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關於民運,說點不成熟看法

吳庸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4日訊】(一)看力量對比,謹防速勝論

“六四”屠殺把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打散,打垮,把它的大部分骨幹驅諸海外,將其他參與者入另冊,施諸刑罰,殃及家人。茲後,鎮壓重點放在為“六四”呼籲者及一切組織起來的形跡。工人王萬興展示要求平反“六四”橫幅而於1992年關進精神病院折磨至今說明這一鎮壓的殘忍性,對民主黨組黨人士施以重刑顯示這一鎮壓的兇狠性。組織讀書會,被嚴厲取締。只交友不結社,被立令禁止。就連上訪也不准5人以上集體活動。與暴力鎮壓的同時,是對意識形態的嚴密控制。民主發源地北京大學的民主精神已經失蹤□□林昭所竊天火封存於公安檔案黑箱,焦國標所發吶喊折殺於中宣部秘密指示,錢理群所寫文章自閉於錢教授書櫃。“民主沙龍”成為明日黃花,“一塌糊塗”網站成為歷史陳跡。若干大學網站的BBS禁止校外網友進入。大學校園追求自由的唯一表現是若干學子崇尚真善忍,並拒絕洗腦,表現了“不自由,勿寧死”的精神,但這些不屈服者最後均被鐵腕重創。為了摧毀知識界的良知,不惜以大量金銀和地位廣施拉攏,從而催生了學界的犬儒之風,由此所謂“知識精英”競相攀附權貴,演出“盛世”大合唱。官方倡導商業文化和造偽文化,主調是及時行樂和粉飾太平,對歷史和現實肆意塗抹,目的在於蒙蔽和愚昧群眾,消磨人們的進取精神,模糊人們的民主要求。大屠殺後當局極力推行的就是這種硬軟兼施策略。它使80年代勃興的民主力量元氣大傷,即使是民主火星也難點燃。這就是我們面對的執政者的力量所在。

“六四”屠殺為權力者敞開劫奪財富與地位的大門。從上到下,權力尋租行為五花八門;從左到右,權力尋租行為相互勾結。結果是形成權力尋租的制度性鏈結,權力者劫奪財富受到制度性保護。在此基礎上,權貴資本穩步壯大。為保護這一經濟勢力,權貴子弟被分配於各層權力崗位,他們成為政權中堅力量。所謂“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加上被收買的“知識精英”結成神聖同盟,成為新型統治階級。他們以廉價拍賣國家資源為代價引進大量國際資本以支撐政權的存在。權力結構的這種調整、組合,盡管其中矛盾重重,危機四伏,但權貴資本、政權實體和依附於它們的意識形態構成三位一體的實力卻是不容輕視的客觀實力。為了廢除這種實力必須以相應的實力與之較量並克服之。以民主取代專制,實質上就是雙方的實力搏弈。

大陸民主實力如何?民主派至今處於艱苦卓絕、舉步維艱境地。群眾不堪忍受剝奪與迫害而爆發的維權活動,從個別、零散、小型維權走向集體、有組織、大規模維權。但這些活動主要限於經濟訴求,以維護生存權為主,尚未提高到爭取政治民主的高度,未涉及鏟除專制暴政的要求。政治上的民主活動,大者如申請成立民主黨,小者如個人爭取成為區人民代表候選人,均遭撲滅。由於某種政治需要而發動的網絡簽名活動,參與者的範圍局限於志同道合的異議者,不具群眾性。悼念李慎之和趙紫陽的活動雖具一定規模,卻未能深化。唯一存在的有組織的活動是“天安門母親”,但它只是提出平反“六四”而成為反專制的一翼,並非爭取民主的主力軍。還要看到,所有上述民主要求僅僅是一些突破封堵的小規模活動,遠未形成有威懾力的群體性運動。而沒有大規模的民主運動,就不足以搖撼頗具實力的專制堡壘。

