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的故事】飛越安南看世遺(1)

【新紀元】順化皇城 越南的紫禁城

文、攝影 ◎ 意文

人氣 801

【大紀元4月4日訊】雖比不上明朝紫禁城恢宏氣派、金碧輝煌,順化皇城卻讓人覺得文雅莊重。漫步於前宮後院之中,穿越斑駁的迴廊水榭、重重閣殿,彷彿置身於風雅的古畫裡。

越南有六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的地方,分別是:順化皇城遺蹟(Complex of Hue Monuments)、會安古鎮(Hoi An Ancient Town)、美山聖壇(My Son Sanctuary)、下龍灣(Ha Long Bay)、豐芽洞國家公園(Phong Nha-Ke Bang National Park)、海雲嶺(Hai Van)。

除下龍灣在北越之外,其餘五個都在越南的中部地區,從台灣直飛中部大城──蜆港的航線,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首航了,兩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後,就能飽覽五個世界遺產。跟隨我,隨「意」走走,一起走訪越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越南的三朝古都──順化

中越地區不似胡志明市與河內的觀光客多,遭受的人為破壞、文明汙染也最少,有如蒙紗的少女般,牽動旅人欲揭開神祕面紗的心弦。有別於法國化風格的胡志明市與奉行社會主義的河內、順化,自成為有著風雅人文遺風的脫俗之地。

越南古都順化市(Hue)位於越南中部,一五五八年至一九四五年約四百年間,先後是越南舊阮、西山阮和新阮的京城,是越南的三朝古都。十九世紀法國人入侵後,改為「承天省順化市」。

順化至今還保存著約三百座風格各異的建築工程,要瞭解越南的歷史、感受越南的傳統文化就要到順化。


穿過午門過金水橋,橋後是朝廷重地「太和殿」。

越南曾受中國的直接統治達千年之久,自公元前一一一年中國漢朝的漢武帝出兵殲滅「南越國」,並在其地設「交趾部」,分為九郡,此時是第一次正式被納入中國的版圖。公元九三九年,越南利用唐朝末年大亂之際,脫離中國的直接統治而獨立,雖言獨立,但仍與中國維持藩屬關係,每年朝貢並承認中國「宗主國」的地位,直到一九四五年胡志明宣佈越南獨立後才正式劃清與中國的關係。千年歷史見證中越關係之深遠。

順化皇城 以紫禁城為藍本

參考明朝紫禁城藍本所建的「順化皇城」在越南語音作「Da Noi」,就是「大內」。


順化皇城出入口。

一九九三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建在城北,於香江左岸,皇城於十八世紀初葉,阮朝嘉隆(Gia Long)四年(一八零五年)開始大規模擴建整修,一八二一年由明命王(Minh Mang)完成。又稱為「順化故宮」或「紫禁城」,規模是北京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富麗堂皇的程度也遠遠未及。
 


穿過午門一入皇城的景觀。

佔地八平方公里的順化皇城,是越南現存最大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呈現越南古代建築藝術。古建築群在隨後的歷史中遭到重大破壞,特別是在一八八五年、一九四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現存建築不少是近二、三十年間重建的。

皇城分為三層,包含京城、皇城與紫禁城三部分。整體建築大致呈坐北朝南,環繞皇城外層城池(京城)呈正方形,是法國式的建築式樣。引香江之水作為護城河,寬二十二點八公尺,深四公尺,磚砌的城牆高八公尺,厚達二十公尺,每個要塞都築有防禦工事,共有十道高約十六公尺的巨型城門,上面建有瞭望台,原來京城是由法國軍事建築師沃邦(Vauban)所設計,造就了法國軍事堡壘風格。有些已遭戰爭毀損。


過了皇城門的護城河與正殿。

原本繞城有二十四個炮台,內置四百座巨砲,每一門砲重達十二公噸。現存的九門神功砲所(Sung Than cong)右側五門代表金、木、水、火、土;左側四門則代表春、夏、秋、冬。

正方形的皇城四周也有護城河,城墻每邊長五百多公尺,有四座城門,前為「午門」,後為「和平門」,左稱「顯仁門」,右叫「彰德門」。


「午門」分五道門,正中的門為皇帝專用。

「午門」於一八三三年由明命皇所建,以花崗岩砌成,共有一百根木柱支撐,其中有四十八根由下層直穿透到上層。午門上建有「五鳳樓」,只有中間的城樓鋪蓋黃色瓦片,其他鋪設綠色瓦片,皇帝會在中央的城樓主持正式大典,鋪黃色瓦片以顯示尊貴。

