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心鄉土情 方文哲用愛守護台灣家園

方文哲巡視長治鄉水稻田。(羅瑞勳/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6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6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實踐環保、守護大地」,對於河見電機工業公司創辦人方文哲來說,是生命價值的選擇,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60年代,時逢台灣經濟快速起飛,年屆而立的方文哲,領著妻小離開農村故里,南下高雄創業,在拼鬥多年後,難忘守護美麗家園的初衷,他投身家扶公益志業,並與家族致力山林保育及造林。他說,台灣很可愛,應該不計得失,多做該做的可愛事。

仁孝家風言傳身教樹立典範

方文哲及其家人,原本世居嘉義縣中埔鄉灣潭村,父親方朝陽以蓋厝(竹屋)為業,育有4子1女,文哲在家排行老么。在文哲生命中,父親是影響他一生最深遠的人,親長的孝順、敦厚及嚴謹,成為他人格修為、奮鬥事業的最佳學習典範。

文哲猶記兒少時,祖父母早逝,父親事外婆至親至孝,每隔一段時日,便約期派轎迎請外婆來家作客,孩子們聽說外婆要來,便出門列隊恭迎。邇後數週,父母親晨昏定省,小孩也各司其職,幼小文哲則負責點燃手提火籠,幫外婆驅寒添暖。文哲說,父親的言傳身教,讓他明白盡孝行善之理,凡事導向善的循環。

「父親雖然目不識丁,心底卻有一套最完美的SOP。」文哲憶及早年擔任父親助手時,若未細察便遞上竹材,每每遭受訓斥。父親做事「頂真」,為了蓋出堅實的房子供人安居,他潛心精進技藝,自行設計建築圖,並研創文字符號,依弧度、尺寸將竹材逐一編號。因此「竹子看起來明明是彎的,可當蓋好後,卻又一根根站得筆直。」

方父技術了得,為人又實在,甚得街坊鄰里信賴。不過考量技藝傳承不易,為了替子孫建立永續家業,他勤奮攢錢儲蓄,購置田產兼營農耕造林。在大家長的帶領下,方家兄弟協力耕耘田畝,時文哲年紀尚幼,負責放牛、打雜等庶務,兄嫂炊煮時若缺油少鹽,還得充當跑腿採辦。

揮別故里白手起家成功創業

文哲幼時,曾讀過2年私塾,小學畢業後,逕投入田間農務,與兄長們並肩勞動;然而,生逢農工社會轉型的年代,文哲不免思索未來生涯發展。某次機緣,有經濟部官員提起,台灣全力拚外銷,傾盡全台糖業出口總額,也不夠買一架飛機。他當下深受觸動,認定未來發展應跨越農業,迎向廣闊的工業領域。

民國62年,文哲年屆三十而立,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領著妻小離鄉打拼,持份的農地則委由四哥文職代耕。「我,一個庄腳囝仔,就如白紙一張,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做甚麼都適合。」文哲胸無成見,抱著闖蕩心態出外尋找機會,由於妻舅從事馬達製造業,文哲便以相關的砂輪機、馬達及泵浦等作為起點,步步為營,邁向創業之路。

文哲說,在60、70年代,台灣工業科技剛起步,企業家們都很認真動腦筋做研發。「我未必要做很大,但我一定要做我所喜歡,而且能夠使力的。」他一頭栽進電機世界,研究其構造原理,並不斷改良創新,研發先進的沉水式泵浦。

民國70年,文哲以產品精良、貢獻卓著,榮獲國家中山技術發明獎、金頭腦發明開發選拔優勝紀念獎等。走過提著一卡皮箱勇闖世界五大洲、一百多個國家的創業歷程,文哲憑藉著努力與誠信,在國際泵浦製造業界站穩腳跟。

文哲說,跑了地球大半圈,他心中謹記父親的教誨,並常自我提醒:「做小生意,愈要注重周遭小廠的口碑,只要水平夠、智慧夠,雙方便能互信互利。」如今,河見泵浦精品已行銷全球60多國,普獲國際客戶讚譽肯定。

友善土地落實綠色環保理念

「天下錢賺不盡,我們應該留點錢給子孫賺。」文哲經營事業有成,仍不忘與農村鄉土的深厚連結。「環保護地球」、「綠能愛台灣」一直是他堅持不變的信仰理念。

河見電機工業董事長方文哲,用環保心鄉土情守護家園。(河見電機提供)
河見電機工業董事長方文哲,用環保心鄉土情守護家園。(河見電機提供)

