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徵文大賽參賽作品

【徵文】文爾:現代教育對傳統文化的扭曲

——混淆是非,邪黨文化毀傳統;去偽存真,心懷正念再讀書

人氣 470

【大紀元2019年06月09日訊】教育乃國之基石,傳統文化則如教育紮根之土壤。中華神傳文化更是世界文化土地中最豐饒肥沃的一塊。在這片土地中,既有開天闢地的神話之花,也有開疆擴土的功績果實,然而更為奪目的卻是那些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做人之道——猶如繁茂的枝葉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上生生不息,為後世留下一方休憩心靈的蔭翳。

《論語》是中華儒家思想紮根發芽的本源,內涵十分豐富,對一句話的理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不變的君子之道。從古至今,為《論語》註解正義之人數不勝數,但無論是古代的朱熹、何晏、張居正、劉寶楠等,還是近代的康有為、錢穆等,雖然在某些語句上理解不同,但他們皆是懷著做學問的心,試圖傳聖人之絕學以利後世。反觀現代的教材中,中共首先降低了《論語》的重要性,現代人教版九年教育的語文課本中僅僅收錄論語十餘段。並且在對《論語》的理解上通過各種手段刻意的糅雜進共產主義變異了的價值觀,使現代人幾乎學習不到《論語》裡博大精深的內涵。

本文將主要以《論語》為例,淺談現代教育中對傳統文化的扭曲與忽視。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發大家對現代教育的思考,並提升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對《論語》的解釋上主要的參考材料是來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與張居正的《四書直解》。

(一)現代教育中的捨本逐末與淺嘗輒止

一本書的開篇首句往往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例如《聖經》的第一句話便是「起初,神創造天地。」寥寥數字就講出了整本書的核心與基礎。《論語》的開篇第一句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作為開篇「名句」,這句話是在中共編譯的教學大綱中要求背誦與翻譯的。然而,對於這句的教學只局限在了字面的翻譯,而忽略了對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的探究。

「學而時習之」在初中課本中翻譯為「學習後經常溫習」,卻忽略了一個重點,此處的「學」在現代教育中理解為學習技能,而孔子以及後世儒家的「學」注重的是指處世做人,為君子之道。學生,特別是剛入門的學生,最需要學習的是老師的思想,老師的學習態度以及老師的一言一行。也正因如此,孔子也同時強調教育工作者的為人師表和以身作則。此句中的「習」,《四書章句集注》中解釋「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意思是學習像鳥拍翅膀練習飛翔一樣,要不停地照著老師教導的去做才是「習」,時時按照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反覆實踐。這樣就能「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這簡單的幾個字,其實講出的是一種學習態度。在學會了一個正確的做人的道理之後,要時時能躬行實踐。而不是說起來無所不知,做起來卻我行我素。能做到才是孔子對弟子們的最終要求。正如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第三省「傳不習乎?」就是在問自己的就是老師教我的,我都好好學習並在生活中實踐了嗎?

如果按照中國大陸淺嘗輒止的教學方法,只強調背誦名句和翻譯字面意思,那就真是捨本逐末,錯過了其中的精華。除了對名句淺嘗輒止的教學,還有許多體現孔子重要學習思想的內容甚至沒有收錄在教科書之中。

「好學」是一項珍貴的品質。怎麼才是「好學」呢?在《雍也篇第六》中,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 孔子評價,在他的所有弟子中,在好學程度上無人能與顏回比肩,顏回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答案就是簡單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字面理解非常容易,「不遷怒」就是不把自己的憤怒加諸在別處;「不貳過」就是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所謂大道至簡至易,就是這簡單六個字,卻是最難做到的。

當遇到矛盾時,若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平息自己的怒氣,不至於讓其影響你的學習態度,仍然保持專心致志,此乃好學。再進一步思考,在為人處事中,做到不遷怒更是難上加難。當人處於憤懣之中,語氣態度和表情都會不自覺地發生變化,即使不說話,身邊的人也能感受到氣場的變化。憤怒的情緒往往來勢洶洶,在情緒被點燃的那一刻,會瞬間爆發,控制憤怒的難度遠比控制其他情緒難的多。所以,想要真正做到「不遷怒」,關鍵在於心胸豁達到根本不動怒。而要想不動怒,則需要在遇到矛盾時,保持理智,無論對錯,首先向內找自己的不足之處,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並將這些矛盾看作提高自己的機會。