海外民運尚未走出低谷。在整合與振興中,民運原有的弱點得以充分暴露,這本是提高民主認識、總結民運經驗必要時機,但未能有效利用,致使運動的進展頗有逡巡不前之憾。海外民運力量分散,仍處於小團體林立階段,一些組織雖有多次合作意向,迄未成功。這種自我封閉狀況亟待突破。同時,各組織間遇事往往意見分歧,莫衷一是,根本原因在於未就民運戰略和策略達成大體共識。這一薄弱環節也亟待強化。海外民運與大陸民主力量雖有多方聯繫,但在指導思想上缺乏明確認識,乃至成果不夠顯著。總之,當前海外民運力量分散、薄弱,與大陸民主力量未能形成較大合力。

民主與專制的力量對比懸殊是顯而易見的。承認這種“懸殊”是客觀存在,同時看到力量大小必然相互轉化是客觀趨勢,這樣才能有認識上的主動。如果不承認這種“懸殊”是客觀存在,縮小或無視專制實力,誇大或吹噓民主實力,從而產生速勝論,是不妥的。比如,說專制政體“一觸即潰”、“崩潰指日可待”,甚至說“中共的末日應該就在2005年”,這都是沒有什麼可靠依據的有害的推測。擺脫速勝論,穩紮穩打地擴充自己的實力,逐步擴大海外與大陸民主力量的互動,積小勝為大勝,積大勝為決定性優勢,那時,民運的戰略目標才能說“指日可待”。

(二)深入維權活動,組織千軍萬馬

民主力量的獻身精神是可貴的,在極其困難情況下擴大民主影響的努力是可欽佩的。有了這樣的優秀品質,還需要講究戰鬥策略。政治是一門藝術,需要最靈活的智慧和最成熟的技巧。可以說,這方面民運尚未脫離自己的青少年時代,還有不少需要提高之處。舉幾個實例:(1)發動百萬人簽名活動,事先既缺乏準確預測,又沒有組織足夠人力、物力進行發動,以為登高一呼即可應者如雲,結果是默默無聲而終。(2)天安門廣場警備力量密集:公安、便衣、武警,防暴器、電子眼、警車,應有盡有。號召到廣場示威以顯示民主力量,既不考慮群眾接受程度,也不考慮客觀效果,結果是響應者寥寥。攻擊點選擇對方設防最堅固處是兵家大忌。(3)闖關是對當局海關法的挑戰,異議人士闖關更兼觸動當局對海外民主人士的封堵底線,從闖關成功率看成本付出過高。這種得不償失活動是不智的。(4)派人潛入大陸,執行一項放飛巨型氣球計劃,氣球上書“中華聯邦民主共和國”,飛臨天安門廣場上空時爆出傳單。這項計劃頗似街頭巷尾偷貼“打倒共產黨”標語,除使見者愕然,產生些許轟動效應外,對提高群眾民主認識並無助益。上述有代表性實例說明,提高民主活動運籌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否則民運只能在這種到處打冷槍、投入多而收穫少的狀態下徘徊。

海外民主活動的小團體狀態與大陸的民主需求亟不適應。現在,工農已被排擠到社會底層,勞苦大眾被剝奪和被迫害愈益為甚。工人失業者和農民失地者日夜掙扎在生存線上,任何抗爭都被暴力鎮壓。2002年遼陽鐵合金廠聯合其他廠的維權抗爭,發展為萬人大遊行,最後被壓制,以兩位工人領袖入獄而結束。2004年漢源、揭陽農民的維權抗爭,軍警開槍,導致流血、傷亡。上海市民為反對野蠻拆遷而抗爭,為之奔走的律師鄭恩寵竟被入獄。這類事件已遍及主要省市,還會繼續發展。工農為維權而進行的上訪活動更具廣泛性和堅韌性,從對具體事件的控訴正向更高階段發展。由於缺乏動員和組織能力,上訪活動往往被打散、打亂而被遏剎。工農維權活動亟需得到幫助、指點,而民主人士深入工農,在維權活動中貫徹反專制、爭民主的內容,雙方密切合作,維權活動就可升華為民主運動,這樣,民運才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民主人士才有切實的用武之地,兩者相得而益彰。這可視為民運自八九後的戰略性轉變。它的意義在於:(1)海外民主活動可以衝破小團體、打冷槍局面,找到與廣大群眾結合的渠道,成為民運實現戰略目標的必由之路。(2)海外與大陸的民主活動由此實現對準專制暴政的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便於事半而功倍。(3)分散的、零星的民主活動逐步發展為集中的、統一的民主運動,形成聲勢浩大的運動壓力,只有這樣的壓力才能造成搖撼當政者的堡壘之勢。(4)在廣泛的群眾運動中學習民主運籌規則,提高民主政治操作水平,掌握民主制度運行規律,才能從中湧現出民主政治家,為執政作好準備。(5)在瞬息萬變的群眾運動中,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經驗教訓層出不窮,這就有條件進行民運理論的探討與爭論,從中湧現出民運理論家,為民主社會的運行提供精神動力。

