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中國與印度的分別

財子

標籤:

【大紀元7月7日訊】於金磚四國中,亞洲佔了兩個席位,它們分別是中國及印度。兩者最相似的地方是地大人多,人口繁多,均超過10億,因此投資者常常掛在嘴邊一句:「中印投資前景樂觀,差不多少。」

其實,中國和印度情況截然不同,深入了解後簡直是南轅北轍。

企業股東結構不同

首先,中國大部份公司屬於國有資產,統統為國營企業,如中石油(00857)、工行(01398)、國壽(02628)、中移動(00941)和寧滬高速(00177)等。好處是競爭永遠不會過份激烈,管理層盡皆按本子辦事,但問題是假如政府的決定或策略出錯,即所有公司一起遭殃。

近日有一個典型例子,就是中央猛推銀行借貸,驅使工行、交行(03328)和建行(00939)等不斷放寬借貸,把龐大的貸款金額投入市場。瑞信策略師陳昌華曾經指出,借貸額急升後兩年便會出現不良貸款大幅上漲問題。

此外,大陸的有志之士更遑論可以發揮什麼自己的才華,因為每個人都要聽從「上頭」的所謂最高指引。

印度情況完全不同,企業家可以渾身解數,力爭上游。過去10年,於亞太區股票回報最高的頭一百隻股票內,大部份屬於印度股。結果沒半點意外,且看全球十大富豪榜中印度人所佔的數目,就知道那兒的股票(企業)表現絕非等閒。當然,失去競爭力的公司自然會被淘汰,但這亦是天經地義。

追求名牌有利有弊

國內消費者喜歡追求名牌,有助刺激高檔消費行業。但是,就是因為這樣,很多冒充名牌的所謂「A」貨就會出現,只因人們喜歡用高檔東西,但又無法或不願花錢,便會轉而買假貨,助長非法行為。

大部份印度人沒有這個概念,瑞信印度消費行業分析員表示,該國沒有像中國琳琅滿目的名牌專門店,只偶爾有一至兩間什麼勞力士就足夠了。印度的未來消費行業發展將比較平衡,由低至高檔次的品牌都會有忠實支持者。

結語

中國跟印度各有聰明可取的人才,只是在不同制度和環境下,所創造出來的成就可以有著天壤之別,而兩國整體社會發展在10年後的分別更是難以猜測。◇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談股論金】高息股能否抵禦金融海嘯
【 談股論金】為何香港租盤會大量湧現?
【 談股論金】美國政府的劫難
【談股論金】澳洲銀行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