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珍藏

中國第一通史:史記(29)

司馬遷;圖:正見網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①郡置守﹑尉﹑監。②更名民曰“黔首”。③大酺。收天下兵,④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⑤金人十二,重各千石,⑥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地東至海暨朝鮮,⑦西至臨洮﹑羌中,⑧南至北向戶,⑨北據河爲塞,幷陰山至遼東。⑩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⑾南臨渭,自雍門⑿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⒀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⒁

  注①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東﹑南陽﹑南郡﹑九江﹑鄣郡﹑會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東郡﹑琅邪﹑齊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郡﹑钜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郡﹑隴西﹑北地﹑漢中﹑巴郡﹑蜀郡﹑黔中﹑長沙凡三十五,與內史爲三十六郡。正義風俗通雲:“周制天子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故左傳雲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監縣也。”

  注②集解漢書百官表曰:“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職甲卒;

  監禦史掌監郡。”

  注③集解應劭曰:“黔亦黎,黑也。”

  注④集解應劭曰:“古者以銅爲兵。”

  注⑤集解徐廣曰:“音巨。”

  注⑥索隱按:二十六年,有長人見于臨洮,故銷兵器,鑄而象之。謝承後漢書“銅人,翁仲,翁仲其名也”。三輔舊事“銅人十二,各重三十四萬斤。漢代在長樂宮門前”。董卓壞其十爲錢,餘二猶在。石季龍徙之鄴,苻堅又徙長安而銷之也。正義漢書五行志雲:“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于臨洮,故銷兵器,鑄而象之。”謝承後漢書雲:“銅人,翁仲其名也。”三輔舊事雲:“聚天下兵器,鑄銅人十二,各重二十四萬斤。漢世在長樂宮門。”魏志董卓傳雲:“椎破銅人十及鍾鐻,以鑄小錢。”關中記雲:“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裏。魏明帝欲將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龍徙之鄴,苻堅又徙入長安而銷之。”英雄記雲:“昔大人見臨洮而銅人鑄,至董卓而銅人毀也。”

  注⑦正義暨,其記反。朝音潮。鮮音仙。海謂渤海南至揚﹑蘇﹑台等州之東海也。暨,及也。東北朝鮮國。括地志雲:“高驪治平壤城,本漢樂浪郡王險城,即古朝鮮也。”

  注⑧正義洮,吐高反。括地志雲:“臨洮郡即今洮州,亦古西羌之地,在京西千五百五十一裏羌中。從臨洮西南芳州扶松府以西,幷古諸羌地也。”

  注⑨集解吳都賦曰:“開北戶以向日。”劉逵曰:“日南之北戶,猶日北之南戶也。”

  注⑩集解地理志西河有陰山縣。正義塞,先代反。幷,白浪反。謂靈﹑夏﹑勝等州之北黃河。陰山在朔州北塞外。從河傍陰山,東至遼東,築長城爲北界。

  注⑾集解徐廣曰:“在長安西北,漢武時別名渭城。”正義今咸陽縣北阪上。

  注⑿集解徐廣曰:“在高陵縣。”正義今岐州雍縣東。

  注⒀正義複音福。屬,之欲反。廟記雲:“北至九嶶﹑甘泉,南至長楊﹑五柞,東至河,西至汧渭之交,東西八百里,離宮別館相望屬也。木衣綈綉,土被朱紫,宮人不徙。窮年忘歸,猶不能遍也。”

  注⒁正義三輔舊事雲:“始皇表河以爲秦東門,表汧以爲秦西門,表中外殿觀百四十五,後宮列女萬餘人,氣上沖于天。”

  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①出鶏頭山,②過回中。③焉作信宮渭南,已更命信宮爲極廟,象天極。④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⑤自咸陽屬之。是歲,賜爵一級。治馳道。⑥

  注①正義隴西,今隴右;北地,今寧州也。

  注②正義括地志雲:“鶏頭山在成州上祿縣東北二十裏,在京西南九百六十裏。

  酈元雲蓋大隴山异名也。後漢書隗囂傳雲‘王莽塞鶏頭’,即此也。”按:原州平高縣西百里亦有笄頭山,在京西北八百里,黃帝鶏山之所。

  注③集解應劭曰:“回中在安定高平。”孟康曰:“回中在北地。”正義括地志雲:“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裏。”言始皇欲西巡隴西之北,從咸陽向西北出寧州,西南行至成州,出鶏頭山,東還,過岐州回中宮。

