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讓仇恨無存 高中女生談學校欺凌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6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黎新紐約報導)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ADL)於6月6日舉行頒獎典禮,表揚紐約市5大區的20所高中,獎勵學校通過舉行反歧視等教育活動完成「仇恨無存」項目的要求。典禮上多位受獎人分享在學校遭遇的歧視欺凌,與通過理解多元文化對於和平學習環境所做的努力。

「你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韓國人?」華裔高中女生吳穎潔在紐約市上小學時,一些同學會這樣問她。表面上,她雖一笑了之,但心理卻很不平。她感覺自己因為膚色而被一些同學隔離。她出生馬來西亞,還是嬰孩時就被帶到美國來。她的父親是馬來西亞人,母親是台灣人。升上中學後,她還是覺得自己因其族裔而遭取笑。當時她常常鬱鬱寡歡,把怨氣都發洩在父母身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逐漸地將這不平衡的心放下,並意識到:「無知導致同學們這麼譏笑她。」因此高中時她就致力於促進不同族裔之間的了解。她學會了接受一些事情,同時嘗試改變另一些她力所能及之事。她參加了反誹謗聯盟(Anti- Defamation League,ADL)在她高中所開展的「仇恨無存」項目(No Place for Hate),同時她也擔任學校亞裔文化俱樂部的主席。通過以上項目,她學習到其他種族尤其是印度族的文化,也認識到了其他群體例如殘疾人士的需要。

今年2月當老師要她發表公共演講,她選擇種族問題為她演講的主題,因為種族課題與她有切身關係。成長過程中,她的哥哥和姐姐都很鼓勵她。畢業後她想當一名醫生,以更好地照顧年長的父母。

吳穎潔目前所就讀的柯蒂斯高中(Curtis High School)6月6日獲頒「仇恨無存」的橫幅(No Place for Hate)。令穎潔失望的是,她們學校沒有獲得金星獎勵。

女生遭口頭欺凌

位於曼哈頓的高中Tottenville High School今年獲得了金星橫幅。該校的一位華裔學生張秀珍(音譯,Jenny Chong)和一位原籍埃及的學生Miriam Septak表示,在社交和心靈上,她們還是會受到同學的排擠。女生較少被毆打,謠言傷害、取外號和受冷落往往是女生遭欺負的方式。此外,張與 Septak也覺得會因自己的出生地和族裔而被排擠。

外國人對華裔的成見

「華裔學生數學很好」、「華裔孩子的媽媽都是虎媽」、「華人的眼睛總是瞇成一條線」、「華裔說英語都有口音」。吳穎潔和張秀珍說,這些是一般人對華裔的刻板印象。最令兩位華裔高中女生哭笑不得的是「所有亞裔學生的數學都很好」。雖這一觀點是對華裔的一種讚揚,但她們兩位的數學都不怎麼好。

原籍埃及的Miriam Septak會碰到同學問她:「你們是不是騎著駱駝去上學?」「你們是不是住在金字塔裡?」「你們是不是都跳埃及舞?」對以上提問,她也哭笑不得。

通過交流,張秀珍和Septak改變了她們各自的成見。Septak說,張不她所想像的那麼文靜,張表示,她發現埃及也有許多好吃的食物。


獲得「仇恨無存」金星橫幅的Tottenville High School的兩位學生Jenny Chong和原籍埃及的學生Miriam Septak表示通過交流,她們對彼此文化有了了解。(攝影:黎新∕大紀元)


擺脫胎記陰影

她們都表示,認同當天頒獎禮上主講者Jennifer Zarin的故事。Zarin生成臉上有一胎記,小時她被同學譏笑和冷落,她為此感到羞恥。她從9歲開始陷入無望的沮喪中,腦海中一直有一把聲音叫她傷害自己,期盼她第二天早上不再起床,批判她等。後來她發現自己喜愛唱歌、戲劇和寫作,就將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專注於表演藝術中。在家人和朋友的愛護與鼓勵下,再隨著歲月的成長,她逐漸接受了自己的胎記。畢業後她從事藝術心理治療法。幾年前,她在臉書(Facebook)上開啟胎記項目(Birth Mark Project)在網路上開啟一個包容並接受彼此差異、互敬互重的空間。

深受Zarin故事所感動的張秀珍和Septak說,青少年都會因自己的長相、族裔感到被批判。她們覺得大家應以自己相貌和族裔為榮,站出來反對欺凌行為。

雙文學校首次參與

今年紐約市有20所學校通過舉行反歧視等教育活動完成「仇恨無存」項目的要求。位於曼哈頓華埠的雙文學校也是其中一間。

首次參與這一項目的雙文學校今年舉行了3項活動,分別為:1月份舉行的跨年級午餐會,讓百多位不同年級的中學生坐在一塊吃午餐,促進不同年齡兒童之間的了解;3月份學校舉辦了職業介紹日邀請不同族裔,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法官、律師、魔術師等前來學校向中學生介紹他們的職業;6月學校舉行禁止取外號運動,教育學生要博愛和容忍。負責這一項目的7年級文科教師博多(Treena Thibodeau)說,學校很榮幸能獲得得「仇恨無存」的榮譽,但舉辦這些活動的真正成果是一個更寬容的中學。

欺凌問題仍有待改善

由反誹謗聯盟和市教育局所聯辦的「仇恨無存」項目自2001年起在學校開展,以推廣多元化,同時減少學生之間的欺凌歧視,消除偏見,同時促進一安全的學習環境,鼓勵學校通過團結和尊重來促進學習。

反誹謗聯盟全國主任福克斯曼(Abraham H. Foxman)表示,即便「仇恨無存」項目改變了多位師生的生活,但受益的數目還是太少,還有許多學生因其族裔,宗教和移民身份被歧視排擠,他們有些甚至因怕被欺凌而躲在家裡不敢上學。因此他希望所有的學校都實行「仇恨無存」項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