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金牌迷思與民眾對舉國體制的反思

人氣 37

【大紀元2012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倫敦奧運開幕5天,中國大陸金牌選手不知母親罹癌8年、銀牌得主向國家痛哭道歉背後的辛酸故事,引發大陸網友對金牌意義的激辯。但與此同時,很多網友均表示多年所經歷的、看到的變得更加務實,對奧運金牌的態度悄悄的改變了,正如一人說的:「我沒法關心金牌多少,因為我還在为生活和將來的生活擔憂和奔波。」

中國國家隊員的悲情

倫敦奧運舉行男子56公斤級舉重決賽,大陸選手吳景彪因況狀不佳,僅獲銀牌,賽後面對媒體連連鞠躬道歉,泣不成聲說:「我有愧祖國,有愧中國舉重隊…。」

大陸女子雙人3公尺跳水冠軍吳敏霞的母親,為能讓吳敏霞專注訓練參賽,竟隱瞞自己患得乳腺癌長達8年。

中國舉重選手周俊在女子53公斤級B組比賽中3次試舉失敗,根本不敢面對鏡頭。

倫敦奧運大陸代表團副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蕭天表示,舉國體育體制影響的不只運動員,還有民眾,「這次倫敦奧運,我們金牌少拿一點,老百姓能把你罵死。」

英媒:體育太殘酷 再多金牌也不值

這一系列圍繞獎牌的辛酸事,在海外媒體也引起關注。有英媒指責中共的體育制度把孩子當成機器一樣訓練。雖然中國可以培養出像葉詩文這樣的奧運選手,但還有無數個未能經受起嚴格訓練而被淘汰的運動員,他們的身心都被中國的體育制度給粉碎了。中國即使是贏得了1,000枚金牌都不值得如此代價的培訓。

「中國希望利用運動員在國際舞台所取得的成功來展示其政權的勝利,正像過去前蘇聯和東德所展示的那樣。然而,精英體育的成功不能說明政治文化的美德,它卻往往顯示了一種不自信和道德缺陷。」

「舉國體制=打腫臉充胖子」

而在中國互聯網上,大陸民眾早已意識到上面的問題,眾多網友紛紛炮轟大陸為奪冠軍,不惜動用全國資源訓練運動員的舉國體制。

「甚馬奧運,甚馬金牌確實跟勞苦大眾沒啥關係。該腐敗還是接著腐敗,該物價飛漲還是飛漲,該吃地溝油之類的毒食品還是接著吃。」

「打個賭在天朝!關心歐洲盃誰是冠軍的人數,一定比關心奧運會中國拿金盤數的人數多!」

「奧運比賽,獲得金牌數都是黨的政治豪宴,與屁民何關,從來對黨的盛世之舉不感興趣。」

「金牌這個東西在天朝有害。可以讓一些人以金牌的名義糟蹋貪污並浪費更多納稅人的血汗,讓普通國人更加進不起體育場館,讓一些奴才奴性更足,讓專治者更加不重視民生。」

「面對北京大水漂浮著的屍體,7億一塊的金牌~很不易~很不仁~很不和諧……」

「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上不起學、、、且大多數國人「實際人均」佔有的「健身經費」和「身體素質」日益下滑的情況下卻花費納稅人的巨額金錢「圈養」金牌工具以滿足個別人的「政績訴求」,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弱智行為又是甚麼?

中國民眾對奧運態度轉變

與以上批評相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民眾不再如以往那麼注重金牌數。有大陸民眾在網上發文稱:「上幾次奧運會本人懷著極大熱情觀看,也很關心金牌排行,那心情是純真的、熾熱的、積極的,是一種愛!

