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兼藥房】號稱萬壽果的木瓜

作者:溫嬪容 中醫師

木瓜(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86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木瓜小傳

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季,北方的皇帝為避寒,帶著皇后及大臣南下。途中,皇帝上吐下瀉、口乾唇燥、足膝腫痛、行走困難。因御醫未隨行,延請當地名醫來治。

第一個醫生叫常山,給皇帝把脈診病後肯定的說是:水土不服,得腫脹病,只需要吃木瓜和調養就會痊癒。皇帝沒聽過木瓜能治病。惱怒的以為常山在胡說,叫他小心要砍他的頭。第二個當地名醫也說要吃木瓜就會好病,皇帝認為他們串通好來愚弄自己,把醫生拖出去殺了,並下令不准再請當地醫生。

聰慧機伶的皇后,看在眼裡,說她有辦法治皇帝的病。於是找來一位名醫,並預先告知他,如果要用到木瓜的藥,就要說藥名叫「萬壽果」。果然,皇帝吃了「萬壽果」,很快病就好了,並且重賞了那位醫生。

※ 木瓜小籍

木瓜是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貼梗海棠或木瓜(榠楂)的果實,形狀像梨,別名海堂梨、鐵腳梨。性味酸濇溫,歸肺脾肝腎經,《本草經》列為中品。北木瓜、宣木瓜入藥,南木瓜(番木瓜)作為食材。功能:調氣和胃養肝、舒筋活絡、去濕除痹、消脹化食。

木瓜遠在三千年以前春秋時代《詩經》中就出現,當時作為男女互贈信物,「投我以木瓜」。早有國豔、名花之美譽,可作觀賞盆栽、藥材、食材,更是詩人作詩的題材。以安徽省宣城所產木瓜,果大肉厚,體糯味酸,果色黃艷,花香濃郁,從南北朝至大清,上下千餘年,成為獻給皇帝的貢品。

木瓜含酵素,能開胃消化,助分解動物性蛋白質,消食助穀氣,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慢性萎縮性胃炎者良。木瓜氣香,有興奮神經作用,對肝胃氣痛者良,可置於枕頭旁。

木瓜含果酸、維他命C、多量的葡萄糖,可作為乳婦的發奶品,現代人用作豐胸的食材,並對肌腱有營養強壯作用,對衰弱性腳氣症、小腿萎縮無力、慢性風溼性關節炎、貧血性足腓抽筋、老人腰膝酸痛者良。

治腳筋攣痛:木瓜數顆切片,水酒各半煎爛,敷患處。

治霍亂轉筋:木瓜1兩煎服,煎湯浸布裹足。

助消化:未熟的青木瓜乳汁含酵素,每餐後喝5cc助消食穀物,以青木瓜汁燉肉易爛。

治痛風:青木瓜掏去子(有毒),所切果頭部為壺蓋,以果體做為茶壺泡茶。或青木瓜切塊煮水,以其水泡茶喝。

辟臭蟲:木瓜片鋪床下。

大便祕結、腸炎下痢:生吃熟番木瓜。

※小叮嚀

木瓜味酸甚,可以蜜漬減其酸味。以其酸澀太過,多食患淋、損齒、病癃閉。@

選自《明慧診間──容光必照》/博大出版 http://broadpressinc.com/

明慧診間 封面
明慧診間 封面(博大出版 提供)

責任編輯:李昀

點閱【溫嬪容醫案專欄】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溫醫師相信「萬病由心造」,境由心轉,病患的態度關乎到醫療效果,「我有時也感覺是病人個人的德行,或是他前世累積的德,有可能因為他人很好,所以菩薩、佛也會助一臂之力。所以我常常覺得不是我治好的,我只是菩薩借的手而已。」
  • 一位大家閨秀,在28歲時嫁給醫生,當時親友都恭喜她,說她有富貴命,嫁給了金龜婿。她的先生很有事業心,想鴻圖大展,開拓疆土,把事業延伸出醫界,因此做了很多投資。而這位醫生娘就在診所幫忙,每天耳濡目染的,也學到了醫技。於是自己開始讀書,參加中醫師考試,聰慧的她,考取醫師執照後,很快的就有屬於自己的病患群,診務蒸蒸日上,夫妻倆開始各忙各的。
  • 自從發明電燈後,人類把白天加長了,也把生命變脆弱了。古時莘莘學子,三更燈火,五更雞;現代學子夜貓子,日出三竿起,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經常熬夜,長大容易缺乏果斷力,遇事總是前顧後盼猶豫不決。
  • 《內經》關於心為君主,還說:「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又說:「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平常可以看到主明的現象:心平氣和、心如止水、動心忍性、將心比心、心心相印、推心置腹、動人心弦、刻骨銘心、菩薩心腸。
  • 人情緒一緊張就容易胃痛,或一直有便意,或大腸急躁症,不是便祕就是腹瀉;壓力大就拼命吃東西,用吃來緩解壓力;當憂愁、思慮、悲傷或沮喪時就吃不下;這些因情緒引起的腸胃反應,最貼切的寫照就是:你的心情,小腸知道;柔腸若寸斷,自己要負責。
  • 世界上只有一種東西,你不需要去努力,也會一直長成,而且強迫中獎,不接受也不行,那就是年齡。
  • 枸杞子,為茄科落葉灌木植物。性味甘平,入肝腎肺經,《本草經》列為上品。以寧夏所產品質較佳。枸、杞為二種樹名,枸杞樹其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所以稱枸杞,其果實叫枸杞子。
  • 紅棗功能,補脾胃,潤心肺,和百藥。特別的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號稱為「天然維生素丸」。
  • 可惜樹大招風,馬援所載回的薏苡仁,被小人誣告為珍珠寶藏,為歷史有名的「薏苡之嫌」典故。
  • 九九歸真──上善若水
    人生自古誰無死?踏破生死關何在?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死穴,甚至有好幾個死穴,死中還活,活中還死,自相殘鬥過一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