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描述多倫多華人百年歷史

人氣 34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致力於著書記錄華人在加拿大歷史故事的作家陳林瑞玲(Arlene Chan)9月27日在多倫多介紹她發行不久的第5本書:《華人在多倫多始於1878年》(CHINESE IN TORONTO FROM 1878: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Circle)。該書記錄了多倫多華人100多年來艱辛創業及獲得社會認可的歷史。

早期華人大量來加拿大,主要是在卑詩省,為了建設連接加拿大東西的鐵路。鐵路建好後,當時的政府除了通過人頭稅及排華法限制華人移民加拿大外,卑詩省惡意的政策,迫使大量華工向東遷移,多倫多開始有更多的華人。

早期華人長期努力獲得社會認可

早期華人除了忍受歧視性的移民政策外,三級政府的政策還在當地的就業、教育、住房、擁有物業等方面限制他們。隨著華人東移,1894年的多倫多有了50名華人。

陳林瑞玲稱,在那個華人受到歧視的年代,華人主要是經營洗衣店、咖啡店或餐館。當時的唐人街在Elizabeth街與 Queen街的交界附近(現在的市政府已經把這2條街隔開),當時華人洗衣店就有200家。

當時在多倫多的華人主要是男人,陳林瑞玲出示的一張圖片顯示,1909年一名婦女從中國移民到達多倫多時,被作為新聞登在《Toronto Daily Sta》r報紙上。洗衣店那麼多,有個解釋是,那時中國人的習慣,洗衣服是女人的事。

那時的華人不能使用基本的社會服務,連銀行也不能光顧。她說,因此各種以姓氏或來源地命名的協會(公所)應運而生,華人靠他們的這種家族協會幫助他們融資買設備,做生意。

陳林瑞玲的父親9歲從中國廣東新會來到多倫多,一生都在改善個人英文能力,並努力融入加拿大生活;母親在卑詩省出生,無權去正規的學校讀書,16歲來到多倫多。陳林瑞玲將這種生活稱為「從外面向裡面看」,即華人被排斥在社會的圈子外。

陳林瑞玲的母親林黃彩珍(Jean Lumb)後來積極參與社區服務,並因此成為第一位獲得加拿大勳章的華裔女性。書名的副題:「從圈外到圈內」(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Circle)就是表達華人在多倫多逐漸融入主流社會的歷史。

佩戴著加拿大勳章的林黃彩珍(Jean Luhttps)(陳林瑞玲提供)

很多新來的移民不知道華人移民在加拿大曾經是「多麼的艱難」。陳林瑞玲對《大紀元》說:「我在高中及大學期間就對華人歷史感興趣,因為我們住在唐人街,我父母在華人社區有很高的參與度。我對唐人街的來源很感興趣,以及為甚麼我們講中文及上中文學校那麼重要?」

她說,當時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5點至7點,她都上中文學校。雖然閱讀及寫作還是很基本的水平,但「我們必須要去學中文」。

這本書還記述了唐人街如何遷移到現在這個位置,以及在多次城市開發中倖存下來的故事。

華人艱苦為家庭

陳林瑞玲(Arlene Chan)對《大紀元》說,她花了2年時間寫成的這本書,其實是她一生經歷的積累。最令她感動的是那些年輕華人男子的個人故事,他們付500元的人頭稅來到加拿大,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錢,他們在洗衣店或餐館工作,很艱困。「儘管這麼難,他們還是為家庭,為下一代建立了好的生活。」

她說,他們工作很艱苦,掙錢很少。比如在洗衣店工作,每天16至18小時,每週7天,工作辛苦,沒有多少自己的時間,掙的錢這麼少,還要存起來,寄給還在中國的家人。「他們做所有這些艱苦的工作,是為了家庭有更好的生活。」

「忍耐力及毅力,這是我看到這麼多來加拿大的華人的特點。」 陳林瑞玲說,當家庭在多倫多團聚後,他們還繼續為孩子更好的未來工作。「是這種堅定,使他們持續地工作。」

1947年,加拿大政府取消排華法,後來更多華人可以移民加拿大。陳林瑞玲稱,這是華人長期努力的結果。她提到二戰時期,有600名華人加入加拿大軍隊,為國效力。

現在多倫多對新移民很歡迎,政府幫助他們安家、學英文、找工作。她說:「我認為他們瞭解早期華人移民的故事是好事。我知道他們感興趣,但在學校沒有教,所以我要寫華人在多倫多的歷史故事。」

陳林瑞玲說,她不希望新移民把現有的東西都當成理所當然的,「他們現在能享受的東西,是早期在多倫多的移民很多年努力的結果。」

對華人在加拿大的歷史瞭解頗深的陳林瑞玲很喜歡加拿大和多倫多。她說:「我認為加拿大是世界最好的國家,我一生生活的多倫多是個美麗的城市。」

相關新聞
《平反人頭稅歷程》出版
補助海外編製華語文教材10月1日啟動
華人中秋感念上天恩賜 思鄉寄情
日籍華人廚師潛心鑽研東北菜領悟真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