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攝影作品獲「荷賽獎」的理由

人氣 187

【大紀元2016年02月23日訊】近日,有消息稱,「反映天津爆炸和中國霧霾問題的兩幅中國攝影作品獲得2016年『荷賽獎』大獎」。或許,很多人不曾瞭解,「荷賽」又稱「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被公認為是國際專業新聞攝影比賽中最具權威性的賽事。由此我們不難想像,獲獎的消息一旦傳來,中國人上至官方,下至百姓,該是多麼的欣喜與自豪。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一些陸媒一筆帶過的報導以及黨媒的隻字不提,根本讓人無從獲知這樣的好消息,也無法瞭解拍攝者以及作品本身,看不到獲獎照片到底如何震撼人心、何以能打動國際賽事的評委。

從一些罕見的報導中,我們尚可找出一些零碎的獲獎信息,比如今年獲得「荷賽獎」的兩位中國攝影師,他們的作品分別名為《天津爆炸》和《中國迷霧》,前者獲得一般新聞類單幅三等獎,後者獲得當代熱點類單幅一等獎。單看作品的題目,其實就能感覺出,對如此榮耀的獲獎消息,中國各大媒體卻並不竭力宣傳、高調報導的原因。事實上,這種慘淡、低調的情緒,或許早從多年前、已有類似作品不斷榮獲「荷賽獎」時起,就鬱結在心中、難以釋懷了。

中國的攝影師參加「荷賽」由來已久。1959年,45位攝影師帶著55幅作品第一次參加了第三屆荷賽獎比賽。然而直到1988年,中國的攝影師才在獲獎的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此後,不知是客觀條件的允許,還是這些攝影愛好者們掌握了得以獲獎的秘訣,中國作品獲獎的消息頻頻傳來。在這些作品中,有2004年獲當代熱點類組照一等獎的《愛滋病村》;有2009年獲一般新聞類單幅二等獎的《四川大地震中的倖存者》,以及多幅同在這一年獲獎的有關四川地震的作品;有2011年獲突發新聞組照三等獎的《大連油污救援》;有2013年獲表演肖像類組照三等獎的《非常想念爸爸媽媽》;有2015年獲得長期項目類組照三等獎的《發展與污染》。

從這些大部份獲獎作品都在放映中國當下諸多災難性問題的共同點上,我們不難發現,「荷賽」的評委們似乎對中國民眾受苦受難的題材青睞有加。於是,一些唯「國家形象」獨尊的中國人或許會心有不平,一方面他們不免抱怨,為何國際賽事的專家們總喜歡盯著中國的「陰暗面」不放,難道就不能樂觀一點兒,多看看中國的「閃光點」?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會向故意迎合評委的中國攝影師們投去鄙視的目光,嗔怪他們為何總要上桿子「揭短」,「抹黑」自己的國家。

這些為數不少的「愛國」積極份子在怒髮衝冠的時候,或許忽略了一點,那些「陰暗面」不是被人盯著看出來的,「短」也不是被人揭開了才有,還有那「黑」,到底是抹出來的,還是本色,仔細看看就能見分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句古話早就表明,若自己作惡在先,又豈能讓後來的知情者、討論者揹黑鍋?因此,參賽的攝影師們並不該是輿論討伐的對像,他們只是在完成看到甚麼、就拍下來的工作而已,而照相機也不過就是對眼前發生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記錄。大部份攝影師之所以會選擇「陰暗面」來拍,說到底,只是因為當下的中國早已是滿目瘡痍。

既然「荷賽」是國際的、專業的新聞攝影比賽,那麼參賽者所選用的題材當然要與新聞事件有關。作為新聞攝影工作者來說,基於事實的拍攝是作品應該具有的首要、基本條件。對於賽事評委而言,那些成功的作品不僅要取材於真實的場景;因為某種程度上,畫面給人帶來的震撼就是源於一份真實。此外更重要的,是能讓人通過看照片來反思現實,並從中揭示出某種精神內涵以及普世價值。

可見,取材於中國當下的這些獲獎作品,它們之所以能在國際攝影大賽中脫穎而出,也正是由於它們不僅真實再現了發生在中國社會的一幕幕令人揪心的悲涼圖景;更使得照片的觀摩者禁不住思考:災難背後是否有「人為」,而這些「人為」的動機到底又是甚麼、如何才能避免這種製造著陰暗與悲慘的「人為」無休止的在中國上演。

有人曾說,人性的光芒是遮不住的;而如今我們卻要說,人性的瑕疵以及由人所構建的制度缺陷,也是遮擋不住的。在中國,更有集權體制滋養著人性的殘暴與貪婪,從而打造出一片社會陰暗、世態淪落的慘淡光景,又如何能遮住?畢竟,事實總會顯出端倪,真相終會露出原貌,這恐怕才是「人為」永遠無法改變的定律與法則。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中國攝影金像獎牌被取消 桑玉柱再遭免職
大陸影金像獎得主修改作品  資格取消
攝影金像獎又爆造假 2人獎項被取消
第23屆大陸攝影藝術金獎作品涉剽竊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