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俠女溫嬪容 著《明慧診間》傳醫理

黃采文

中醫師溫嬪容對醫界不為人知的弊病深感沉痛,因而出書傳遞醫理。(博大出版社提供)

人氣: 24483
【字號】    
   標籤: tags: , ,

位於台中市西區巷弄內的明慧中醫診所,如住家般的房舍掛著不顯眼的招牌。個兒嬌小的中醫師溫嬪容,雙眸明亮而柔和,態度平易謙沖地說:「我在行醫過程,就如同在一片汪洋、在一片濁海,或者在一片迷霧中救人,就像靈芝一定是在強烈的雷聲以後,在陰地芝菌中滋長。靈芝的可貴也就是要經過這樣的雷雨的滋潤,醫生也是。」

明慧診間集臨床案例

為診病參考良書

中醫師溫嬪容今年(2016)再度出版第三本著作《明慧診間》。(博大出版社提供)
中醫師溫嬪容今年(2016)再度出版第三本著作《明慧診間》。(博大出版社提供)

集結行醫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溫嬪容繼2013年出版《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隔年出版《拍案叫絕——中國針醫術》後,今年(2016)再度出版第三本著作《明慧診間》。

《明慧診間》包括五大部分:集結五十個臨床案例的「明慧醫案」、闡述養生大道與生命觀的「明慧醫話」、提供可強身祛病健身操的「明慧健身房」、教導從自家廚房就可以找到藥材的「明慧膳房」以及介紹藥材故事的「明慧藥房」。書中情節驚奇恍如一本武俠小說,但又如散文般令人心靈舒爽。

「深覺這本書是中醫師診病最實用參考良書,一般讀者藉此為養生保健最佳指南。她的無私胸襟,宣揚博大精深中醫的胸懷,讓我敬佩!」接觸40年中醫藥、從事中醫診療30餘年的存德中醫診所院長陳茂祥,在此書的序中如此寫道。

濟生中醫院長張維鈞也為此書做序:「將醫治過程紀錄得鉅細靡遺,似一篇篇章節小說,讀之令人一頭栽進,欲罷不能,獲益良多。又用一手生花妙筆,將一幕幕劇情躍然紙上,讀之猶如親眼旁觀,更令人拍案叫絕。」

慈愛中醫診所院長黃國芳在序文提到:「溫醫師仁德仁心,時時靜心,養足浩然正氣,掌握宇宙訊號,聯通平形世界的彼此,在物質與能量;時間與空間中自由轉換,是求助者的福氣。」

博大出版社台灣區負責人洪小姐說,溫嬪容的書十分受讀者喜愛,一經出版往往熱銷一空,新書付梓後,均多次再版。溫醫師的書也深受醫界推崇,是許多中醫師的參考讀物,也是老中醫師送給新醫師的「教戰手冊」。

真實醫例 破解民眾錯誤觀念

從醫後,對醫界不為人知的弊病深感沉痛,是溫嬪容寫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的病人都很無辜,有時候生的病不是個人的因素,而是『醫源性』傷害。」她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調查結果為例:三分之一病人死於醫療事故,三分之一死於藥物錯誤或服用過量的藥物,三分之一被治療致死。

「醫院變成一個死亡的陷阱,變成一個白色恐怖。」溫嬪容說。

「每次看到病人受苦,就很沉痛。」溫嬪容破解了許多民眾長期被誤導的錯誤觀念,並強調自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身體哪裡不舒服,自己最清楚,「不要儀器來決定你,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你自己知道,不要別人來告訴你,你要過什麼日子。」

「其實你自己有自主權,不需要受整個醫療單位或者是醫生操控。」溫嬪容在書中分享了多篇醫源性傷害的真實醫例,其中一位74歲男士因雙手的食指與中指24小時麻又痛,聽從西醫建議並保證可以治癒下,連續做了兩次手術。然而受盡折磨的他,病不但沒痊癒,食指與中指的麻痛更嚴重。「其實開刀對痛有幫助,但對麻則無效。」

