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國經濟立足在發展的死穴上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3月7日訊】(新唐人新聞週刊記者楊曉玫綜合報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中共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的開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提出8%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綜合考慮了發展的需要和可能。」他並把經濟增長看作是擴大城鄉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這當然無可非議,但關鍵是如何做到?溫家寶把擴大內需,增加城鄉居民的消費作為立足點。他並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政策對頭,措施得當,落實有利就能達到目標。」但專家指出這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死穴。

大陸經濟學家何清漣日前在接受新唐人電視臺電話專訪時表示,居民儲蓄增高,消費力下降,正是中共將醫療、教育、養老等福利制度改革掉了之後,大家感到未來不保所造成的。她說:「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天津、上海、廣州,還有一些省轄市的調查,所有的調查結果都驚人的雷同。就是儲蓄的第一目的,就是子女的教育費用,接下來就是為了應付住房、醫療、養老等各項開支。」

「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這段居民高儲蓄的時候,正是中國開始了所謂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教育產業化,然後就是住房市場化。還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都大刀闊斧地甩包袱。把這些包袱都甩給個人,那麼老百姓對未來的預期越來越感到有很大的風險,所以就加大了儲蓄。」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從五萬億到十幾萬億這個龐大的金融資產並不是老百姓均勻地佔有。也就是他的分佈極不平等。按照中共官方偶然透露的數據,這個數字是2005年的,最高收入組佔有的金融資產佔66.4%,最低組只佔1.3%。當時分成五大組。也就是說,最高收入組和最低收入組的比例是51:1。也就是說最高收入組的金融資產是後者的51倍,這就意味著銀行的儲蓄大部份並不屬於中低階層。」

何清漣還指出,消費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佔中國人口近70%的農民,從90年代開始,由於土地被侵佔,收入下降,進城打工薪水又過低,在全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總額中,農民的消費比重從30年前的62%,下降到2007年的25%,下降了將近37個百分點。中國的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死穴,而溫家寶和中共官媒居然把中國農村說成是具有銷售潛力的重點,不切合實際。

大陸經濟學家何清漣:「從資本要素來說,土地、勞動力、農民收入這三點農民都不佔有任何優勢。而且有外流的趨勢。所以中國的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阿基力斯腳踵』(死穴)。2008年以來中國農村情況更加嚴重,有超過2千萬的農民工在企業破產中失業,還有五百萬在城市撿垃圾的農民被迫回歸鄉土,如果有2500萬過去是農民收入比較高的這部份,現在都沒了收入,那麼農村的整體消費率再次下降。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宣傳不顧及中國的現實,胡說八道。」

何清漣最後指出,改變中國消費過低,並有效地拉動內需的前提是,建立相對公正的社會分配體制,剷除權力市場化這一病根,扭轉政府集團化的趨勢。但何清漣不否認,由於中共官員的私慾,使這種改變希望渺茫。因此,儘管溫家寶信誓旦旦,但他所依賴的「政策對頭,措施得當,落實有利」,正是這個國家的制度所造成的發展的死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萎縮 拖垮亞洲出口
何清漣:中共統計資料造假的鼻祖 毛澤東的「兩本帳理論」
廢話一筐:百萬富翁是如何算成的?
書序:東風不來.柳絮不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