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物質滿足有時盡 千金難換心自得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胡維真綜合編譯)提升一國的經濟狀況真能讓人民更快樂嗎?2010年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調查後發現,答案是否定的。不論是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金錢帶來的快樂都是短暫而非長期的。因此,各國政府決策者與政治家要改善民眾生活,不應首重追求累積財富。

這項研究駁斥一般普遍認為所得越高、民眾就會越快樂的看法,以廣泛長期的數據,重新印證了領頭人南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40年前提出的理論──就長期而言,「快樂與所得並非正相關」(the Happiness-Income Paradox)。該理論在學術界一直有許多熱烈的辯論和批評。

伊斯特林說,若將國民生產毛額(GDP)與各國人民快樂指數相比,富國人民的快樂指數確實比窮國人民高,但這只限於短期、某一特定時間,例如經濟起飛,人們快樂指數將明顯升高。而這項研究分析了17個拉丁美洲國家、17個已開發國家,和11個正從社會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的東歐國家、10到34年期間的快樂指數報告後,得出一致的結論:快樂和所得之間沒有任何長期的正相關;通常長期指至少10年的期間。

例如近10年來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為2倍的中國,人民快樂指數並無成長,其他國家如南韓(South Korea)及智利(Chile)也有同樣的窘境。研究人員表示:「這3個國家所得增加如此快速,而所有針對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結果卻無明顯增長,這讓全世界許多主流經濟學家及政策制定者感到訝異及不解。」

這矛盾表面上看來難以置信,伊斯特林表示,當人們收入增加時欲望也增加,收入減少時欲望卻不會減少,沒有人願意放棄已經習慣的生活品質,因此短期來說,經濟下跌是痛苦的,而成長令人快樂。

但長遠來看,更多財富只會帶來更多欲望,人們高漲的欲望最終會抵消收入增加所帶來的快樂,因此,不論是人民或政府都應該著重於非金錢層面的追求,例如健康或家庭和諧。除了金錢以外,還有很多方法能讓人感到快樂。

另一方面,此研究發表不久後即受到批評。伊斯特林坦言,他預期還有更多反對意見,而政策制定者通常對他提出的結論也難以接受。為《紐約時報》「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博客(或譯「蘋果橘子經濟學」)撰文的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經濟學家沃福斯(Justin Wolfers)甚至直言,這項最新研究無法證實伊斯特林的學說成立。

沃夫說:「伊斯特林所蒐集的資料都是他挑選過的,研究人員各以不同的角度來發問調查快樂指數,不能全部混為一談。既然他選擇的是雜訊資料(noisy data),自然很難在快樂指數及經濟狀況間找到明顯的關聯,但這不表示兩者之間真的沒有關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