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江飲食口述歷史留存

專訪飲食界界圖書奧斯卡世界冠軍—《老港滋味》作者陳植漢

人氣 1655

【大紀元2015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報道)食在香港,絕非虛言。百多年的小漁村,如今晉陞升為國際金融中心,中西美食薈萃,幾乎不同膚色的人種,在這裏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口味。加上歷次政治運動,數以十萬計的大陸民眾避難來此,亦將中國各地的傳統飲食文化精髓,帶來這塊東方之珠。故造就了今天香港「美食天堂」的地位。

有飲食業「天書」之稱的《老港滋味》,是由「中華廚藝學院」統籌,號召一班香港飲食界資深前輩齊心協力提供口述歷史。今年6月該書勇奪「世界美食家圖書獎」其中「最佳廚藝歷史圖書大獎」的世界冠軍。該獎有飲食界圖書奧斯卡之稱,香港這次摘冠,可謂揚威國際。

該書的總編,是「美味傳訊」負責人陳植漢(Louis Chan)。過去5年,他和他的編輯團隊,走訪了百多位資深前輩記錄歷史,踏遍所有歷史博物館、資料庫,並經反覆考證整理而成。陳植漢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暢談《老港滋味》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飲茶文化來自廣州

一盅兩件、水滾茶靚加上熟悉的吆喝聲,這是香港人熟悉的茶樓文化。所謂一盅,是指以茶盅焗茶,兩件則是指點心。談及香港飲食文化的起源,最早要從茶樓說起。

香港的飲茶文化來自廣州。當年廣州很多著名食肆均在港開設分店,如「蓮香」、「高昇」、「陶陶居」等。不過香港最早期的茶樓則要屬1846年清朝年間,於上環一帶開設的「杏花樓」和「三元樓」。前者名字優雅,乃上流社會聚集之地,菜式則為廣東順德風味。

不過,並非人人都有錢上杏花樓飲茶,民間亦有多種茶樓,如茶寮、茶室、茶居和茶座等,亦是飲茶文化的一種,普通人均可消費得起。

茶寮為茶樓文化雛形

「香港飲食文化最早就是茶寮。以前不是做生意的地方,而是當時的人在路上打翻水、或乾糧短缺時,便向大路口的旁人求助。而是路過你家裏時向你求助,所以就拉起布帳築起茶寮,成為大眾飲茶和休息的場所,可以說是最早期的茶樓文化的雛形。」Louis說道。

茶寮初期賣的只是一般小吃,如大件鬆糕和其它餅食,其後才有大包、蝦餃和燒賣等供應,之後慢慢規模較大,形成茶居或茶樓。Louis說,不少舊式茶樓均喜歡以「男」取名,如得男、多男等,因為茶樓兼賣嫁女餅,故以好意頭來命名。

而茶樓和酒樓不同之處,在於1918年以前,茶樓只做早午市,酒樓則做夜市,客路不同,至二次大戰以後,分別才慢慢減少。

飲茶典故探究

香港人「飲茶」,點心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甚至有早茶、下午茶還有夜茶,可以從早喝到晚。外國人來港飲茶最好奇的就是,當別人為自己添茶時,須屈曲兩隻手指點桌面以示謝意。其實這典故源自乾隆微服出巡,為免暴露聖上的身份,唯有用屈曲的指頭代表下跪或者「謝主隆恩。」

除此之外,「開蓋斟茶」也源自清末。書中引述收藏家鄭寶鴻稱,當時的八旗子弟喜歡鬥鵪鶉,常捧鵪鶉上茶樓飲茶並放入焗盅內。有次,一個夥計不小心,揭開旗兵的焗盅斟滾水,就這樣把盅內的鵪鶉燙斃,茶樓為此賠償數十兩銀子給旗兵。自此,廣州茶樓決定樓面夥計一定要茶客打開焗盅,才會斟水。

失傳點心成絕唱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伴隨著港人長大的古式茶樓,如上環的得男、添男、平香、清華閣;灣仔的雙喜、龍門、敏如,以及油麻地的得如等,面臨貴租或者生意蕭條,一間間倒閉。「現今碩果僅存的茶樓,只有深水埠信興茶樓(1936年開辦)等。」Louis補充。

而不少點心亦成為絕唱,如玉帶田雞燒賣、火龍蝦仁粉果、蝦皮玉掌、馬眼蝦仁餃等。逝去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即蒸即有的那種傳統味道,以及濃濃的人情味。

百多位前輩經驗為精華

全書共分12章節,從舊式茶樓,再到酒樓文化、滿漢全席、大牌檔、家鄉菜到現今的私房菜等。書中透過訪問百多位資深前輩,記載的不僅是歷史,還包括當時飲食文化的典故,甚至細到一些名菜,均有出處。

不少名菜因工序繁複,以及利潤較低面臨失傳。而當年接受Louis採訪的資深前輩,部份亦已仙逝,如鏞記老闆甘健成、餐務管理協會永遠會長楊維湘、歷史掌故專家吳昊教授等,令Louis唏噓不已。

他指整本書,受訪者即這些資深前輩,就是書的精華。而這些老人家一般不肯接受採訪,Louis靠的是多年來浸淫飲食業,加上已故恩師、聯邦酒樓集團前董事長程基師傅的「面子」,才接觸到這些老行尊。

他指平均每人要訪問兩到三次,首先要取得他們的信任,才願意公開自己平生所學或者歷史點滴,甚至一些珍貴的圖片公佈於世;其次要訪問的技巧,懂得從支離破碎的記憶中發現珍珠,經考據歷史或者其他專家編織成書,才成就《老港滋味》。

盼留存傳統飲食文化

「粗菜精做,怎樣做得的好吃,才是最厲害的。」 談到何謂傳統飲食文化的精華,Louis說,鮑參翅肚固然美味,但家常小菜如何做出水準,才見功夫。「香港飲食文化源於粵菜,以味鮮為主體。我認為,吃菜吃本身的鮮味,很重要。現在人太注重醬料,甚麼都下雞汁,掩蓋食物本身的鮮味。」

比如粵菜咕嚕肉,正宗是用山楂調汁,但平常餐廳怕麻煩,一律用番茄汁替代,變成不正宗。甚至平常酒樓的點心,不少空有其表,吃上去淡而無味。部份大酒樓,時興用中央廚房或者「半成品」加工出食物,替代了傳統現蒸現賣的點心。

「這些物流工廠美食,你想想食物放了幾天,再冰凍幾天怎麼好吃?因為工廠的食物只是為了飽肚,但不美味。」Louis無奈地表示。他坦言保持傳統很困難,「以前生活很簡單,出街吃飯都是富人娛樂,講究繁複的工序和手藝,要蒸、炸、炆、燉,現在個個講求快,加上嚴重欠缺人工、勞力,變成手藝簡化,故很難保留傳統的文化。」

因此,他及一眾飲食前輩,希望用文字記錄下,這些留在舌尖、記憶裏的傳統美食,為後人參考,「一個人一定要尋根,沒有前輩哪有後輩,這些都是中國美食的瑰寶,希望透過這本書記錄歷史。」Louis說道。◇

責任編輯:王若愚

相關新聞
組圖:香港書展開鑼  正統文化受歡迎
香港長者生活質素全球排名24
青年號召小旅行 深入認識老店故事文化
組圖:香港書展閉幕  學生家長掃減價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