人要称为“笔耕”呢?
  • 如果我们有机会拜访一些地方仕绅,常会发现他们家里挂有“功在桑梓”的匾额,而这个匾额大都是乡人感激他们为家乡造福所送的。匾额上的桑梓指的就是家乡或乡里,而且古书上也有记载,如元朝刘埙《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及唐朝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但是,为什么家乡又代称为“桑梓”呢?
  • 在《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上载:“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另《南史.庾肩吾传》记载:“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这两个记载所出现的“楷模”一词,都有典范、榜样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榜样又称为“楷模”?
  • 通常人们对于一些德高望重、有卓越成就而深受众人所景仰的人,会用泰斗来赞扬这些杰出人物。如文学泰斗、武术泰斗、学术泰斗、中医泰斗、音乐泰斗……等等,那么为什么要用“泰斗”来形容呢?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借光”已经是很普遍的礼貌用语了。比如进出拥挤的电梯、火车、公车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请别人让路时,总是会客气的说一声“借光”,含有打扰别人,请别人给予自己方便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借光”来比喻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