  注④索隱爲宮廟象天極,故曰極廟。天官書曰“中宮曰天極”是也。

  注⑤集解應劭曰:“築垣墻如街巷。”正義築音竹。甬音勇。應劭雲:“謂于馳道外築墻,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見。”

  注⑥集解應劭曰:“馳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漢書賈山傳曰:“秦爲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①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②乃遂上泰山,③立石,封,祠祀。④下,風雨暴至,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爲五大夫。⑤禪梁父。⑥刻所立石,其辭曰:⑦

  注①集解韋昭曰:“鄒,魯縣,山在其北。”正義上,時掌反。鄒,側留反。

  嶧音亦。國系雲:“邾嶧山亦名鄒山,在兗州鄒縣南三十二裏。魯穆公改‘邾’作‘鄒’,其山遂從‘邑’變。山北去黃河三百餘裏。”

  注②正義晋太康地記雲:“爲壇于太山以祭天,示增高也。爲墠于梁父以祭地,示增廣也。祭尚玄酒而俎魚。墠皆廣長十二丈。壇高三尺,階三等,而樹石太山之上,高三丈一尺,廣三尺,秦之刻石雲。”

  注③正義泰山一曰岱宗,東岳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裏。山海經雲:“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石。”郭璞雲:“從泰山下至山頭,百四十八裏三百步。”

  道書福地記雲:“泰山高四千九百丈二尺,周回二千里。多芝草玉石,長津甘泉,仙人室。又有地獄六,曰鬼神之府,從西上,下有洞天,周回三千里,鬼神考鼟之府。”

  注④集解服虔曰:“增天之高,歸功于天。”張晏曰:“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瓚曰:“積土爲封。謂負土于泰山上,爲壇而祭之。”

  注⑤正義封,一作“複”,音福。

  注⑥集解服虔曰:“禪,闡廣土地也。”瓚曰:“古者聖王封泰山,禪亭亭或梁父,皆泰山下小山。除地爲墠,祭于梁父。後改‘墠’曰‘禪’。”正義父音甫。在兗州泗水縣北八十裏。

  注⑦索隱其詞每三句爲韵,凡十二韵。下之罘﹑碣石﹑會稽三銘皆然。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①二十有六年,初幷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夡,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③治道運行,諸産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于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④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鹹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⑤靡不清淨,施于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注①正義飭音暣。

  注②正義從,財用反。

  注③正義祗音脂。

  注④正義長,直良反。

  注⑤集解徐廣曰:“隔,一作‘融’。”

  于是乃幷勃海以東,①過黃﹑腄,②窮成山,登之罘,③立石頌秦德焉而去。

  注①正義幷,白浪反。勃作“渤”,蒲忽反。

  注②集解地理志東萊有黃縣﹑腄縣。正義腄,逐瑞反。字或作“陲”。括地志雲:“黃縣故城在萊州黃縣東南二十五裏,古萊子國也。牟平縣城在黃縣南百三十裏。十三州志雲牟平縣古腄縣也。”

  注③集解地理志之罘山在腄縣。正義罘音浮。括地志雲:“在萊州文登縣東北百八十裏。成山在文登縣西北百九十裏。”窮猶登極也。封禪書雲:“八神,五曰陽主;祠之罘;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鬥入海。”又雲:“之罘山在海中。

  文登縣,古腄縣也。”

  南登琅邪,①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②複十二歲。③作琅邪台,④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曰:⑤

  注①集解今兗州東沂州﹑密州,即古琅邪也。

  注②集解地理志越王句踐嘗治琅邪縣,起台館。索隱山海經琅邪台在渤海閑。

  蓋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邪,故曰琅邪台。正義括地志雲:“密州諸城縣東南百七十裏有琅邪台,越王句踐觀台也。台西北十裏有琅邪故城。吳越春秋雲:‘越王句踐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觀台以望東海,遂號令秦﹑晋﹑齊﹑楚,以尊輔周室,歃血盟。’即句踐起台處。”括地志雲:“琅邪山在密州諸城縣東南百四十裏。始皇立層台于山上,謂之琅邪台,孤立觽山之上。秦王樂之,留三月,立石山上,頌秦德也。”

