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撿瓶擾民 社委會出「拾荒指南」

拾荒人自食其力 但不當行為造成居民反彈 社區人士幫助列出注意事項

一名拾荒者在回收站前,倒出自己的戰利品。 (安心/大紀元)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6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安心紐約報導)紐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拾荒人在垃圾中翻檢瓶瓶罐罐。由於語言、文化差異,以及拾荒人的一些不當行為,引發當地居民反彈,投訴案例不斷增加,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記者在布碌崙八大道的一家廢品回收店門口看到,一大早這裡就門庭若市。拾荒者們有的騎自行車,有的用手推車,還有開著汽車的,把自己的戰利品帶到這裡,再分門別類的放入回收站準備好的垃圾袋中。

羅添福與Marnee Elias-Pavia商量,如何向拾荒者們說清楚要注意的事項。
羅添福與Marnee Elias-Pavia商量,如何向拾荒者們說清楚要注意的事項。(安心/大紀元)

記者一進去,就有工作人員過來問記者是講華語、英語、俄語、孟加拉語,還是阿拉伯語等,看來撿瓶子的族裔還真是不少。當發現記者講中文後,回收站立即派出一名講中文的女士與記者交談。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玻璃瓶4分,塑料水瓶5分半。」在布碌崙,像這種私人開的回收站分布在大街小巷,有的規模大,有的規模小,但即使很小的,生意都很紅火。另外,在一些超市外面的瓶罐回收機前,也常常有人投遞,可見拾荒人數之多。

記者在回收站碰到一位年過五旬的拾荒女士。這位女士說,兒女工作忙,只剩她一個人閒在家裡,由於沒到65歲,還無法領到政府的老人補助,所以想撿些瓶罐貼補己用,「掙點咖啡錢,找孩子少要點錢,自己弄點零花錢吃吃,找孩子要,怎麼好開口。誰願意撿這些骯髒的東西呀,髒死了。」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拾荒人都是在自食其力的賺錢,本來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由於拾荒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很多是新移民,有的習慣不好,再加上不懂紐約的相關法律,因此不斷遭到當地居民的投訴,比如在新移民不斷湧入的布碌崙南部地區灣脊、戴克高地和班森賀,這種現象就比較突出。

第10社區委員會區域總監Josephine Beckmann表示:「不僅有人到我們辦公室投訴,在各種社區會議上還有更多人投訴。他們抱怨說,有人到他們的後院撿瓶子,經過他們的車道,私人房產,驚嚇到他們。」

第11社區委員會區域總監Marnee Elias-Pavia也說:「我們也收到投訴,說有人到他們後院撿回收的瓶子,把瓶子裡的東西倒在人行便道上,把回收的東西弄亂。這讓他們很擔心,因為做為房主,這種情況會讓他們收到清潔局的罰單。另外,弄髒街道,會引來蟑螂和老鼠。」

拾荒者的不當行為,不僅讓被翻檢的居民不滿,他們自己的鄰居也有很多怨言。第11社區委員會委員羅添福透露說:「很多老人家把收回來的瓶子呀、垃圾呀,放在房子裡面,走廊裡放了一大堆。人家打電話給我,羅博士,你快和他講講,這很不乾淨。」

社區人士列出拾荒者注意事項

面對這些問題,社區委員會以及一些社區人士都在積極想辦法解決。

第10社區委員會認為,還是應該明確給拾荒人警示,以免他們不知不覺闖入私人住宅的範圍。區域總監Josephine Beckmann表示:「我們委員會做了一個傳單,中英文的,我們鼓勵居民把這個放在自己房產領域,以警示他人不要擅闖私人領地。」

第11社區委員會則倡導房產業主們多費點心,把回收瓶罐單獨放在一起,便於拾荒人收集。區域總監Marnee Elias-Pavia說:「如果人們不想用回收瓶罐換錢,可以把回收瓶分開放置。否則只要有這些可回收的瓶子在,就會有人撿,因為這些也都是錢。」

第11社區委員會委員羅添福認為,還是應該詳詳細細的,把要注意的事項羅列出來,讓大家知道拾荒也要遵守一些文明準則。 他與Marnee Elias-Pavia逐條商討每項條款,看意思、措辭是否準確。等到修改完成後,這份行為準則會翻譯成中文,印成傳單發給拾荒的華裔。

羅添福說:「人家私人的房子,你不能隨便走進去的。走進去是非法的。人家很多東西也不是隨便讓你撿去的,可能是人家的物品,不能隨便的撿去,所以我們不能隨便撿人家的東西。不要在晚上太晚的時候,去把人家丟掉的垃圾打開,弄出很多聲音、雜音,妨礙人家睡眠、睡覺。」

除了規則,傳單中還有拾荒者特別是老人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羅添福說:「第二個就是安全的問題,你不知道是不是有狗,什麼東西會咬你的,挺危險的。還有瓶子罐子摞的很高,看不見人,車子也看不見,挺危險的。還有走路從反方向推著車子走,他們走路的時候也不從人行路走,就在馬路上,這也很危險。」

下一步,羅添福將把所有這些確定需要注意的事項,影印成傳單發給拾荒的華裔,希望他們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從而化解與當地居民的矛盾。◇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