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自下而上」 的政治矛盾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北京當局改革步履蹣跚,令地方不滿。上海先斬後奏放開金融投資政策,其他省份紛紛跟進,最後迫使北京批准改革措施。上海擔當中國改革火車頭由來已久。鄧小平去世前不久找到朱鎔基,請上海發力推動保守派當權的北京進行經濟改革和自由化。《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7月17日發表地緣經濟和戰略國際研究所主任巴茹(Sanjaya Baru)的文章。

文章說,改革措施難以推行的現象,在印度,它可以稱之為「政策癱瘓」。在華盛頓DC,他們稱之為「政治僵局」。在歐洲,他們哀嘆其為「缺乏政治意願」。在中國,他們稱之為「逃避政治風險」。

一名年輕上海官員告訴巴茹,北京對於經濟政策方面變得過分小心,所以尋求加快經濟增長的省級官員必須採取主動。「我們不會從上面獲得太多改革動力。但是我們可以從下面開始改革。」

舉例來說,上海金融服務管理局放鬆了私人股權投資的制度。「如果上海當局尋求北京的允許,他們將不會獲得通過。因為北京官僚非常謹慎,使得我們的政治領導人也非常謹慎。所以我們就直接進行了,改變了政策。很快其他省份也開始效仿,最後中央政府發佈命令,批准了各省已經在做的事情!」

當天早先,一名北京中央政府高級官員對此事作出不同註腳:「中國有半個世紀是自上而下的領導。三十年在毛澤東領導之下,二十年在鄧小平領導之下。我們現在有了自下而上的領導。」

中國新時代的「自下而上」 在政治上產生矛盾的後果。雖然它使得治理制度更加具有參與性,它使得中央政府減少了專制,所以,變得更加官僚和謹慎。在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一言九鼎的國家領導人可以發動大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鄧小平的繼任者在這個垂死時代的影子裡經營。今天,特別是當中國處於政治轉型過程,沒有權傾天下的「國家領導人」,黨和政府的官僚似乎放緩步伐以避免差錯。

這對於中國的經濟表現造成的影響顯現在最近的經濟數據上。當然官員的說法是中國不能永遠維持「兩位數」的增長,在經過二十年的10%的增長速度之後,放緩是很自然的。國家統計局上週報告經濟增長速度減速到7%左右。該機構官員上週告訴記者,「在經過三十年的強勁增長之後,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轉型期。增長潛力將低迷,但是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則。」

的確如此。當它試圖重新平衡它的經濟和提升國內消費,一個時期的放緩可能對中國是好事,但是新一代對此感到不耐煩,並且想要推動更高的增長。「更快的增長沒有改革不會發生。改革不會來自於北京。所以是時候上海自己邁出步伐了。」一名年輕的上海智庫學者說。

中國決策過程中的這種現象並不新鮮。無論任何時候當北京尋求踩剎車,上海就要踩油門。在鄧小平瀕死的日子裡,他找到上海領導人朱鎔基,逼迫在北京更加保守的繼任者朝經濟改革和自由化方向往前走。

在哈佛學者傅高義著述的詳盡和權威的鄧小平傳記「鄧小平和中國轉型」當中,傅高義記述鄧小平在87歲高齡,退休三年之後,他乘火車從北京到上海以及深圳,針對北京的保守派和毛派重新掌權點燃了一束小小的抗議火苗。他告訴小鎮小村上趕來看望他的黨員幹部,要加強北京改革派的力量。

這次行動雖然不像毛澤東發起的「炮打司令部」的倡議,但是它達到了鄧小平的目的。鄧小平選定的接班人江澤民,對試圖收回鄧的政策感到不安,轉而向鄧小平保證,他將繼續走鄧設定的道路。

上海的年輕官員告訴巴茹,上海現在需要新的朱鎔基。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原容:復興中華清除邪靈(五)
原容:復興中華清除邪靈(四)
紐約時報:中共政壇女性的常委之路
美媒:中共打擊裸官 制度不改新瓶裝老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