民國82年,文哲在屏東長治鄉買下一處鳳梨園,進行土壤改良後,他種上玉荷包荔枝,並在外圍遍植桂花樹,一心就為落實友善土地的理念。後為了深化水土保持,他又改種水稻,每當晨起巡田,遙見稻浪迎風起伏,不覺歡喜洋洋,「這塊田,勾起我許多美好的回憶!」文哲說道。

文哲素有晨間運動的習慣,每天清晨5點,他便來到瑞光國小,健走完後,他總殷勤整理一方草坪,那是他私下認養的秘密花園,時而拔草施肥。就在操場一隅,因有愛心的加持,小草長得格外青翠動人。文哲並從中悟到,「野草入侵,如不及時剷鋤,必損及草族,一個連拔草都不會的人,如何談論管理哲學?」

河見企業交棒後,企二代遷址屏東加工區擴大營運,不變的是對綠色環保的堅持。「河見標榜『零污染』,期待成為有益社會的優良企業。」文哲說,我們的環保行動與國際接軌,廠區植樹可供碳交易,雨水回收系統用以澆花,連紙箱、鐵屑都可以回收賣錢,捐助弱勢團體;而我們的泵浦產品,也都使用在汙水處理與環境保護。

攜手造林成就生態多樣性

方家在灣潭約有12甲山坡地,兄弟分枝散葉後,長兄文瑞接受兒子的建議,砍去所有檳榔,改種樹木,那時青仔的價格正看俏,為何砍檳榔?理由是:人生禍福自取,種檳榔並非善業,難得善果,且多年生的檳榔一旦種下,勢難汰換,不得不慎!

方家兄弟在文瑞的號召下,同聲響應造林,或種南洋杉、或種桃花心木,其間更有肖楠和牛樟,從選樹、種樹到鋤草,箇中辛勞自不待言。文哲與四哥鄰近嘉義大學林場的7甲山林地,則全權委由文職管理。20多年來,當父老凋零,子侄輩就接手造林,集結兩代財力與心力,方家為灣潭山地營造了無限生機與蓊鬱。

在灣潭方家林地,樹木長得欣欣向榮。(羅瑞勳/大紀元)

工餘之暇,文哲除了巡田拔草,也常走訪熟悉的故鄉山林。為了做好水土保持,親近並分享大自然美景,他與家族斥資修造排水洞、蓄水池及好漢坡。文哲指,這7甲林地,除可發揮海綿般吞吐雨流的功能,一年更可以貢獻國家3000多噸的淨碳量。每當走在林間小道,看到樹林欣欣向榮,清泉汩汩流淌,他總感到無比的感動與欣慰。

好漢坡修築完成後,前人篳路藍縷,後人徜徉山林。(羅瑞勳/大紀元)

姪兒志標則稱,造林的最大成就,就是看著樹木不斷地長大,看他日也長、暝也長,不知不覺間,樹林就蔚然長成了,飛鼠、獼猴、老鷹及藍腹鷴等動物也跟著來了。他強調,我們不在宣揚做了甚麼好事,只希望更多人加入守護環境的造林行動。

1990年世界環保日,河見員工到灣潭林地植樹旅遊。(河見電機提供)

家扶有愛主委同心扶幼

「走遍世界100多國,覺得還是台灣最美!」現任屏東家扶中心主委的文哲說,多年前參訪菲律賓,發現該國富豪得聘任衛兵保安。印度富可敵國的首富之家,也築起一堵高牆,將庶民隔絕於外。反觀福爾摩沙,在這片土地上,大家可以自由交流、相互尊重,台灣弱勢還有家扶團體等愛心扶持。

屏東家扶服務範圍,涵蓋屏縣33個鄉鎮,遍及原鄉、恆春及離島(琉球),南北橫跨100多公里,扶助千餘戶家庭、約莫2千多名兒少。文哲除認養數名國內外貧童,去年起並擔任家扶主委。他表示,投身其中,才知道台灣處處有愛心,比起家扶夥伴的付出,感覺自己很渺小。

方文哲與家扶夥伴團隊。(屏東家扶提供)

來自灣潭山林的文哲,既無顯赫家世,更無傲人學歷,單憑著努力與信心闖出一片天。面對家扶特殊際遇家庭及弱勢兒少,他以自身奮鬥經歷為例,勉勵大家要努力學習,積極投資自己,勇敢翻轉命運。