  注③正義複音福。複三萬戶徙台下者。

  注④正義今琅邪台。

  注⑤索隱二句爲韵。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①事已大畢,乃臨于海。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②器械一量,③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

  匡飭异俗,陵水經地。④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鹹知所辟。⑤方伯分職,諸治經易。⑥舉錯必當,莫不如畫。⑦皇帝之明,臨察四方。

  尊卑貴賤,不逾次行。⑧奸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⑨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産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⑾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⑿人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注①正義省,山井反。卒,子忽反。

  注②索隱摶,古“專”字。左傳雲:“如琴瑟之摶壹。”揖音集。

  注③正義內成曰器,甲冑兜鍪之屬。外成曰械,戈矛弓戟之屬。壹量者,同度量也。

  注④正義陵作“淩”,猶曆也。經,界也。

  注⑤正義音避。

  注⑥正義易音以豉反。言方伯分職治,所理常在平易。

  注⑦正義畫音戶卦反。謂政理齊整,分明若畫,無邪惡。

  注⑧正義音胡郎反。

  注⑨正義辟,匹亦反。

  注⑩正義協韵音棘。

  注⑾正義解見夏紀。

  注⑿索隱協韵音戶。下“無不臣者”音渚。“澤及牛馬”音姥。正義杜預雲:

  “大夏,太原晋陽縣。”按:在今幷州,“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即此也。

  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爲皇帝,乃撫東土,至于琅邪。列侯①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②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③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④從,與⑤議于海上。⑥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⑦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爲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⑧以欺遠方,實不稱名,⑨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幷一海內,以爲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髃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爲表經。”

  注①集解張晏曰:“列侯者,見序列。”

  注②索隱爵卑于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亦列侯之類。

  注③索隱隗姓,林名。有本作“狀”者,非。顔之推雲:“隋開皇初,京師穿地得鑄秤權,有銘,雲始皇時量器,丞相隗狀﹑王綰二人列名,其作‘狀’貌之字,時令校寫,親所按驗。”王劭亦雲然。斯遠古之證也。正義隗音五罪反。

  注④正義音居齨反。

  注⑤正義上才用反。下音預。言王離以下十人從始皇,鹹與始皇議功德于海上,立石于琅邪台下,十人名字幷刻頌。

  注⑥正義此頌前後序兩句爲韵,此三句爲韵。

  注⑦正義過音戈。千里謂王畿。

  注⑧正義言五帝﹑三王假借鬼神之威,以欺服遠方之民,若萇弘之比也。

  注⑨正義稱,尺證反。 (待續)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文王問姜太公:「君王和臣子之禮應該是怎樣的?」
  • 周文王生病在床上休養,把姜太公召來,當時太子姬發也在床邊。周文王說:「啊!天將要放棄我的壽命了,周國的社稷大事就將要託付給您了。現在我很想聽您說說至理明言,好讓我明確的傳給後代子孫啊。」
  • 荊及衡陽維荊州:①江﹑漢朝宗于海。②九江甚中,③沱﹑涔已道,④云土﹑夢爲治。⑤其土塗泥。田下中,賦上下。
  • 周文王問姜太公:「統理國家、治理百姓的一國之君,其所以失去國家和百姓的原因是什麼?」
  • 周文王問姜太公:「如何才能保住國家呢?」
  • “地理志涇水出安定涇陽。”索隱渭水出首陽縣鳥鼠同穴山。說文云:“水相入曰汭。”正義括地志云:“涇水源出原州百泉縣西南鮼頭山涇穀。渭水源出渭州渭原縣西七十六里鳥鼠山,今名青雀山。渭有三源,幷出鳥鼠山,東流入河。”
  • 帝舜謂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琻,行山□木。
  • 于是夔行樂,①祖考至,髃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②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③乃歌曰: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④皋陶拜手稽首揚言曰:“念哉,⑤率爲興事,慎乃憲,敬哉!”

  • 太公回答:“身為君王,應該尊崇有才德的人,抑制無才德的人,任用忠誠可靠的人,防止奸詐虛偽的小人。嚴禁暴動的行為,制止奢侈浪費的習俗。也就是說君王要警惕六賊和七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