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玉山年會談人工智能 「大人物」全亮相登場

人氣 25

【大紀元2019年1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澤霖亞特蘭大綜合報導)11月2日(星期六),美東南玉山科技第27屆年會假亞特蘭大東北郊區諾克斯的希爾頓酒店 (Hilton in Norcross)成功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是 [人工智慧應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活動於下午一時至五時舉行專題講座,各路專家暢談就地關聯計算(In-place associative computing)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挑戰俄等人工智能方面的運用,和5G及6G通訊網絡方面的議題。包括駐亞特蘭大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經巖、經濟組組長陳新發、及從華盛頓特區趕來的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參事及組長曾東澤博士等三百餘華美嘉賓與會。晚間,協會還舉行了年度晚宴及青年獎頒獎典禮。

美東南玉山科技協會會長曹立達(Lihdar Tsaur)在研討會正式開始的致辭中說,歡迎大家參加美東南玉山協會的活動,相信研討會中關於物流網、人工智能(人工智慧)、與創新的話題會對大家有所助益。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參事及組長曾東澤博士(Thomas Tseng)在引言中表示,美國駐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目前有了管轄地的重新劃分,駐美代表處的目的,是

增進台美政府科技部門的聯繫與合作,台灣的科技部,也就是前“國科會”,在核安全、核廢料、醫學、太空中心、衛星發射、衛星測試中,都與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國家標準局(NIST)、國家大氣及海洋管理局(NOAA)、美國環保署(EPA)、美國能源部(DOE)、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美國宇航局(NASA)、美國國家實驗室(National Labs)在包括天文計劃、民用原子能計劃方面有許許多多的合作。

曾東澤博士還告訴與會者,台灣和美國在地科領域的合作,以及中研院和國家健康研究院的合作,都非常深入。台灣和美國還有太空合作計劃,此前發射過福三衛星,如今福七剛剛發射成功,還在測試之中。台灣參加國際環境夥伴計劃(IEP),台灣和美國的氣象預報合作,還有與中研院天文所的ALMA毫米級次毫米波陣列計劃等等,都在進行之中。台美的雙邊科技合作,自1980年度以來,已經簽署了259件,許多還在執行之中。台美的人才培養,有如博士之星計劃,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人才短期研究回國計劃,等等。

李玄亮(Leon Lee)是下午研討會的第一個發言人,他的題目是“In-place associative computing”(就地關聯計算)。李玄亮是GSI Technology公司的副總裁,公司創立於1995年,有150名員工,是用於網絡、軍事、醫療、汽車、和其它領域的高效能半導體記憶儲存晶片的先驅型公司,在高密度高效能晶片領域屬於全球前5名之列。李玄亮給大家展示了他們公司最新出產的低延遲芯片,公司研發的“就地關聯計算”,作為大數據計算的一部分,在其Gemini品牌的芯片中,消除了在處理器和記憶體之間數據輸入輸出(I/O)的瓶頸,極大的提高了晶片的運算速度和效能,改進幅度高達60%。這在大數據的類比分析、相似性搜索、面部識別、指紋分析、搜索引擎優化、藥物設計的化合物篩選方面,都有極大的意義。比方在藥物研究中,需要從3億種化合物中逐一選擇,藥品公司以前需要5分鐘來甄別6000萬種化合物,使用他們的芯片,只需要幾毫秒的時間。

劉冠宏(William Liu)先生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現在是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此前他在汽車共享公司Uber的先進技術組(ATG)作為工程師,參與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他的演講題目是“邁向可靠的無人汽車駕駛技術:突破和挑戰。”Uber的先進技術組(ATG)有400名工程師,他們與CMU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劉冠宏向大家介紹了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源流。最早,這一研發始於美國軍方的國防高級研究局(DARPA)的一項挑戰。最早2005年的無人駕駛汽車大挑戰,由斯坦福大學的“Stanley”贏得,2007年的DARPA Urban Challenge,則由CMU的Boss贏得。劉冠宏指出,無人駕駛汽車要想成功,需要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也需要大數據的技術,在這項具有高難度的挑戰研究中,需要汽車行業、硬件行業、製造業、人工智能、和汽車共享行業的許多人參與。在無人汽車自動駕駛的5個層次中,第一層次是為司機提供協助,第二層次是部分的自動化,第三層次是有條件的自動花,第四層次是高度的自動化,而最高的第五層次才是完全的自動化無人駕駛。劉冠宏認為,谷歌公司的Waymo無人駕駛汽車,目前是最先進的,才達到第四層次的目標。

