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呻吟語 (三十八)

無根本底氣節,如酒漢毆人,醉時勇,醒時索然無分毫氣力。無學問底識見,如庖人煬灶,面前明,背後左右無一些照顧,而無知者賞其一時,惑其一偏,每擊節歎服,信以終身。

吁!難言也。

眾惡必察,是仁者之心。不仁者聞人之惡,喜談樂道。疏薄者聞人之惡,深信不疑。惟長者知惡名易以污人,而作惡者之好為誣善也,既察為人所惡者何人,又察言者何心,又察致惡者何由,耐心留意,獨得其真,果在位也,則信任不疑,果不在位也,則舉辟無貳,果如人所中傷也,則扶救必力。嗚呼!此道不明久矣。

黨錮諸君,只是褊淺無度量。身當濁世,自處清流,譬之涇渭,不言自別。正當遵海濱而處,以待天下之清也,卻乃名檢自負,氣節相高,志滿意得,卑視一世而踐踏之,譏謗權勢而狗彘之,使人畏忌奉承愈熾愈驕,積津要之怒,潰權勢之毒,一朝而成載胥之凶,其死不足惜也。《詩》稱「明哲保身」,孔稱「默足有容,免於刑戮」,豈貴貨清市直,甘鼎鑊如飴哉?申、陳二子,得之郭林宗幾矣。顧廚俊及吾道中之罪人也,僅愈於卑污耳。若張儉則又李膺、范滂之罪人,可誅也夫!

問:「嚴子陵何如?」曰:「富貴利達之世不可無此種高人,但朋友不得加於君臣之上。五臣與舜同僚友,今日比肩,明日北面而臣之,何害其為聖人?若有用世之才,抱憂世之志,朋時之所講求,正欲大行,竟施以康,天下孰君孰臣,正不必爾。

如欲遠引高蹈,何處不可藏身,便不見光武也得,既見矣,猶友視帝,而加足其腹焉,恐道理不當如是,若光武者則大矣。

見是賢者,就著意迴護,雖有過差,都向好邊替他想;見是不賢者,就著意搜索,雖有偏長,都向惡邊替他想,自宋儒以來率坐此失。大都是個偏識見,所謂好而不知其惡,惡而不知其美者。惟聖人便無此失,只是此心虛平。

蘊藉之士深沉,負荷之士弘重,斡旋之士圓通,康濟之士精敏。反是皆凡才也,即聰明辯博無補焉。

君子之交怕激,小人之交怕合。斯二者,禍人之國,其罪均也。

聖人把得定理,把不得定勢。是非,理也。成敗,勢也。

有勢不可為而猶為之者,惟其理而已。知此則三仁可與五臣比事功,孔子可與堯、舜較政治。

未試於火,皆純金也。未試於事,皆完人也。惟聖人無往而不可。下聖人一等皆有所不足,皆可試而敗。夫三代而下人物,豈甚相遠哉?生而所短不遇於所試,則全名定論,可以蓋棺,不幸而偶試其所不足,則不免為累。夫試不試之間,不可以定人品也。故君子觀人不待試,而人物高下終身事業不爽分毫,彼其神識自在世眼之外耳。

世之頹波,明知其當變,狃於眾皆為之而不敢動;事之義舉,明知其當為,狃於眾皆不為而不敢動,是亦眾人而已。提抱之兒得一果餅,未敢輒食,母嘗之而後入口,彼不知其可食與否也。既知之矣,猶以眾人為行止,可愧也夫惟英雄豪傑不徇習以居非,能違俗而任道,夫是之謂獨復。嗚呼!此庸人智巧之士,所謂生事而好異者也。

土氣不可無,傲氣不可有。士氣者,明於人己之分,守正而不詭隨。傲氣者,昧於上下之等,好高而不素位。自處者每以傲人為士氣,觀人者每以士氣為傲人。

悲夫!故惟有士氣者能謙己下人。彼做人者昏夜乞哀,或不可知矣。

體解神昏、志消氣沮,天下事不是這般人幹底。接臂抵掌,矢志奮心,天下事也不是這般人幹底。干天下事者,智深勇沉、神閒氣定,有所不言,言必當,有所不為,為必成。不自好而露才,不輕試以倖功,此真才也,世鮮識之。近世惟前二種人,乃互相譏,識者胥笑之。

賢人君子,那一種人裡沒有?鄙夫小人,那一種人裡沒有?

