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必備:7招辨真假有機農產品

人氣 666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茹嵐綜合報導)隨著人們逐漸注重糧食安全,有機食物或食品越來越受歡迎。走入超市,看著食物標籤上林林總總的說明,有時不免讓消費者困惑——到底如何辨別真假有機?天然和有機食品有何區別?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定義,經許可的有機產品在生產、儲存、加工、搬運和銷售過程中都按照精確的技術規格進行,並且經由一個許可的機構鑑定為「有機」。每家許可機構的規格或標準會有所不同,但皆可保證經認證的產品達到「有機」的要求和條件。

這個標籤是一個生產程序的保證(process guarantee),而不是產品品質的保證(product guarantee)。由於生產程序符合了一套標準,所以我們可以相信產品的素質達到一定的水平。一般上,認證機構是獨立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之外的第三方,這樣可保證認證程序在公正的情況下進行。

自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開始發展出自己的認證系統。據香港綠田園基金資料,至目前為止,全球共有364個認證機構,其中歐洲130個、北美101個、亞洲83個。亞洲的83個認證機構中,日本佔了65個。

七招辨識有機農產品

不少網站都有教育民眾如何認識或辨別有機產品。台灣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建議民眾在選購農產品時使用以下幾種方法辨識:

一、農產品外觀
採用自然或有機方法栽培的農作物,其外觀與採用化學栽培的農作物有所不同。例如,化學栽培的香蕉比較粗大,果肉較硬,有機栽培的香蕉沒有那麼粗大,果肉柔軟。使用殺草劑的果園生產的果實顏色和外觀比較不好看,例如有機楊桃的色澤比化學栽培的光亮。

二、儲存時間
日本農業部的實驗發現,有機農產品比較耐於儲存。資料顯示,有機栽培的楊桃、番石榴和米的儲存時間都比化學栽培的農產品來得長。

三、農產品的味道
一般上,採用自然或有機方法栽培的產品較容易煮爛,食物的天然味道也較強。若發現煮熟後的食物都是硬硬的不易煮爛,而且食物的天然味道較弱,就很可能是耕種時使用了除草劑和農藥。

四、觀察食物是否有異味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做個實驗,將化學栽培的水果和有機栽培的水果分放在不同的玻璃容器中儲存。一段時間後打開容器,會發現化學栽培的水果會產生異味,而且果香較弱。有機栽培的通常可以聞到果香,沒有異味。

五、配合時令真有機
真正的有機蔬菜栽種過程中必須依照春耕秋收的自然規律。因此反季節的蔬菜都不屬於有機蔬菜。另外,有的水果有季節性,在非生產季節買到的水果,也不屬於有機。

六、認明驗證標籤
在超市或商店購買有機產品時,應注意包裝上的標籤是否標示有機認證。消費者可記下生產者和驗證機關的相關資料,聯繫相關驗證機關詢問該產品資料是否正確。

七、參觀農場
消費者可以直接到農場參觀。一般上,有申辦驗證的有機農場,會有驗證標示牌。有機農場會呈現生物多樣性生態,可看見瓢蟲、蜻蜓、蝴蝶和小鳥等多種昆蟲動物。採用有機種植的農場,土壤比較鬆軟,可看到蚯蚓糞便。觀察一下農場是否有堆肥,或盛裝有機肥的容器等。總的來說,有機農場沒有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

有機種植與自然農法有何不同?

有機種植和自然農法有何不同?可能很多讀者都不明白其中的區別。有機種植是指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非天然物質的農業方式。全球許多國家和認證機構都有自己監督有機種植的方式和標準,各自的標準可能有所不同。

自然農法一般是指由日本農學家福岡正信推崇的農業系統,其原則是不翻土、不施肥(包括有機肥)、不除草和不用化學品。農夫要做的,就是觀察自然界各種生物互動的方式,以適當的管理方式,讓自然的力量協助作物成長。

比較著名的例子是以自然農法栽種蘋果的木村秋則(Akinori Kimura)。他的果園雜草叢生,還會發現各種的昆蟲生態,使生態系統接近真正的大自然。

有機、天然和自然放養

在超市購買肉類,會看到有機、自然放養(Free-Range)和天然(Natural)等不同方式養殖的牲畜所生產出來的肉類。這其中有甚麼分別?據《赫芬頓郵報》報導,美國農業部對這三種畜類的定義如下:

有機肉類指的是百分之百以有機飼料餵養的牲畜所生產出來的肉類,在牲畜生長過程中也不曾餵食或注射抗生素和荷爾蒙。豬和牛可能會被注射疫苗。若它們生病了,可能會被餵食止痛藥或經認可的合成藥物。

自然放養的牲畜可無限制地在戶外活動,糧食和飲水方面也沒有限制。戶外活動的範圍有可能是被圍起來的,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規定要求牲畜在戶外逗留多長時間。

天然肉類則是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人工添加劑處理的肉類。值得注意的是,它指的不是養殖的過程和方式,只表示加工過程沒有使用添加劑。**

責任編輯:尤思宇

相關新聞
園藝療癒  身障者學自然農法
回歸有機農業 農場直營餐廳
有機食物食用一週  體內農藥遽降90%
自然農法栽培 農會打造茉莉花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