「從2008到2012經過4年的時間,4年的眼見耳聞親歷,一切都悄悄地變了,甚至開幕式都無所謂看不看了,幾乎不關心金牌數,現在是多少枚都不知道。直到別人在網上發帖說不積極的話,才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如此的不重視奧運,覺得根本就不關我們的事情。甚至得知無限光輝的奧運健兒卻有著不為人知道的辛酸,承擔著常人所沒有的痛苦。恍然大悟舉辦奧運會(指中國)是勞民傷財,好比花重金買來油漆,把充滿污穢的外牆粉刷鍍金,好讓鄰居和客人看到覺得這是大戶人家。當客人走了,牆壁上又塗滿了大便。」

文章還稱,人心的背向是國之鎮寶,心動國蕩。有句話:「人在做天在看!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良心衡量著一切的社會行為,當不公、不正、不義、不法的事情累積達到限度,氣球破裂只是一個針尖、一個瞬間。近年來的形式實在變化太大,身邊怨言暴戾之聲此起彼伏,冤屈呻吟之悲叫響徹雲層,難民哀哭的淚水如7‧21洪水湧動翻滾,屈死的靈魂跺腳之勢有如汶川的地震…..」

「中國啊,所有人都愛你,卻不知道怎麼去愛,甚至掄起拳頭捶你胸脯,每一拳都痛在自己心裏。這是愛恨交加….」

這一個個帖子在凱迪社區獲得極大的認同,「人們真的在覺醒,開始務實了。我沒法關心金牌多少,因為我還在为生活和將來的生活擔憂和奔波。

「我這幾天並沒有在意金牌的數量,不像以前年輕時候的樣子,現在關心的是物價,工作,工資。那些華而不實的金牌與我越來越遠了。」

已經不再關注奧運了。因為我已經明白:金牌多少,其實與國力沒多大關係,與百姓生活沒多大關係,與人民健康也沒多大關係。我也明白:「供養龐大的官辦體育機構和那麼多職業運動員,是要花太多錢的。」我還明白:「當一個國家還老無所養,病無所醫時,再多的金牌也證明不了你不再是東亞病夫!」

「金牌不過是專制集團臉上的油彩,金牌越多,就意味著百姓為官員花錢購買了更多的油彩。就等於百姓的損失越多。」

「奧運金牌可以鼓舞人心,但不能挽回人心」

還有民眾在網上發文「奧運金牌可以鼓舞人心,但不能挽回人心」。文章稱,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變化,因為人們的心境大不一樣了,大部份人對未來不再抱有希望,人們已不敢再奢望能夠擁有美好的東西。在這個危機四起的環境中,能倖免於無妄之災,生活有保障就是萬幸了。

終其所以,金牌這種東西,如果要賦予其政治作用,那也只能在國家處於上升期的時候,政府的各項政策深得人心時,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政治作用,用來進一步加強國民對政府的信任感和贏得國民更多的奉獻。但當國家處於下降期時,政府的政策不得人心、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肆意橫行、人心渙散之時,再多的金牌也不能挽回人心,更別說鼓舞人心了。

黃健翔:為甚麼要反對舉國體制的體育體系?

中國知名體育評論員黃健翔在微博發文對舉國體制進行批評和反思。文章說:「為甚麼要反對舉國體制的體育體系,看看三大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知道了。尤其是曾經有過優勢的女足和女排。一個沒有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為基礎的,國家砸錢少數『體育特種兵』埋頭苦練攻關的體育體系,只能在那些非主流項目上摘金奪銀,靠的是國家打個人、有錢打沒錢、專業打業餘。主流化市場化職業化項目,全完蛋。」

「這一體制,只善於搞小型、小個兒、小人群基數、小孩兒就開始專業化訓練(在國外很難做到,因為家庭觀念不允許,法律不允許把5~6歲的孩子送去接受每天超常時間的專業苦練)、市場價值小的、世界範圍內對手競爭力小的項目,集中一些人花著政府撥款搞科技公關式的苦練,類似於一支國家投入的以為國爭光為使命的體育特種兵,各方面保障優先,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方法訓練條件都是世界第一,不是職業運動員勝似職業運動員,吃國家俸祿不用擔心生活不用考慮訓練成本,於是,不拿世界第一當然就是失敗。當然,拿了也跟老百姓的體育鍛練生活健康沒甚麼關係,因為多數這類項目,對老百姓來講就是『奧運版的雜技表演』,平常是沒有人有興趣和有條件去玩這些的。」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BBC奧運手記:舉國體制到底好不好?
胡坤明:中國金牌背後的舉國體制
蔡詠梅:中國金牌後面的黑幕
中國奧運金牌沉重 學者質疑「舉國體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