方文哲參加家扶活動。(屏東家扶提供)

現年73歲,看盡人生風浪仍未失卻熱情的方文哲,真心愛台灣、關懷這片土地的自然與人文。他說,我有許多夢想尚待完成,包括成立環保公司,以先進技術完善處理工業污染,還給台灣一個潔淨環境;此外,他還要力邀公益企業同好,共為家扶釣竿方案青年開闢更多出路。

責任編輯:杜文卿

方文哲與家族一同造林,他說,大樹樹根可以抓緊泥土,涵養水分。(羅瑞勳/大紀元)
方家人辛勞修築好漢坡。(河見電機提供)
國際學生參訪灣潭林地生態。(河見電機提供)
方家族人為訪客導覽解說灣潭林地生態。(羅瑞勳/大紀元)
方文哲(右)與侄子方志標(左)巡查自家林地。(羅瑞勳/大紀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地小人稠,由於過度開發及天災頻繁,造成大自然反撲,災情慘重。行政院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表示,迄九十七年八月底止,全國垃圾衛生掩埋場封閉、復育及再利用已完工十二場、復育綠化及再利用面積約二一公頃。環保署並協調鄰近社區居民或民間團體、志工、義工等加以認養,共同維持復育的成果。
  • 昨日(4月8日),市長彭博和農業部長威爾塞克(Tom Vilsack)在布朗士河畔的森林旁聯合宣布聯邦農業部撥給紐約市200萬美元的補助金,以幫助紐約市創造綠色環保工作和恢復城市森林。這筆贈款將在未來的兩年內,為「紐約市百萬植樹培訓班」的畢業生增加20多個新的就業機會,其工作範圍主要在園藝和造林方面。
  • 台北市政府為響應環保,特別舉辦「北市觀光旅館節能減碳活動」,有15家著名飯店業者參與,並邀請能源、資源、環保專家進行評比,結果有11家業者獲獎,由遠東飯店拔得頭籌獲節能減碳金質獎、君悅及歐華飯店獲銀質獎。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縣政府10日於銘傳大學龜山校區舉辦植樹節紀念活動,吳志揚縣長表示,感謝企業及社會團體的熱情贊助,讓桃園更美麗了,更環保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由這些企業帶頭來參與社會公益、愛地球,未來也希望更多民眾共同一起來植樹,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
  • 受到房地產政策及大環境不景氣影響,家具商在今年面臨強大的考驗。在台灣擁有50多家直營店的家具業者「歐德家具」,在不景氣中逆勢操作,除了在去年開發副品牌「優渥實木」、今年6月在桃園蘆竹打造萬坪物流中心,近期更發展健康無毒床墊,搶攻居家舒眠市場。多角化經營成為不景氣中,逆勢操作的主要策略。
  •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愛地球綠色環保活動,在今年植樹節前後,各地紛紛種植綠植物來美化環境、淨化空氣。中華電信公司基隆營運處與國泰慈善基金會志工團,12日下午在堵南國小舉行植樹節活動,市長張通榮也應邀參與,並與志工們一同在校園裡種下36株山櫻花,為減緩全球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 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孫大成於當地時間29日赴瓜省米斯科市塞維亞社區的Villalobos河床坡地,與瓜國環保小小大使納瓦斯暨米斯科市府代表共同舉行植竹活動儀式。
  • 50多歲的賈海霞和賈文其都是河北省井陘縣冶里村人,2000年,賈海霞因為外出打工時傷了眼睛,雙目失明,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頓。他的髮小賈文其3歲就因觸電失去了雙臂,他常去勸慰心灰意冷的賈海霞。2001年,老哥倆突發奇想,決定承包村裡沒人要的50多畝河灘來植樹。生活一貧如洗的兩人沒錢買樹苗,就用最原始的「扦插法」來種容易成活的楊樹和柳樹。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人類戰爭史上,法西斯集團發動戰爭大多以搶掠為目的,但中(共)國政府發動對人民的戰爭其階段是有些異勢。戰爭大多是在野蠻搶劫完成後,受害公民企圖依法維權時打響。「太石村血腥暴力事件」「汕尾殺人事件」及山東省(當局)發動針對盲人陳光誠的戰爭其規律無不如是。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二○○三年以來,不斷發生類似太石村及陝北油田事件般官員虐民的冷血事件,受到殘暴傷害的公民規律性地狀告無門,和平的抗爭必遭野蠻報復,中國的出路何在?中國人的出路何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