想要做到「不貳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在自身修養的許多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時時刻刻在心中遵循衡量對錯的標準,並以此標準來對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常反思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才能想辦法避免再次犯錯。其次,要善於總結,追根究底發現錯誤的根源,從而清本正源。很多時候,我們對錯誤的反思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沒有真正究其根本,所以下次犯的錯誤可能看上去和之前的錯誤不一樣,但實質上造成錯誤的原因卻是一樣的。

張居正在《論語直解》中說到:「夫顏回之在聖門,未嘗以辯博多聞稱,而孔子乃獨稱之為好學,其所謂學者,又獨舉其不遷怒,不貳過言之。是可見聖賢之學不在詞章記誦之末,而在身心性情之間矣!」 意思是,顏回並不知識淵博的人,但是孔子獨獨誇他好學,還誇他不遷怒不貳過,看來真正的學習注重點並不是背書誦詞,而在於修養身心。遺憾的是,許多諸如此句,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的內容都成了中國大陸語文教材中的遺珠棄璧。

在中共捨本逐末和淺嘗輒止的教育模式下,許多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被忽視,讓人無法領悟其中的深層含義。如果人人都明白學習的目的是修身,人人都明白向內找和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那共產主義思想根本就不會有立足之地。

(二)現代教育中的斷章取義與歪曲解讀

中共的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僅忽視對傳統文化內容中的重點,甚至還通過扭曲傳統文化的內涵來服務於其鬥爭哲學和無神論的統治基礎。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中共的現代教育中斷章取義的一個典型。這句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甚至成了中共鬥爭口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理論依據之一。中共利用和放大了人的私心與爭鬥心,把經典歪解成了支持人與人之間鬥爭的論據,和教導人與人之間鬥爭的方法。

要想知道這句話的本來含義,首先看此話出處與語境。這句話出自朱熹的《中庸集注》,「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庸》是儒家經典之一,貫穿其中的也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且問孔子會教導一個君子如何去整人或與人爭鬥嗎?在許多文獻中,對這段話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古往今來卻沒有一個理解成鬥爭哲學的。這裡僅提供其中的一個解釋:「治」的理解為指導,而不是制服。「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理解為君子教導人的方法,是用學生本來就會的知識,引導你去理解你不懂的道理。那這段話就是在告訴人,教育他人時要循循善誘,啟發人去思考。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很多文獻中的解讀都不太一致,不過無論是哪一種解讀,都是教人向善的,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在中共的解釋下,我們學到的只是中共所謂的鬥爭哲學–別人怎麼整我,我就怎麼整別人。

中共現代教育中的歪曲解讀也害人匪淺,中共一貫給人們灌輸的是無神論,要「與天鬥與地鬥」。僅僅鼓吹共產主義不夠,還混淆理解祖先們流傳下來的文化,用來支持所謂的無神論。以至於現在學術圈裡竟會有孔子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的爭議。

《論語。述而篇》中,「子不語怪,力,亂,神。」被曲解成孔子不討論鬼神,還有《論語。雍也篇》中「敬鬼神而遠之」被曲解成一個帶有貶義的詞語–敬而遠之。

聯繫上下文並且仔細思考當時語境,「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孔子在教導弟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清楚不明白的,存而不論,否則就成了瞎說,瞎說就會在無意中對神不尊敬。「敬鬼神而遠之」就是告訴弟子們心中要對鬼神存敬意,態度要虔誠。為何要「遠之」呢?因為不可太親昵,親昵就不存在敬了。這裡著重的是一個虔誠的態度。在《論語直解》中也解釋道:「前三件(怪,力,亂)非理之正,後一件(神)非理之常。言之,則有以啟人好奇不道之心,渺昧荒唐之想,故夫子絕不以為言。」用人的思想去亂想神的存在與思維,是及其荒唐與不尊敬的行為,所以孔子從來不說。但是不說不代表不相信,與不相信恰恰相反–《論語》中很多地方都體現了孔子對神的存在與尊敬,例如《論語·八佾》篇中寫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祭神,就好像神在現場一樣,我沒有參加的祭祀,不如不要祭祀了。這裡反覆強調的都是對神要有虔誠與尊敬的態度。

反觀中共所宣揚的無神論,使人對神不相信,不尊敬。然而中共的官員們卻在廟裡求神供佛。可是即使你焼的香再多,卻不相信神的存在,不從內心去尊敬神,又有哪個神佛會幫助你呢?