民主運動之所以成為“運動”意味著出現千軍萬馬的陣勢,絕不是目前這種小山頭、小打鬧、唯我獨尊、唯我獨霸、窮吵惡鬥、黑箱操作的狀態。真正想在民主事業中有所作為的人士,必不可少的胸懷是:要搞千軍萬馬,警惕孤家寡人。“千軍萬馬”是指:(1)要包容社會上被剝奪、被迫害的不同群體的不同要求,把這些要求視同自身利益所在。這是真正的博愛,沒有這種博愛之心搞不好民運。這裡插入一小事例:農婦某揭發村政黑暗,被村支書挖去腳筋。她一瘸一拐找到某記者,跪在他面前,掏出紙包中的腳筋殘體展示,請記者代為申張正義。筆者希望所有民運人士牢記這一社會黑暗縮影,並把農婦的苦楚視同自己的痛苦。反專制、爭民主就是要為這樣的農婦遭遇申張正義,為他(她)們追索人權,讓億萬斯民不再被剝奪、被迫害,讓社會實現根本轉型。當前,各地自發進行的維權活動就如同這位農婦的申訴,民主人士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千軍萬馬組織起來。(2)在反專制、爭民主的前提下,要包容不同派別、不同政見,要有這樣的海量。和平、理性、非暴力是民運的運行主流,但不排除以暴力對付暴力的主張。民運以工農為自己的社會基礎,但不排除社會其他階層、黨派和個人的協助,特別是中共開明派對民運的協助。有人宣揚胡耀邦、趙紫陽與毛鄧“猶如妓女與強盜的差別”,認為胡趙“比禽獸還不如”。對這種罵倒一切的謬論一定要嚴肅排擊。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就要善於鼓勵和接納任何方面的協助,哪怕是臨時的、微小的、不固定的、不公開的協助,還要善於鼓勵和讚揚某些勢力採取中立態度,中立也是一種協助。這樣做才是大容量、大本事、大氣魄,如此才能成就千軍萬馬之勢。(3)民主運動不應是單純的政治運動,不應是單純的反專制、要民主,還要包容經濟的、文化的、教育的、衛生的等等活動。民運要有自己的經濟事業,要有自己的企業家、金融家,以其贏利支持民運發展,以擺脫在經濟上仰人鼻息的現狀。民運要有自己的文化事業,要有自己的文化專家,以其文化傳播做工農大眾的啟蒙工作。沒有這種啟蒙工作,沒有發達的文化社會的支撐,民主制度即使建立起來也缺乏必要的社會基礎。文盲是不需要民主的。民運還要有自己的教育事業,要有自己的教育家,以其教育工作普及科學知識。沒有這些科學知識的普及,就不會深刻理解神權向人權過渡、君權向民權過渡的社會背景,也就不會深刻理解民主主義的可貴。總之,宜將民運視為一個新型社會,一切組成方面均按新的規則運行。這就是未來社會的千軍萬馬。

那麼,當政者由於積累矛盾越來越重,是否會在一次突然爆發的危機中塌台?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突變一旦發生,不管面臨何種新情況(戰亂?軍事接管?國家四分五裂?民主政權誕生?),民主運動的指導原則:要搞千軍萬馬,警惕孤家寡人,是不會失效的。

(2005年4月22日)

──轉載自《議報》第195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吳庸:胡耀邦遭遇「殺威棒」
吳庸:危脅台海和平的大陸鷹派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