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就華為進軍加拿大發出警告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27日訊】2012年5月27日,《法廣》報導指出,全球第2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由於其含混不清的股權結構和被外界盛傳的中國軍方背景,而受到各國普遍不信任,其在海外的大型關鍵商業行為均被各國叫停,以阻止本國經濟、技術、軍事情報外洩。

5月15日,前美國布什政府頂級反間諜專家克利芙(Michelle K. Van Cleave)警告加拿大道,允許中國華為公司參與境內大型電信工程的做法,將把加拿大和美國的高速網絡置於中國網絡間諜的控制之中,進而威脅整個北美地區的安全。

克利芙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接受了加拿大廣播公司的專訪,她表示,華為為中共軍方和情報部門服務,具有潛在安全威脅性。加拿大本國情報機構也已經警告,向中國電信公司打開國門有風險。華為自稱與用戶及政府的關係透明和公開,但在克利夫眼裡,事情並非如此。她說: 「中國是個極權政府,華為在政府默許下經營,(華為與政府)有關係。即使華為管理層希望政府他們離開,但他們將仍然存在。」

她強調美國和澳大利亞早已把華為視為一個潛在的安全威脅,把它排斥在大型電信項目之外,例如澳大利亞政府曾禁止華為投標其「國家寬帶網」,加拿大情報機構也曾就此發出過警告。

《法廣》指出,克利芙對加拿大的警告顯然是針對近來華為在加拿大重要電信項目上取得突破表示不滿。今年2月,華為宣佈將承建加拿大3G骨幹網絡,它和加拿大兩家最大的電信運營商Telus和貝爾移動簽署了合同,為它們提供LTE網絡升級,並提供全加拿大各地的LTE無線接入網設備。在2月份與貝爾公司簽署項目合同時,當時正在訪華的加拿大總理哈珀還出席了在北京的簽字儀式。

中共間諜是威脅美國的頭號間諜

克利夫稱,中共間諜確實仍然是威脅美國的頭號間諜,其主要是通過電腦黑客竊取從專有技術到國防機密等一切東西, 而且情況還會越來越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估計,僅在2009年,中國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的價值相當於近100萬個美國人的工作,並造成480億元的經濟損失。

2011年09月19日,紐曼(Alex Newman)在《外交學者》(The Diplomat)網上雜誌發表文章指出,中共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情報機構,其一網打盡的情報吸塵器(vacuum cleaner)戰略,令許多國外政府、企業及異議份子感到憂心。

紐曼指出,中共擁有全球最大的情報機構,蒐集情資的範圍,從傳統的政治、軍事、國防、經濟擴大到海外異議份子的監控等,已到了貪得無厭的地步。

中共盜竊商業秘密的活動已對部份國家造成經濟損失,例如:德國每年的經濟損失約在200億到500億歐元,美國則是每年至少超過2,500億美元。報導說,雖然經濟損失還在持續增加,但中共花樣百出的商業秘密盜竊手段,仍使各國防不勝防。

紐曼指出,應對中共間諜之道,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對中共的高度警覺。

法廣:加拿大境內超過一半間諜來自中共

2012年5月13日,《法廣》報導說,加拿大是國際間諜活動的一個重點目標,目前已掌握蹤跡的就有1000多名外國間諜,有更多的間諜處於潛伏階段。加拿大情報安全局(CSIS)2007年的一份資料顯示,有1500名間諜活躍在加拿大,其中中共間諜就佔了一半以上。
加拿大情報安全局前任局長卡特蘇亞(Michel Juneau-Katsuya)表示,早在16年前,加拿大企業就因商業情報每年損失120億元,估計現在每年的損失可達千億元。

2011年底首屆《加拿大國際諜報大會》在加拿大召開,在會上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希望對華為和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進行安全調查。對此加拿大政府十分配合,並於11月投入了近5億美元做專項經費,以對付包括商業間諜活動在內的網絡攻擊。

華為被叫停的對外重大項目

由於華為的其含混不清的股權結構和被外界盛傳的中國軍方背景,其海外重大、關鍵項目不斷被叫停。

2007年,華為曾想收購3Com,因「國家安全」問題未能如願。

2010年2月,華為打算收購舊金山灣區破產的3Leaf系統公司,因其核心技術提供針對服務器的虛擬化解決方案,可以提昇華為的雲計算能力。從而招致五名美國眾議員聯名向總統奧巴馬上書,指這項技術「十分敏感」,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華為最後被迫放棄了收購。

另據報,美國商務部長曾介入和阻止2010年華為與電信公司Sprint的設備採購合同。

2011年底,美商賽門鐵克公司因為擔心會失去害怕中共駭客入侵與網絡戰開打的客戶終止了與華為一份獲利可圖的四年合同。

2011年底,澳洲政府由於安全考慮,禁止華為投標總價380億美元的澳洲國家寬頻網路(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NBN)。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美中情局:中共資助華為逾2.5億美元
華時﹕美國中情局披露 北京資助華為
外媒披露「華為」助伊朗政府追蹤異己
任達華為警吐苦水 張家輝為效果不惜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