中華文化源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世人,自古就是神傳文化。上至君王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懷著對上天的敬畏之心。若摒棄了尊天敬神的文化傳統,將中共「無神論」觀點強加到古人的思想中,那麼對傳統文化的解讀自然會與本意大相逕庭,只能是在斷章取義之中欺騙廣大學子。

(三)現代教育中的對普世價值觀的扭曲

古今中文,縱然風俗文化千差萬別,但根植於文化深處的普世價值觀卻殊途同歸。人們追求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性中真誠善良的光輝;人們推崇的是德高望重的賢者,是捨生取義的勇氣。而反觀中國大陸當下的社會風氣,人們追求的是金錢至上,似乎將金錢看作衡量個人成就的唯一標準,「笑貧不笑娼」成了許多人心中的真理。就連還在讀書的學生也爭先恐後的想著怎麼出名發財,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探索著成功的捷徑。中共現代教育中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和曲解,正是造成社會價值觀扭曲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句話在人教版語文課文裡被翻譯成「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困惑」。孔子的這句話似乎成了許多人急功近利的動力,覺得三十歲就應該有所成就。當然,絕大多數人心中的成就是指賺大錢。孔子真的是在教導世人三十歲就要功成名嗎?

此句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是孔子敘述了他一生中,隨著年齡增長,思想境界的變化。第一個階段,十五歲,有了初步的是世界觀,能夠有志於求學尋找人生的目標了,目標是什麼呢?張居正在《論語直解》裡給的答案是:「我從十五歲的時節,就有志於聖賢大學之道……蓋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這裡的志向是聖賢之道,可不是賺大錢。三十歲是第二個階段,《論語直解》裡注釋道「到三十的時節,學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間外物都動搖我不得,蓋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三十歲才立住了這個志向,足足花了十五年,重點在於志向難立,因為自己的餘生都要以此為目標。四十歲了又修行了十年,終於自己的人生志向與目標也不再疑惑了。接下來的十年是繼續磨練的十年,到了五十歲,堅守住了自己的志向一直修行下去,真正的理解了人生的意義,理解天命——神(天)對人的要求。到了六十歲,對外界的任何事情與刺激不會再有不該有的心了,所以耳順。這樣全心全意的修了六十年,到了七十歲,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集注》解釋為「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孔子是舉世聞名的大教育家,他對「教」與「學」的理解從來都是側重於道德修養與人生態度,從而最終同化於「道」中。而這是一個需要窮盡一生去不斷提升的過程,絕不在一朝一夕。中共的現代教育中恰恰有悖於這一思想,反而倡導「出名要趁早」,造成一種「三十歲還不能功成名就,便是個失敗者」的社會氛圍,久而久之,連價值觀也隨之扭曲。

(四)結語

在數千年的文化長河中,先賢聖哲們言傳身教,向後代流傳著寶貴的思想哲學,樹立了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導世人如何做人。然而中共在短短幾十年中,以教育為基礎,刪減扭曲了先人的智慧,用變異的現代教育觀念造成了文化教育的斷層,讓人類離應有的道德標準漸行漸遠,甚至不相信神的存在。失去了內心道德約束,社會亂象層出不窮。

教育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只有從根本上匡正教育理念,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才能培育出能委以重任的君子。教育也不僅僅局限於學校課堂之內,「三人行,必有我師」,每一個人都可以言傳身教,成為身邊人的「老師」。

「窮則獨善其身」,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學習傳統文化,提升道德修養,成為一名「君子」;「達則兼濟天下」,讓我們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人,並將這寶貴的文化弘揚下去。

 (點閱「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責任編輯:古言

相關新聞
正月初七敬女媧   開天闢地北歐神
【中國歷史正述】創世記之二:開天闢地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王朝——日本菊花王朝
【徵文】歸元:貫通古今的太極、卍字符及九宮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