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皇后區查逾百賣淫案 多為無證大陸女

36例涉人口販賣 擺脫蛇頭控制缺住所

人氣: 195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昨天(9月18日)市議會「法庭和法律服務委員會」(Committee on Courts and Legal Services)、「婦女事務委員會」(Committee on Women’s Issues)及議長馬麗桃(Melissa Mark-Viverito)主持了一場公聽會,檢查紐約市關於「人口販賣干預」公益項目的效果。

市「打擊家庭犯罪」辦公室助理主任丹科(Elizabeth Dank)說:到目前為止審核的158個被抓賣淫女案例中,有36個已經確認是人口販賣受害者;絕大多數是因為舉債或被沒收身分證件,或者行動自由受限制而賣淫。

「大多數受害人有受到家暴的歷史。……她們平均年齡為41歲,最小的19歲。使用最多的語言是中國普通話,這些婦女多數來自中國大陸。72%的人在審核時沒有合法身份證件。」

被販賣華女要擺脫控制 缺住所

紐約市以前沒有為人口販賣犯罪中的受害人提供幫助的法庭。在2004年以前,皇后區只有「賣淫罪分庭」(Queens Prostitution Deversion Court)。當時刑庭的副主法官卡曼喬(Fernando Camancho)注意到,同一群婦女被判蹲監一段時間後,又反覆出現在法庭上。於是他做了一項大膽的改革,把這些婦女改送到特殊法庭上接受幫助。他和警察局、檢察官辦公室以及辯護律師和社區組織合作成立工作組——這是最早的「人口販賣干預法庭」(Human Trafficking Intervention Courts, HTIC)的雛形。

紐約州是全美第一個允許法官在賣淫案件審理中可以因為涉及人口販賣而終止指控的地方。2013年,這樣的干預法庭增加到了8個,處理全州94%的賣淫嫖娼案件。

皇后區是人口販賣的震中地區,也是這個區的法官最先認識到了賣淫女背後的辛酸故事。2014年7月,紐約市政府與皇后區人口販賣干預法庭合作,成立了「皇后區人口販賣介入公益項目」(the Queens Trafficking Intervention Pro Bono Project),專門幫助人口販賣中的外國婦女受害者。這個項目與35個社區組織合作,負責這個項目的法官是日裔法官芹田鬥子(Toko Serita)。

芹田法官在昨天的公聽會上說,她在法庭上不是要對受害人說教,給她們洗腦,或者評判她們。她認為監獄和懲罰不是好辦法。相反的,她願意幫助這些受害婦女,鼓勵她們多做一些選擇,因為很多人賣淫是因為她們沒有別的選擇;法庭還會詳細了解她們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些都是干預法庭需要考慮的因素。

針對市議會關心的問題,如翻譯力量及住房問題,芹田法官說,在皇后區翻譯不是問題;但是90%的受害人首先需要的是住所:「當人們問我:我怎麼離開那些控制我的人?我們法庭沒有地方提供給她們。」

「人口販賣干預公益項目」目前多是在法庭上見到這些受害婦女。但是任何一個受到明顯的或者不明顯的脅迫;任何一個受到身體上或者是心理上的脅迫,而被迫從事商業性性交易的人,都可以聯繫這個項目或者其它公益組織尋求幫助。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