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才能負重

習韻
font print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小的時候,我最愛聽母親說故事,三國、水滸、西遊等等。記得有一次母親給我講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孫臏與龐涓。

戰國時,孫臏和龐涓在候都曾經事師鬼谷子,龐涓對孫臏一直有妒忌之心。後來龐涓至魏國做官,假意邀請孫臏前往,之後龐涓誣陷孫臏,並將他的雙腿膝蓋骨撥除,致使孫臏終生無法站立。按照當時的通例,孫臏在這種情況下無法被君主重用的。孫臏此時也裝瘋,甚至在龐涓派人試探他是否是真瘋的時候,吃大便。這樣就使龐涓見此便放鬆警惕,孫臏後來被齊國人救出,演繹了「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等史跡,後來以增兵減灶之計,在馬陵道打敗龐涓。孫臏後來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我想,孫臏的確不但有謀略,更有膽識,更懂得忍辱負重。在他被關押在魏國時,他不為眼前的一切所動,用了「三十六計」中的「扮豬吃虎」一計,麻痹了龐涓,從而成了大器,實現了自己的抱負。

這是從謀略角度來說,其實從正常角度,比如我手邊這本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中,記載了蘇東坡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無論蘇東坡遇到怎樣的遭遇,他都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林語堂語),當太守為民修堤壩,當翰林學士時為民請命,即使被貶到黃州、海南和惠州依然是那麼對百姓疾苦的掛心,而且一生筆耕不輟,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時候還是處「江湖之遠」的時候,他都高興的用筆在寫,寫他的小事、便條,寫他的詞與賦。以至後來人再提到蘇東坡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他,是一位詞人和書法家,別的好像都不重要,的確應了那句話:「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一桿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而且最讓人們心馳神往的就是蘇東坡在黃州所寫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要知道此時的蘇東坡剛從一場文字獄而被貶,受盡欺凌與毒打!

逆境,無論是怎樣促成,無論自己是否有無過錯,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要反思自己,把自己的心放在道義與良知的天平上好好的衡量一下,更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抖起精神來面對一切。孟子有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時我們就好比是從鋼廠出來的坯料一樣,非得經過一番煆鑄和打磨,才最終能成為一個有用的物件。

人生在世,不會都是一帆風順,當遇到挫折的時候,就反過來利用這些挫折和困難,當做一次勞吾筋骨,苦吾心志的過程,反思自己,校正自己生命的航向,當真正機緣成熟之後,我們會用一個更成熟、更光明的心態和姿彩展現在世人面前,那是經過一番扎實的磨礪而得到的實在,那才值得我們去珍視!

所以,面對苦難、面對挫折,我們真的要懂得心平氣和的忍辱,才能真正擔負起自己這個角色在今生這個生命的旅途中所應該承擔的一切責任與使命!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幾天去孩子的學校參加班親會,聽在場的家長談到班上一位很熱心的媽媽將小孩轉學了。我原以為是家長工作的關係,沒想到是愛子心切的家長,讓孩子就讀一所離家很遠的私立小學。據說,每天有專車接送,早上上學到下午五點放學,沒有回家作業,採小班制(一班有九位學生),一學期的費用高達10萬元台幣。
  • (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面臨挫折時,如果能學著把它看成是一時的落難,而不是萬盤皆輸,那麼你會因此變得更堅強。
  • 「快樂學習」或許是過去十幾年教改過程中最響亮與打動人心的口號之一,但是其中也隱藏著很大的迷思。「大人們」所以會強調「快樂」,避諱「壓力」,或許是因為過去的成長過程不快樂,不想讓孩子們「重蹈覆轍」,或許是因為不想背負「讓孩子不快樂」的罪惡感。無論如何,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沒有壓力的快樂學習」嗎?
  • 小王進來公司才半年,從開始的豪情萬丈跌落到如今的頹廢消沉,他已然失去了所有的鬥志,雖然業務部門裏職員的流動率向來都非常的高,所以人員來來去去的也不須訝異,可是印象中小王卻是一個很有抱負與理想的人,所以我跟小王分享了我的想法。
  • 悲觀的人,遇到下雨天就愁眉不展;樂觀的人卻能欣賞下雨天才有的景致……我們不能決定天氣,但能決定自己的心情,我們不能阻擋人生中的挫折,卻可以決定自己的態度。
  • (shown)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靈魂。嚮往美好的未來,是困難時最好的自我安慰。
  • (大紀元記者聞慧多倫多編譯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在面對挫折和困境、犯錯誤時,心裡會想著神,這樣可以減少痛苦和精神壓力。

    這項由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研究人員所作的研究發表於心理科學協會雜誌《心理科學》上,研究測試證實,人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想到神,更容易接受逆境,緩解精神壓力。

    報告的作者、研究人員圖里特(Alexa Tullett)和因茲利(Michael Inzlicht)對犯錯的人對痛苦做出反應的腦電波進行測試。他們先讓參與測試者或者寫下了對宗教的看法,或者做一個包括宗教和神字眼的重點歸納。然後接受簡單、但容易犯錯的電腦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在參與者自覺或不自覺地想著宗教和神時,人的大腦與前扣帶皮層一致的區域中大腦活動減少,而前扣帶皮層部位是人腦在察覺事態不妙時作預警的部分。

    研究者得出結論,人們心存宗教和神時,大腦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有信仰的人更能自如地應對挫折,對焦慮引起的錯誤不是太難過。可以形成「防護層,抵消對錯誤的對抗反應,減輕皮層的警示信號」。研究者稱,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心裡想著:神有辦法讓世界有序,有辦法解釋似乎是隨機事件的原因。這樣就減少了他們痛苦的感受。

    研究者之一的因茲利說,「心存宗教信仰會讓你在受到攻擊時保持平靜,在犯了錯誤時緩解痛苦。這能幫助我們理解與有宗教信仰的人相關的一些十分有趣的調查結果。儘管不太清楚原因,有一些證據已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更長壽,他們往往更快樂、更健康。」他還表示,如果無神論者能思考自己的信仰,可能他們會做得更好一些。

    因茲利(Michael Inzlicht)稱,世界上85%的人有某種宗教信仰。他認為,作為心理學家,應該去研究人們為什麼要有信仰;如果信仰對人能起作用,那這些作用到底是什麼。

  • 我一路走了過來,從年輕時憤怒變成如今的平靜,或許是已經習慣,也或許我終於能接受,所有的壞事也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 小高和小周本來同在一家壽險公司共事,去年底因為公司被一家美商壽險公司合併,因而面臨了去留的抉擇;留下的條件,對他們這些中階主管非常不利,不但薪水必須降得跟新人一樣,只有兩萬四,還得重新接受公司的培訓,只剩下年資可以累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