世俗都在那爵位上定人品,把那邪正卻作第二著看。今有僕隸乞丐之人,特地做忠孝節義之事,為天地間立大綱常,我當北面師事之;環視達官貴人,似俛首居其下矣。論到此,那富貴利達與這忠孝節義比來,豈直太山鴻毛哉?然則匹夫匹婦未可輕,而下士寒儒其自視亦不可渺然小也。故論勢分,雖抱關之吏,亦有所下以伸其尊。論性分,則堯、舜與途人可揖讓於一堂。論心談道,孰貴孰賤?孰尊孰卑?故天地問惟道貴,天地間人惟得道者貴。

山林處士常養一個傲慢輕人之象,常積一腹痛憤不平之氣,此是大病痛。

好名之人充其心,父母兄弟妻子都顧不得,何者?名無兩成,必相形而後顯。葉人證父攘羊,陳仲子惡兄受鵝,周澤奏妻破戒,皆好名之心為之也。

世之人常把好事讓與他人做,而甘居已於不肖,又要掠個好名兒在身上,而詆他人為不肖。悲夫!是益其不肖也。

理聖人之口易,理眾人之口難。至人之口易為眾人,眾人之口難為聖人,豈直當時之毀譽,即千古英雄豪傑之士,節義正直之人,一入議論之家,彼臧此否,各騁偏執,互為雌黃。

譬之舞文吏出入人罪,惟其所欲,求其有大公至正之見,死者復生。而響服者幾人?是生者肆口,而死者含冤也。噫!使臧否人物者,而出於無聞之士,猶昔人之幸也。彼擅著作之名,號為一世人傑,而立言不慎,則是獄成於廷尉,就死而莫之辯也,不仁莫大焉。是故君子之論人,與其刻也寧恕。

正直者必不忠厚,忠厚者必不正直。正直人植綱常扶世道,忠厚人養和平培根本。然而激天下之禍者,正直之人;養天下之禍者,忠厚之過也。此四字兼而有之,惟時中之聖。

露才是士君子大病痛,尤其甚於飾才。露者,不藏其所有也。飾者,虛剽其所無也。

士有三不顧:行道濟時人顧不得愛身,富貴利達人顧不得愛德,全身遠害人顧不得愛天下。

其事難言而於心無愧者,寧滅其可知之跡。故君子為心受惡,太伯是已。情有所不忍,而義不得不然者,寧負大不韙之名。故君子為理受惡,周公是已。情有可矜,而法不可廢者,寧自居於忍以伸法。故君子為法受惡,武侯是已。人皆為之,而我獨不為,則掩其名以分謗。故君子為眾受惡,宋子罕是已。

不欲為小人,不能為君子。畢竟作甚麼人?曰:眾人。既眾人,當與眾人伍矣,而列其身名於士大夫之林可乎?故眾人而有士大夫之行者榮,士大夫而為眾人之行者辱。

天之生人,雖下愚亦有一竅之明聽其自為用。而極致之,亦有可觀而不可謂之才。所謂才者,能為人用,可圓可方,能陰能陽,而不以已用者也,以己用皆偏才也。

心平氣和而有強毅不可奪之力,秉公持正而有圓通不可拘之權,可以語人品矣。

從容而不後事,急遽而不失容,脫略而不疏忽,簡靜而不涼薄,真率而不鄙俚,溫潤而不脂韋,光明而不淺浮,沉靜而不陰險,嚴毅而不苛刻,周匝而不煩碎,權變而不譎詐,精明而不猜察,亦可以為成人矣。

厚德之士能掩人過,盛德之士不令人有過。不令人有過者,體其不得已之心,知其必至之情,而預遂之者也。

烈士死志,守士死職,任士死怨,忿士死鬥,貪士死財,躁士死言。

知其不可為而遂安之者,達人智士之見也;知其不可為而猶極力以圖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無識之士有三恥:恥貧,恥賤,恥老。或曰:「君子獨無恥與?」曰:「有恥。親在而貧恥,用賢之世而賤恥,年老而德業無聞恥。」

初開口便是煞尾語,初下手便是盡頭著,此人大無含蓄,大不濟事,學者戒之。

一個俗念頭,一雙俗眼目,一口俗話說,任教聰明才辯,可惜錯活了一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