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眷村的故事

人氣: 32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1月04日訊】眷村通常是指臺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臺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分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

形成背景

● 1945年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收回日本臺灣總督府管轄區域,已經逐漸有中國大陸各省居民與官兵來臺灣。

● 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失利於國共內戰,各省的軍民、政府人員被迫轉往臺灣定居。據統計,1946 年臺灣的人口約610萬人,1950年卻激增為745萬人,其中增加的數量絕大部分為此階段的新住民。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解決150萬以上激增人口帶來的居住問題,開始興建房舍或安排宿舍,並將新住民以軍種、職業、特性等,分別群聚於一定範圍,即為現在所知的「眷村」。

●1990年代後,因眷村老舊改建後的混住與年齡結構等多項社會因素,臺灣居住於眷村的外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

公有眷村定義

一般定義的眷村,是指陸海空軍三軍、憲兵與其他類種官兵與眷屬所居住的眷舍,不包含中華民國政府為教師、警察、公務員、公家機關聘員、中央民意代表(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等)興建的眷舍。

地理分布

至今,眷村已有超過60年的歷史,全臺總計曾經有過886個眷村,10萬8000多個眷戶,主要分布在臺灣北部、中部、南部等都會區域。

建築特色

●1950 年代,除了由日治時期遺留房舍所留下的眷村建物外,大多眷村都是建設於公有地的簡單房舍。早期最普遍的克難房子,是屋頂蓋稻草、竹泥牆的眷村房舍。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時,經軍方修建後,大多眷舍主體改為磚造,並具有私人廁所、浴室、廚房規模、及主樑、屋瓦與電線線路等設備,此建物演變約與當時臺灣建物略同。磚牆上常有藍、白、紅的國旗色彩與反共精神標語。

●1970年代末期後,臺灣房地產熱絡並大量新建及改建房舍,但是眷村礙於所有權等因素無法改建,每戶除庭院外,居住面積僅6至10坪。自此磚造平房或加強磚造低樓層眷村建物樣貌迅速呈現相較之下的落後,這情形尤以都會區內最為明顯。

生活形態

●幾十戶至百戶眷村規模,成為單一社區,此特性讓同一眷村內居民互動密切。

● 眷村有它獨特的文化,因為它匯集了中國各個不同省份的人、語言、風俗、習慣、穿著和飲食,相較於早期臺灣的村落或社區,更突顯了它多樣性的風貌。

●早期住在眷村的人,大都懷著思鄉的心情,期盼著隨時能夠「反攻大陸」,因此是以過客的心態住在臺灣,和外界的互動就不多,「竹籬笆」成為眷村的代名詞,多少也反應出它對外的封閉性。

蛻變的眷村文化

一甲子的時間過去了,第二、甚至第三代也相繼出生,隨著都市的更新發展、眷村改建、通婚、到外地就業就學,眷村早已融入當地文化中。當「竹籬笆」被拆除,眷村一點一滴的消失的時候,這種獨特的眷村文化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並明了保存歷史的重要性。

新竹市大鵬二村。(圖由風輕揚數位影像工房提供)

臺北四四南村(現為「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為臺北地區第一個眷村。(圖由黎潔瀅會長提供)

楊梅眷村一角。(圖由風輕揚數位影像工房提供。攝影:山秀峰)

楊梅眷村一角。(圖由風輕揚數位影像工房提供。攝影:山秀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竹文化局、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臺北市明湖國中時光探索隊、風輕揚數位影像工房)◇

(責任編輯:索妮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