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BaoĐai),在午門正式宣佈退位,越南從此廢除封建君主制度。「午門」是順化皇城遺蹟中,建築藝術最精湛的工程,也是順化城的市標。

午門前有三座金水橋,過橋後是朝廷重地「太和殿」,為皇帝接見全國高級大官和外國使節,以及朝廷舉行大典的場所。

太和殿 修整完好

太和殿初建於嘉隆年間(一八零五年),一八零六年嘉隆在此舉行登基大典,後經明命五年(一八二四年)重修,啟定帝(二十世紀初葉)大加整修,因此至今看來仍十分完好。


皇城太和殿屋簷四角雕刻有龍形飛簷。

太和殿是由兩幢屋子組成的複合結構,前殿有七廳二廂、正殿有五廳二廂,長四十三點三公尺、寬度三十點三公尺、殿基高二點三公尺,只有一層基座,但仍然模仿北京太和殿的兩層屋簷。正殿黃瓦白牆,門前立有「正大光明」牌坊。屋簷四角雕刻有龍形飛簷,漢白玉石柱上亦刻有蛟龍。由八十根高大的雕龍朱漆木柱支撐,花石地面。建築技術精湛。


主廟前方的顯臨閣,是皇城最高建築,分為三層,是阮朝功臣的紀念台,閣前方有九座並列的銅鼎。

殿前為清化石砌成的石台,分成兩級,文武百官中三品以上者,站在上一級,四品至九品者,站在下一級。太和殿兩側有祭祀歷代皇帝的宮殿和廟宇,如太廟、兆廟、世廟、興廟、奉廟等。保存最好的世廟則供奉到阮朝獨立後君王。


迴廊。

在太和殿後面,是皇帝及后妃、皇子居住的地方。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內廷部分,除宮女、太監,外人不得進入。紫禁城建於一八零四年嘉隆皇帝在位時,當時稱為「宮城」。一八二二年明命皇帝改名的「紫禁城」。牆長三百二十四公尺,寬二百九十公尺,高三點七二公尺,牆的厚度為零點七二公尺,是不規則的四邊形,城墻上有七座門,前有「大宮門」,後有「祥鸞門」和「儀仗門」,東有「興慶門」和「東安門」,西有「嘉祥門」和「西安門」。

「乾成殿」(an thanh palace)是紫禁城內最主要的建築,為皇帝的居所,勤政殿(Can Chanh)是昔日皇帝接見文武百官、主持朝政重地、接見外國使者的地方,「養心殿」是皇帝讀書之處。啟定帝所建的啟成宮(Kien Than Palace),全部採用西方的新式設備,是紫禁城裡最現代化的宮殿,可惜在戰爭之後也僅剩殘瓦。


皇地之寶巨璽。

殘破與華麗 對比又和諧

儘管皇城的午門和太和殿都整修得非常完整,一走進後宮庭園,就可看見原始的牆垣已被風雨歲月侵蝕得斑駁不堪,也有些戰爭中被損毀,只留下斷壁殘垣,甚至蕩然無存,遊人只能從柱礎來想像當年宮殿的模樣。


閱視堂。

其他分佈於中軸兩側的御廚、御醫院、皇家戲院「閱視堂」、侍衛房、皇宮花園等內廷部分,在抗法、抗美戰爭中遭到破壞的,均按原樣逐步修復。


窗花。


正殿前的青銅鼎。

順化皇城保留被戰爭損毀的宮殿遺蹟,向世人展現戰爭的殘酷無情,同時呈現宮庭華麗之美,在對比鮮明中卻又存在著奇妙的和諧。順化皇城雖比不上明朝紫禁城恢宏氣派、金碧輝煌,卻讓人覺得文雅莊重。漫步於前宮後院之中,穿越斑駁的迴廊水榭、重重閣殿,彷彿置身於風雅的古畫裡。

順化皇城於一九九三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他們是這樣評價的:「順化皇城作為防禦性都城,是都市和建築的典型例子。在輝煌的二十世紀,它向我們展示了越南古封建王朝的強大力量。」(待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66期【世界風情】欄目 (2010/03/25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168/7757.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紀元】在首爾穿梭古與今
【新紀元】用喝的溫泉 捷克療養勝地
【新紀元】捷克人生病的泉水處方
【新紀元】走訪斯里蘭卡 朝聖佛的足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