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新聞:中國間諜活動事實還是渲染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美國之音2009年 11月 26日報導) 美國國會的諮詢機構–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最近發表的年度報告指出,中國加強軍力,加強對美國的間諜活動,引起中國猛烈抨擊。

中國猛批委員會報告

美聯社11月19日報導:“美國國會一個諮詢委員會星期四說,中國間諜正在積極地偷竊美國機密,用於建設北京的軍事和經濟力量。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在向國會提交的年度報告中還說,北京正在建立一支能夠在中國和台灣發生戰鬥以後阻止美國軍事力量進入該地區的海軍。

“報告說,2009年對美國發動的惡意電腦攻擊增加,大部份源於中國。報告說,中國增加對美國政府和國防部門電腦系統的攻擊,可能‘摧毀關鍵的基礎設施、擾亂商業和銀行系統,並且破壞敏感的國防和軍事數據。’”

美國之音11月20日報導:“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副主席伍爾澤說:“中國大幅增加對美國的間諜活動。這些活動可被歸為兩類:傳統的人為間諜與網絡間諜。雖然電腦網絡黑客攻擊很難找到源頭,從黑客攻擊的幅度以及協調來看,強烈跡象顯示中國政府的介入。中國的間諜活動不但傷害美國的利益,也讓中國得以在經濟、科技、以及軍事發展上大躍進,取得大幅進展。”“美國高級軍官告訴該委員會,美國國防部在去年偵察到5萬多起電腦網絡事件,這個數字比前年增加20%。”

新華社11月23日報導:“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這個報告罔顧事實,充滿偏見,別有用心。我們奉勸這個所謂委員會不要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不要再做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美關係的事。”

南方報網11月22日報導:“奧巴馬成功結束訪華不久,美國國會的智囊團美中經濟安全評估委員會就推出年度報告再度渲染中國威脅。”

環球時報11月21日報導說:“這是該委員會自2002年以來發佈的第7份同類報告。2008年11月20日,該委員會第6份報告基本繼承第5份報告的基調,在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同時極力鼓吹‘中國威脅論’,在所謂的中國太空威脅、網絡威脅方面更是大肆渲染。”

青年參考11月24日報導說:“該委員會在總體上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它一年一度的國會報告對中國的發展充滿戒備、敵視,是‘中國威脅論’的倡導者。”“中國軍力發展的目的絕非與美國爭霸,而是防禦美國對其核心利益的傷害,美國右翼勢力的鼓噪顯然背離了事實的真相。”

央視評論:“要吃飯”的手段”

中央電視台11月23日的報導索性把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這份報告稱為“要吃飯”的手段。報導說:“特約評論員宋曉軍說:美國從冷戰下來,它的各種龐大的偵查機構、國家安全局、中情局,這些人要吃飯,包括軍事機器,這些人有他的利益,這個委員會恰恰是依附在這些人身上的,他們是共同要保住自己飯碗的,所以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四處找敵人。”

宋曉軍還說:“這段時間中國的崛起、經濟發展,包括軍事實力,我們看到大閱兵、載人航天、空軍60年等等,是中國綜合國力上升最快的時間,恰恰這段時間美國的實力在下降,由於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當然還有金融危機。在這段時間要保住原來這些人的利益,包括軍工利益集團、情報機構、負責冷戰時期的龐大機器,自然他們就會選擇一些點去找間諜。

“……當它不行的時候,這個機構得到撥款少的時候,它一定要找一個敵人,尋求更多的撥款,這裡面有很多釣魚的辦法,來去把中國所謂的間諜拿出來。他們就說你們給我更多的一些撥款,我們來維護美國國家安全……。所謂的中國間諜案層出不窮,而且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密度越來越高,非常嚴密。

“……要創造很多子虛烏有的東西,來養活他們這些人,這是一個本質上的東西。甚麼叫“冷戰幻覺”,就是他們延續了冷戰的龐大機器,要運轉,所以他們才會出來所謂的“冷戰幻覺”,本質上是他們要吃飯。”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最後總結說:“不僅延續了冷戰的思維,也延續了冷戰的機器,為了讓機器繼續運轉下去,還要尋找冷戰的假想敵。”

報告有事實做依據

中央電視台和宋曉軍的評論基本上是主觀判斷,沒有甚麼事實作為依據。與此相對應的是,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的報告不僅列舉了七、八樁近年來的中國間諜案,而且具體說明:“近年來,美國司法部起訴的涉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間諜案或者非法獲取技術的案件越來越多。……大多數案件涉及違反出口管制法律或者工業間諜。……

“儘管一些案子同中國情報機構有聯繫,大多數案子與其它國營機構有關係,尤其是中國軍火工業的工廠和研究所。美國司法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07到2008財政年度裡,美國司法部起訴的案子中,在非法出口美國限制技術的目的地中,中國名列第二,僅次於伊朗。在這些案子中,向中國非法出口的具體技術包括火箭發射數據、航天飛機技術、導彈技術、海軍艦艇數據、無人駕駛飛行載具技術、紅外成像系統、以及軍用夜視系統。”

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報告的內容在美國媒體中一直有報導。例如,華盛頓時報2008年2月18日報導:“美國司法部負責國家安全的助理部長肯尼斯.維恩斯坦說,……中國間諜是最積極的間諜,而且‘在從事間諜活動時特別熟練,特別執著,特別有辦法。’他說,最近一些間諜案顯示,北京獲取秘密和技術的程度‘接近冷戰時期水平’,範圍從戰場夜視裝備到開發靈巧炸彈和導彈使用的加速表。”

《紐約時報》2008年7月10日在報導美國海軍分析員格萊格.伯格森為中國提供情報等間諜案時說:“這些案件使美國情報界和執法界進一步認識到北京威脅的廣度。許多案件都和伯格森相似,檢察官說,這些案子都是中國政府精心策劃的情報活動,目的是偷竊美國的國家安全秘密。不過,另一些案子的性質並沒有這麼清晰,有些案子似乎更像是違反商業出口法律,出口信息為中國公司提供技術上的好處。

“除了伯格森案以外,檢察官去年起訴了十幾個涉及到中國試圖獲得軍用加速表(用於靈巧炸彈)、有關台灣的防務信息、美國軍艦技術、夜視技術、以及使導彈更難於發現的精密技術的案子。”

中國媒體人云亦云,以訛傳訛

另外,中國媒體的記者很可能沒有看過美中經濟和安全評估委員會的這份報告。例如,青年參考報導的標題是:《臆造中國海軍和網絡戰威脅,誤導美國公眾,美最新報告三分之一談中國海軍》。這位特約撰稿人說:“在報告裡,涉及中國海軍的內容佔了三分之一左右。”實際上,這份報告長達381頁,有關中國海軍發展的內容占19頁,加上內容梗概,也不過二十幾頁,連十分之一都不到,更罔論“三分之一”了。但是在中國媒體當中,這篇聳人聽聞的報導被其它媒體以訛傳訛,廣為轉載。是誰在誤導公眾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中國商人被列入美財政部黑名單
【新紀元】中國間諜工具銷售長紅
中共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美科技
美國防部官員被控洩露機密給台裔中國間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