劉冠宏提醒人們,無人駕駛汽車並非易事,有人已經因此喪生,所以未來的發展還很崎嶇。可行性和盈利性的問題,天氣情況的問題,比如下雪和下雨都會影響激光探測,還有人機對話的問題,人類手勢識別,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人工智能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說,人類大概每16萬5千英里才發生一次車禍,所以,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下午三點,玉山科技獎的兩個得獎團隊介紹了他們的獲獎研究項目。Md Omar Faruk Emon先生是艾克榮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機械工程系的博士候選人,他的研究項目是用3D打印機打印壓電型的壓力傳感器,來探測輪胎的磨損和性能。傳感器嵌在輪胎內部,可以實時探知輪胎的磨損和變形、輪胎溝的深度等。

另一個第一名的獲獎團隊,是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三個研究生的團隊:Po-Wei Huang, Devin Wu,和Ming-Jui Li。他們的團隊的獲獎項目,是開發一種海洋垃圾採集機器人,叫做“Ocean garbage relocating mobile unit”(OGRMU)。因為人類的行為,在世界海洋裡留下了大量的垃圾,包括大量的塑料垃圾,每年有800萬海洋生物因為塑料垃圾而死亡。一個叫做“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GPGP)的區域,有160萬平方公里之巨。這些垃圾因為洋流的作用,聚集在一起,在海上漂流。他們的的採集機器人,大概有三十米長,使用太陽能發電和蓄電池,能產生12千瓦小時的電力,來驅動採集機器人的手臂,歸攏塑料垃圾,把它們富集在一起,然後再借助洋流的力量,把這些富集起來的塑料垃圾運輸到指定的地點,以便於人們回收。他們的採集機器人,採取“Swarm robotic”(群機器人)的概念,利用人工智能在海上運行。這些集群的機器人可以用9天的時間抵達海上垃圾,用5天的時間富集垃圾然後回來,每次可以收集10噸的塑料垃圾。他們甚至做了一個初步的模型,展示給了觀眾。

隨後的問答環節之中,演講者和觀眾們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長時間愉快的討論,現在氣氛非常熱烈,人們紛紛表示受益良多。

座談會後,晩宴以美食開場,青年奬頒獎典禮壓軸。美東南玉山科技協會會長曹立達在晚宴前的開幕詞中表示,美東南玉山科技協會連續三年的研討會,可以用“大人物”來代表,三年來分別探索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流,非常的成功,並受到廣泛的讚揚。

駐亞特蘭大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經巖在晚宴前的開幕詞中說,他為台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所深深的感動和激勵,台灣在科技應用,電訊、人工智能、都有很傑出的運用。

這些科技上的進步,都在推動台灣走向智慧國家“Smart nation”之路,每年,台灣有1萬人投入人工智能的研發,半導體工業的力量,不容小覷。台灣也很重視AI的創新園區,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都在台灣建立AI開發基地。台灣先進和開放的法律,也使得台灣成為世界前列的無人駕駛汽車試驗場,他表示,政府歡迎國際合作,台灣具有人才、技術、和法律的巨大優勢。

晚宴的主題發言人,是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教授張繼昆博士,他的主題是6G移動通信。據張教授說,目前4G網絡的阻塞很嚴重,而5G可以連接所有的東西。很快,美國政府就要開放100MHZ的頻率拍賣,而毫米波,則是下一代的通信技術關鍵。很多應用,如自動車等,都需要5G網絡,但5G網絡的可靠性則是最難的部分。

張繼昆博士認為,目前人類已經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77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870年,以電、大規模生產為標誌;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產業、個人電腦、自動化為標準,從1970開始;第四次工業革命,則從2017年開始,以5G通訊為主要的驅動力,包括人工智能、雲端計算、機器人、VR/AR(虛擬現實/補充現實)等新技術為代表。張繼昆博士認為,台灣目前在新的工業革命中處於很好的位置。人們也在期待6G世代的來臨。

青年獎頒獎典禮前穿插著由本年度青年奬得主之才藝表演娛賓,個個精彩,高潮迭起,掌聲不斷。玉山青年獎是美東南區華人僑界獎金最高、口碑最好的獎勵高中生的獎學金。獎項包括臧伯駿基金會奬學金、Benefits Tomorrow 基金會獎學金、學藝全能奬、社區傑出奬、領導能力獎、科學工程奬、特殊才藝獎等等。

希爾頓宴會廳席列三十多席,今年仍然以自助餐的方式,菜色精美多樣,大受來賓喜愛。精美印製的玉山年刊,也詳細列出了青年奬學子簡歷、照片,演講人資歷等,以及玉山過去一年活動的報導。除豐富的抽獎獎品外,與會來賓皆有一份精美環保購物袋,人人滿載而歸。

玉山科技年會自2013年在希爾頓酒店舉行以來,精心策劃,內容、品質等多有提昇,青年奬素質、奬金、項目亦趨豐富,廣受讚許。◇

責任編輯:郝莉

相關新聞
美東南玉山年會11月23日舉行
美東南區玉山協會年會11月23日舉行
美東南玉山開年會  精彩演講感人至深
美東南玉山科技廿二屆年會11月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