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代購毒藥?華男稱被暗算

網絡黑市買蓖麻劇毒案續審 21歲青年自辯2個多小時

人氣: 9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21歲上海青年程樂(Cheng Le,音譯)涉嫌在網絡黑市購買蓖麻劇毒的案件,8月26日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繼續審理,程樂選擇了自辯。他在控辯雙方兩個多小時的盤問下,辯稱他在該案的角色只是代人接收包裹、轉運,真正的買家另有他人,而且此人用他的電腦,上網絡黑市 進行劇毒藥品的交易,與他無關,他并不知情。法官宣布今日將對此案做最後的結案陳詞。

陪審團入場時,程樂雙眼直視每一個陪審員,抿著嘴,向每一位陪審員點頭致意。坐到證人席上,辯方、控方律師先後向他提問,他全程用流利的英文回答,吐字雖不太清晰,但是語速飛快從不打結,顯得鎮定自若,在控方凌厲的攻勢下,他也坦然自若的給自己斟茶,顯得並不在意。

18歲學生跨入代購圈

2011年,剛剛赴美讀書時,程樂年方18歲。根據法庭資料,他獨自一人住在曼哈頓的一處公寓,每月租金1,700美元,外加120元電話費等雜費,2014年12月23日他被捕時,自報每個月的收入約3,600美元。程樂昨日作供說,按照他的資歷,很難找到跨國大公司工作的機會,因而做起了網絡代購的生意,2013年3月份到住家附近的快遞公司開了一個郵箱,每天收寄包裹。

代購,就是在網上賣東西。剛開始時,程樂在中國的一些朋友委託他在美國買東西。他幫人買金、銀、名牌包、香煙、電子產品如iPhone、iPad等「五花八門的東西」,在原價的基礎上加價5~10%,然後通過快遞發貨,轉賣給顧客。尤其是在年底感恩節和聖誕節的時候,在美國找人代購的物品會比較便宜,因此程樂在這段時間就特別忙碌。

代購併不僅僅是在電腦前用鼠標一點幫人買賣東西這麼簡單。程樂說,代購的競爭也很激烈,拼的是服務質量,博得客戶滿意再回頭,因此他要花費不少時間維持客戶關係,除了學校的郵箱外,他設了兩個gmail郵箱當作「生意郵箱」,回覆新舊客戶的email,貨比三家,確保他的報價有競爭性;此外他要拆箱,整理包裹、點貨、確認數量、檢查有沒有寄漏、破損的商品,「或者有沒有被人塞了毒品或走私禁品」,然後重新裝箱。

程樂自稱「替罪羊」

網絡世界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在網上可以找到任何你可以想像到的東西,毒品交易,甚至武器交易都可以在網上進行。「網絡黑市」(Dark Net)」是這一系列非法網站的總稱,全球最大網絡黑市「絲路」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10月被封。導致程樂落網的是一個名叫「Evolution」的網站,檢方指控他通過一個代號「FNUFNU」的賬戶企圖購買能致人死命的蓖麻毒素。

檢方質詢程樂是如何尋找黑市的。程樂說,這個過程並不複雜,工程學校(Engineering school)的電腦課都有教人如何上特殊的網絡,不是甚麼很黑的學問。不過,他辯稱自己從未使用過「FNUFNU」這個賬戶,他稱,購買蓖麻毒素這筆生意是他的合作夥伴——林麥克(Michael Lin)所主導的,Michael Lin才是操作人,自己對這場陰謀毫不知情,只是代人接收包裹、轉運。因此,他不應受到「企圖購買生物毒劑作為武器、用假名收寄包裹」的指控。

程樂說,林麥克做代購生意很久了,自己開始做代購時,曾幫林麥克收包裹、點貨、重新裝箱,分一點提成,但林麥克不讓他接觸客戶名單,擔心他會拉走客戶跑單,他也不與林麥克的客戶直接聯繫。林麥克來過他家裏,而他卻不知道林麥克的準確地址,只知道林住在唐人街某條街上。

證詞有漏洞

可是,程樂在家中被捕時,電腦螢幕還顯示著網絡黑市和他的兩個gmail「生意帳號」,全都保持著「登錄」的狀態,怎麼解釋?程樂辯解說,他的電腦老舊,不可能同時運行這麼多帳號,網絡黑市的屏幕一定是林麥克從消防梯潛入他家裏,偷用他的電腦打開的,自己并沒有使用這臺電腦購買蓖麻毒素。

至於「用假名收寄包裹」的指控,程樂辯稱,並不是他盜用了Daniel Chan的帳號來開 Paypal等交易帳戶,而是Daniel Chan本人讓他買的蓖麻毒素。檢方問他,不是說林麥克操作、不讓他知道客戶名單嗎?顯然自相矛盾。程樂改口說,這是一個例外。

在前一日的庭審中,被程樂盜用身份的德州白人男子Daniel Chan也出庭作證,指出他的社安碼、地址等個人資料在2013年就失竊並公開在一網站上,當時他有報告給執法機關,不過,直到今年FBI找上他,他才知道身份被程樂盜用。

此外,法庭資料顯示,程樂被捕後,代號「FNUFNU」的賬戶就再也沒有登錄過網絡黑市,而且自從FBI到程樂家、沒收他的電腦後,一直未能破解他電腦的密碼,關機之后根本就無法再打開他的電腦。

庭審至此,所有證人均已完成作供,法官宣布今天(27日)將進行控辯雙方的結辯陳詞。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