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洋垃圾危害生態又難清除 科學家:只有一個辦法

【大紀元2018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瑋喻、莫琳綜合報導)人類製造的垃圾隨著洋流四處漂流而形成的海洋廢棄物(marine debris),讓數不清的海洋生物因誤食、纏繞而面臨生病、痛苦掙扎或喪命的下場。

占海洋垃圾八成的塑膠垃圾,經由陽光和海浪被拆解成像米粒般大小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魚類吃下夾帶毒物的微塑膠,經過食物鍵又回到人類身上,成為人類健康的隱憂。

海洋廢棄物已全球化

名列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座落在南太平洋上的小島漢德森島(Henderson Island)擁有一項驚人的世界紀錄──全世界垃圾比例最高的地方。無人島的垃圾並不是島上原生的,參與研究的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科學家拉威斯(Jennifer Lavers)表示,「有來自德國的瓶子、加拿大的容器、還有紐西蘭的魚箱。」

距離台灣5,000公里外的中途島,棲息著約150萬隻黑背信天翁。鹿兒島大學教授藤枝繁於2010年與台灣清淨海洋聯盟合作進行「中途島海廢打火機研究計劃」,從誤食海廢的信天翁的胃中收集了 1,400 個打火機,這些打火機約有80%來自於亞洲國家,其中有14%來自台灣。

海洋垃圾是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據專家估算,一年約有80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中,看到這些海洋垃圾帶已經夠觸目驚心了,而更可怕的是這些垃圾造成的污染,已經成為生態與人類看不見的隱形殺手。海洋生物如海龜、海鳥因誤食垃圾而生病或中毒,魚類吃下難以分解的微塑膠,透過食物鏈最後又回到人類身上。可以預見,人類若不趕快採取行動,威脅海洋生物的疾病有一天也會出現在人類身上。

2015年,巴西海洋保育團體在伊塔尼亞恩海邊從一隻奄奄一息的大海龜口中拉出一張大漁網。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台灣的一隻綠蠵龜身上。

 

台灣的小琉球是世界上稀有的海龜居住地,「海洋生態暨保育實驗室」救助了不少擱淺傷病的海龜。而實驗室收容的海龜有九成會排出人造廢棄物,其中以塑膠碎片為大宗。實驗室解剖一隻死亡的綠蠵龜小飛發現,短短的食道竟然塞滿34片大小不一的塑膠碎片。


清潔海洋垃圾的難度

科學家們想出了上百種海洋清潔計劃,但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前主任東尼.黑梅特(Tony Haymet)說:「沒有一個看起來是可行的」。

為什麼?因為這些垃圾散布的面積廣達數百萬平方公里,想不出有什麼樣的設備能夠將垃圾集中運回陸地處理。

23歲的荷蘭青年創業家波亞恩.史萊特(Boyan Slat)提倡以「海洋吸塵器」(Ocean Cleanup Array)的概念清理海洋垃圾。不過,這個構想是否能夠實現還有待觀察。據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報告,每經十年,全球的塑膠製品就會增加一倍,即使真的研發出可行的清除機制,仍然緩不濟急。

另外一個原因是微塑膠跟海底生物一般小,很難分離出來。科學家發現微塑膠已無所不在,這些微塑膠不僅隱身海裡,連沙灘、河水、湖泊都被入侵。一個寶特瓶、一顆漁業用浮球,都能在自然環境中不斷裂解成千萬個更細微的物質,以更小的微粒持續擴張版圖。

兩位德國人孔燕翔和華博諾(Bruno Walther)在北台灣四個沙灘:沙崙、白沙灣、外木山與福隆發現了微塑膠的蹤影。從其外觀研判,「它們已待在海灘上很久了」。

台灣海灘被微塑膠入侵的嚴重度,和韓國、香港、英國、葡萄牙及南美洲相似。對照聯合國海洋科學專家組在2015年畫出的微塑膠影響推估圖,台灣處於分布最密的「紅帶海域」,是密度最高的一級。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顆粒吸附的毒性物質,濃度高得嚇人。微塑膠被生物吃下肚後,會沿著食物鏈轉移,把毒性物質累積給下一位攝食者。儘管目前尚不知微塑膠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但科學家已開始意識到人們在食物鏈裡,接收大量來自微塑膠的毒物。

 

台灣的垃圾產量全球第13

研究海廢的權威學者Jambeck的團隊費時3年半,在2015年發表了一份調查全世界沿海國家垃圾量的報告顯示,台灣每人平均1天可產出2.1公斤的垃圾,年均塑膠袋用量180億個。

檢視台灣淨灘資料,塑膠袋名列十多年來的海廢冠軍,至今只撿起15萬個。荒野保護協會在2014年內舉辦的18場國際淨灘行動,其中,塑膠產品比重佔了88.8%。

解決辦法──不要亂丟垃圾

CSIRO的生態學者克里斯.威爾克斯(Chris Wilcox)表示,所有東西當初都是在人類的手上。鼓勵人們不要亂丟垃圾,這才是最便宜、最簡單也最有效率的解決辦法。

有鑑於打撈海洋廢棄物的昂貴成本及執行難度,反過來要求大家不要再將垃圾倒向海洋應該是合理的。海廢就好比息肉,在它惡化成腫瘤或擴散到其它器官之前,趕快清除它,這樣或能救了這個地球及我們自己一命。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積極減塑(減少塑膠袋或製品的使用)、淨灘,避免大塑膠碎成微塑膠污染沙灘、河川。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