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盲耳聾的人生

作者:高達宏

眼明耳聰的人,完全沒有理由或是遇到困難,就有自我放棄的推託,就有活不下去的藉口。(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聲息影像已絕緣
眼盲耳聾怎度日
苦難點燃心頭燈
殘障可為眾人師

在街頭拐角的人行道上坐著一個中年男士,他戴著黑色眼鏡,肩上靠著一根拐杖,身旁放著一個塑膠盒子,明顯的,他是個乞討者;比較不同的是他在盒子旁邊放了一小塊紙板,上頭寫著 “I am deaf. ” (我耳聾)。

這是個眼盲耳聾的可憐人。

當然的,他的盒子裡人們所施捨的錢,比一般的乞討者多了不少。

這是因為對於加倍不幸的人,人們的同情心會加倍的高漲,就會加倍的給予關心和憐憫,願意施捨更多的錢。

我當然也是其中之一,悲憫不幸的人原本就是人們對待「同類」的本性。

二月份是美國最寒冷的冬天月份,不過今天卻是陽光普照,溫暖和煦,像是上天也在憐惜這個眼盲耳聾的乞者,要讓他們有個活下去的機會。

前天,在 WALGREENS PHARMACY(綠牆藥房)前的柱子旁,一個三四十歲的白人坐在地上,臉向下趴靠著放在膝蓋的雙手上。

我買好東西出來,看見她仍在那裏,就到車上將我原本準備的打完球要吃的東西拿出來,又從皮夾拿出二元美金,要給他。

就在我回身要走向他的時候,一個白人女士正在將一個塑膠袋子遞給他,裡面裝的是一些食品。

這段插話,當然是在我說是個有同情心,肯關懷別人的人(哈,自我標榜一下),但是,像我這樣的人,不只我一個,而是有很多人。

回到原話題。

看著這個眼盲耳聾的人,我開始思想,眼盲耳聾的人生,是個怎樣的人生?

沒辦法學習,難以具備一般的知識和能力,沒辦法溝通,難以建立一般的人際關係,看不見紅綠燈,聽不到車子喇叭的聲音,沒辦法走出家門。

或許,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弄點別人送來的東西吃。

可以估計的是,他要活到現在,必然是非常的辛苦,而照顧他、幫助他能活到現在的人更是非常非常的辛苦。

像這樣無聲息無影像(電腦、電視也絕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我無法想像,也無法定義。

於是我學他的模樣,將眼睛閉上,用手摀住耳朵,抿除了所有的影像和所有的聲息,體會那種眼盲耳聾的景況,三分鐘之後(請你不妨也試試看,看你敢不敢在街上走動?),當我張開眼睛,放下雙手的時候,我突然間覺得這世界是多麼的美好,我是多麼的幸福,我慶幸還「活得好好的」。

再次看著他,我能感受得到的是一股「我要活下去」的強烈意志。

眼盲耳聾的他雖然無聲無息,卻在我的心海裡掀起了滾滾波潮。

我想著,如果他都能活下來,那麼我們這些眼明耳聰的人,完全沒有理由或是遇到困難,或是感情受到挫折,就有自我放棄的推託,就有活不下去的藉口。

相對於他,我們一方面要感謝上天讓我們沒有遭遇到這樣的苦難,一方面要更加珍惜自己,在行為能力上,在心靈思想上,努力的建構自己,好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生難免挫折,每個人經歷的不幸也許相似,但過程和結局卻迥然不同。有人能很快走出挫折悲傷,甚至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有人卻難以自拔,從此一蹶不振。這種差異背後的原因何在?性格、基因、社交網絡還是人生經歷?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磨難能錘煉人的意志,人們遭受打擊的次數直接影響著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以及恢復的速度,而且挫折還能強化人們心理自我治療的能力。
  • (大紀元記者李翩編譯報導)談到靈魂之窗,雖然我們天天都用它們看這個世界,但我們真的了解眼睛怎麼「看」嗎?在目前研究上發現許多有趣點,與一般人想像的不同,以下是根據Buzz Feed網站整理的10件不可思議事:
  • 從古至今,有人在財富中如魚得水;有人在財富中如履薄冰;也有人在財富中,敞開仁義的大門,與眾人分享。韓劇《商道》的經典,通過再現朝鮮「第一富商」林尚沃的一生,讓戲裡戲外的世人,看到財富的最終方向,廣施和回饋。
  • 同樣置身萬紫千紅、花花世界,有人悟性高,能一直保有「結廬人境、心遠地偏」的清明;有人卻像無頭蒼蠅,庸庸碌碌的落入「汲汲營營、惶惶不可終日」的混沌。而兩者的差別在於有無一雙智慧之眼,能看清真正的價值!
  • 人世間有許多可貴的精神,堅持就是其中一種。十年如一日地做著一件事,不畏艱難、不懼壓力、始終如一,這是一種境界。無論是人生大事或生活小事,若要做好,都須堅持。
  • 試想一下,等你耄耋之年時,有哪些事會讓你遺憾和後悔?美國暢銷書《幸福的人對1000件小事的不同做法》中總結出了人生中最容易留下遺憾的26件事,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不經意間就會觸動你的內心。
  • 57反右運動和文革,這兩場針對文化和文化人的運動,致使那些憂國憂民的中國文化菁英,或是被迫害致死,或是被打斷脊樑。中共無神論的黨文化,將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幾乎摧毀殆盡。
  • 清代文學家張潮曾於其《幽夢影》中說道:「在月光下,要欣賞簫聲;在山林間,聆聽松濤聲;在水際,該聽漁人的欸乃聲;如此,才算不虛此生。」(1)那麼,在客遊他鄉的孤獨夜晚,又該聽什麼聲音,才最感觸良深呢?
  • 吳王常在西施的館娃宮中遊宴棲息。由於西施舉動風流,行步之際衣袂飛揚,和仙子迥然無疑。於是為她建築了一廊,挖空地底,廊底全部用大甕鋪平,上面蓋上厚厚的木板,再雕鏤花紋,吳王命西施、旋波、移光等諸位宮妃聯步其上,步履錚錚有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