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商有大智慧 小公司快速闖出頭

陳家麒深知「獨木不林」 先付出後收穫 服務行業成就自己

新澤西紙業回收貿易公司「吉帝」董事長陳家麒。 (施萍/大紀元)

人氣: 6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純粹的貿易公司越來越難以生存。但也有這樣的一些中間商,他們沒有工廠、沒有倉庫,只有幾名職工、幾台電腦,卻在行業巨頭林立的不同領域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活得如魚得水。新澤西的「吉帝貿易公司」(G&T Trading Co)就是這樣一個廢紙回收業的中間商。

「1997年我42歲,中國人像我這樣的年齡,都不敢創業了。可我認為,只要你下定決定,什麼年齡都可以創業。」吉帝公司董事長陳家麒在回憶公司成長歷程時對記者這麼說,「關鍵是抓住機遇,別讓機會溜走。」

年逾不惑才創業 機遇加決心

1978年陳家麒從台灣世新大學公共關係專業畢業後,本來想當一名記者,「可是記者的薪水太低了,我出於現實的考慮去了『正隆股份有限公司』做採購,這是工業造紙公司。」不久,機遇就降臨了。

公司每年都有2-3個美國外派的名額,這是個美差,大家都在搶,而公司一般都派資深的人去,所以他之前並沒有奢望過。「1983年卻沒有人搶,我就像中樂透獎了,沒有背景的我就攤上了。」陳家麒說,那時英語不好的人都不敢來美國,「我英語也不好,但是我膽子大,我就抓住了機會。」他說,「特別對年輕人來說,一旦機會來了一定要抓住,千萬不要把機會放棄掉。」

陳家麒在正隆的美國辦事處一幹就是14年。他的責任就是從美國收購廢紙運回台灣的工廠,那時他的業務曾達到每個月發送1,000個40尺集裝箱那麼大的量。剛開始陳家麒在美西辦事處工作,後來他又及時地抓住了另一個機會,來到東海岸做主管。

1997年的時候,陳家麒萌發了自己單幹的念頭,他先和老闆商量著來,「人家當初給你機會,你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啊。」老闆也很客氣,慷慨給了他4萬美元的退休金,放他自由。臨別還說:「做不好還回來」。

陳家麒就和太太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用兩個人名字的縮寫命名為「G&T貿易公司」。那年他已經42歲了,起步資金只有這4萬美元。

先付出後收穫 做行業領袖

雖然有十幾年的專業經驗和廣泛的人脈,但和所有剛起步的小公司一樣,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資金。「我們沒有工廠、沒有倉庫,只掙佣金又太少。要買進賣出掙差價就需要資金。」每每談到這裡,陳家麒都會感謝中華民國對海外公民創業給予的信保基金貸款。他從那裡拿到了第一筆貸款15萬美元。有了這第一筆錢,後面從美國銀行的貸款就順利了。公司從第三個月就開始盈利。

然而,華人進入這個領域是千難萬難的,陳家麒說,因為美國的廢紙回收行業是由義大利人和猶太人控制著的,你一個華人公司誰也不信任你。「這個行業門檻很高,這是大宗物資,金額都非常大,你沒有信用,誰賣給你啊?」於是陳家麒採取了一個劍走偏鋒的做法。

陳家麒說:「我採取什麼辦法呢?我不跟你做生意,我做你行業的leader(領袖)」他從創業一開始就進入地方行業協會「新澤西紙業回收協會」和「美國之戰回收協會」,成為協會成員,給協會做義務工作。他說,在這一點上,他和典型的華商不同:「我們華人都喜歡爆發,看得近,我比他們看得稍微遠一點。」

陳家麒從做義工開始,他相信有付出就有收穫。「因為我們一個新公司,需要增加知名度和信譽。服務同行就會有機會認識客戶。」20年的實踐證明,陳家麒做行業領袖的理念和做法是有大智慧的。他的客戶不是一家一家的來,而是整個行業都認識了他。不僅義大利人、猶太人成了他的好夥伴,連東南亞的國際造紙廠都主動找他。

不僅如此,由於陳家麒的努力,新澤西行業協會從只有15個成員的小協會,擴大到目前擁有60家大企業會員。2014年,陳家麒作為「新澤西紙業回收協會」的主席獲得了州環保廳頒發的個人「年度回收獎」。

綠色行業 回饋社區

從一個只有4萬美元啟動資金的小公司,到現在成為有6名員工,月出口廢紙300、400集裝箱,年營業額2,000多萬美元的國際貿易公司,陳家麒對自己的成績很知足,「雖然我們公司還是很小,這個行業也不是暴利生意。但是我感覺還很滿意,因為我們做的良心生意。」

陳家麒介紹,回收一噸廢紙,就能夠少砍伐17棵樹。「這是個很有前途的行業。」他說,「20年了,雖然生意起起伏伏,也有坎坷的時候,但是只要你有興趣,就永遠有生意做。」

和台灣比較,陳家麒更喜歡美國:「我在台灣的時候一無所有,在美國我扎下了根。這裡的環境自由,機會平等,我感到如魚得水。」

公司的標識上有一片綠葉,既代表環保的綠色事業,又意味著陳家公司「獨木不林」的謙卑胸懷。現在,只要陳家麒有時間,就會去社區老人中心或者當地的教會,並從財務上支持他們,他同時又是母校以及中華民國學聯的校友會負責人。

陳家麒懷著感恩的心情說:「當年是中華民國海外創業基金支持了我,所以我對他們現在民主自由的活動都很支持。」他說,他最願意看到國外的華人朋友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感動場面。「我建議,大家都爭取義工服務別人的機會。我們華人都很勤奮,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前面就會有成功。」◇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