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 蔣介石親授16字遺囑給蔣經國

人氣 240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3日訊】編者按:蔣介石親自授權的遺囑是他在病中,以危顫顫的右手寫下的那十六字:「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本文轉載於《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文中有刪節。

一九七五年四月初的一個下午,高齡八十九歲的蔣介石斜倚在士林官邸臥室的電動升降病床上。蔣介石這天的精神不錯,他呼喚值班的台北榮民醫院護士羅小姐。蔣介石說,過兩三天就清明了,你替我念幾首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吧!羅小姐翻開蔣介石常看的那部《唐詩三百首》,當她宋朝詩人黃庭堅曾經寫過一首《清明》,詩謂:「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蔣介石聽後說:「這首詩寫得好,你多念幾遍。」羅小姐起先還不太懂詩裡的意思,一邊念,一邊看書裡的語譯,她才曉得,這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的意思是說,人活著的時候,不論你是聖賢還是平庸之輩,生命結束的時候,留在人間的都不過是長滿野草的小土堆。

一九七○年六月十五日,病況漸有起色的蔣介石,用毛筆寫了一封信給蔣經國。從字跡明顯看出,他握筆時手肘必定抖得十分厲害,與往昔筆力之遒勁,不可同日而語。蔣介石在信上告訴蔣經國:

經兒:余體力已日漸康復,惟拿筆反不如病中之穩健,其他一切體操行動如常。湯太夫人余當親自弔祭,故你可在金門多住幾日休養至廿一日回台北為宜,千萬聽從勿違父示。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十五日

據悉,這封字數不過八十餘字的家書,據說花了蔣介石近半個小時才寫好。

不過四個月前,一九七○年的黃曆新年(陽曆二月六日),蔣介石還寫了一段話,作為他的新年感言,聲稱:「今年要在世界局勢重大變化混亂與我國最險惡艱難中,積極奮鬥,打破這一難關,光復大陸,拯救同胞,以湔雪恥辱,重建三民主義新中國。」蔣介石寫這段文字時,筆力仍然遒勁,可見當時蔣介石的精氣神尚稱充足。

蔣介石身體真正出現較嚴重惡化,是在一九七二年夏天,他住進了新落成的陽明山「中興賓館」,許多侍從人員都傳說這裡的風水不佳。某一次,蔣介石在賓館走廊上散步,直喘大氣,才走了一小段路竟然走不動了。當時還沒準備輪椅,醫官只好拿來一張椅子,讓蔣介石扶著椅子走回臥室休息。

七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他就任第五任「總統」後兩個月,蔣介石在中興賓館呈現昏迷狀態。蔣介石的右手,因纏綿病榻,又長年接受注射輸液,肌肉已嚴重萎縮。在他肌肉萎縮之前,他曾經掙扎著以毛筆寫了一幅字,書謂:「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這筆字,應該是蔣介石在一九七二年七月中興賓館昏迷甦醒以後的作品。這幅字完成以後,交給了蔣經國,蔣經國立即差人把這幅字框裱起來,掛在自己堂屋內,供其拳拳服膺,日夜審視反省。

這應該是蔣介石給蔣經國的這十六字箴言,應該就是父親送給兒子兼具公私意義的遺囑。

至於蔣介石的「家事遺囑」,應該早在其晚年時期,在蔣氏父子及蔣宋夫妻之間,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過程裡,已經作了完整的交代。綜觀而論,真正算得上是蔣介石親自授權的遺囑,還是蔣介石病中,以危顫顫的右手寫下的那十六字: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在蔣介石最後的日子裡,他似乎冥冥中對清明節感觸特深,尤其是他再三品讀黃庭堅那首《清明》詩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他應當早已體悟,此生功名塵土、榮辱得失,如今俱往矣!遺囑不遺囑,對蔣介石已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

另據港媒轉載博客顏昌海先生的文章,題目是《蔣介石的日記與眼淚》,文章最後稱:「待上以忠,待下以仁,蔣介石用眼淚洗刷了那些對他的污蔑言論。」

「蔣介石,對於生長於大陸的人來說,一直把他當作惡魔來看待。教科書裡面關於他的形容詞很多,比如甚麼漢奸、叛徒、人民公敵等等,可是當瞭解了真實的歷史的時候,才知道蔣介石是個甚麼樣的人。大陸的輿論一直指責蔣介石不抗日,可是事實是他帶領國軍進行了8年艱苦的抗戰,在經歷了22次十萬規模以上的大會戰和犧牲了321萬軍人、206位將軍之後,中國仍然沒有像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法國那樣屈服。而對於下令東北軍不抵抗的事,張學良也給予了澄清,是他下令,而不是蔣介石。 」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鋼軍血戰青樹坪  林彪共軍49年遭最大慘敗
蔣介石曾密囑剝奪張學良、楊虎城兵權
德國法學專家談國民黨百年歷史及未來展望
騙美飛機 毛澤東偷運林彪等20位將領至前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