而有感於民眾面對重大疾病的恐慌與徬徨,溫嬪容也在書中分別分享了罹患乳癌與舌癌的病人,在她的針灸與藥物治療下,病情得到控制,「在國外都漸漸的不做摘除手術,但國內不論癌症是幾期,都是要把你切除(器官),那種思路跟我們中醫的思路是差很多、很多的,其實每一個器官都有靈性,都是牽一髮而動身,所以我就提出來,讓大家安心。」

「其實治療有很多方法,不需要走到那個盡頭(切除手術),因為那個盡頭的生活品質整個的變化與痛苦跟悲慘,可能比疾病本身的痛苦還要多。」關注患者病情,溫嬪容也關心病人的身體及心裡的承受程度與面對生活的問題。

溫嬪容說,中國傳統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道家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所以我們看的是宇宙人,不是地球人,我們看的是一個很高級靈體的人,不是機械,不是像西醫這樣,可以拆開來,可以組,可以切割。你欠什麼,就可以給你什麼。」

她接著舉例說:「像貧血不等於缺鐵,所以很多貧血的人就給鐵,這個是很有可以討論的空間;就像骨質疏鬆不等於缺鈣,這就是誤導人家吃了很多不該吃的東西;像眼睛問題不等於葉黃素……」

「其實這後面有一個很大的財團在主導,他把你洗腦,他讓你覺得不可或缺,一定要這樣吃,他讓你恐懼,你一恐懼以後,你就會去吃。」醫界、藥界與商業若不肖結合,民眾隨其宰割的不僅是錢包,還包括健康。

而台灣使用血壓計的民眾年年激增,全台一年銷售十幾萬個血壓計,溫嬪容十分不認同這種被「數字控制」的現象,她解釋人體的血壓24小時都不同,又怎能以一時一次的數據為主呢?「我都叫病人不要量血壓,你要量血壓,你去散步就好,血壓馬上下降;你要量血糖,不必量,你就去走路四十分鐘,血糖就會下降。」

但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不量血壓,就無法控制血壓,就可能面臨突然中風的危險,「我在文章裡面提出一個反向思考,我覺得不是高血壓引起中風,是中風引起血壓高。」她表示,中風的因子有很多,包括情緒、受到風邪、太勞累、生氣,「你血壓太低反而中風,因為血過不去。」溫嬪容語出驚人的論點,讓人大開眼界。

「現在很多人就是被洗腦,認為超過血壓120,就是血壓高,就害怕了。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以血壓159才算高血壓的邊緣。」

書中〈糖尿病的迷思〉一文也破解了許多人依賴數據的觀念,「家族有糖尿病史,你不一定會有。不能只檢查一次血糖值就認定有糖尿病。」溫醫師強調:「有可能是前一天吃多了含糖食物,還沒代謝掉,或者是身體使用的葡萄糖也不多,所以當時測出的血糖值,只是表示血中尚未有消耗掉的糖。也許在一小時或半天的活動後,你的血糖值就恢復正常。」

溫醫師在書中寫著:「難道胰島素、血糖就一定是糖尿病的主題嗎?人體是個小宇宙,和宇宙對應,身上有著能量流、物質流、訊息流,是上蒼創造的超級精密機體。愛因斯坦曾說:『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難能可貴。』所以要等到什麼時候,科技帶給人的才不會再是恐懼和操控,而是克服病魔後得到的安全感和解脫?」

扎過300萬針 每天寫醫療日記

揭開醫界鮮為人知的弊端黑幕,提出與目前醫界截然不同的論點,溫嬪容自知或將招致評論與是非,她態度淡然,輕鬆指著白紙上的一行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她帶著笑意說:「這就是我的心態。」

進入診間,幾張鋪著淺藍色床罩的病床並列在白牆內,樸實而幽靜,病人安靜躺於其上。在溫柔地與病人交談間,溫嬪容眼到即手到,下針快速而輕柔,不消一分鐘,病人從頭頂至腳底已布滿針,恰是武藝高強的俠女大展身手,「針灸不僅可以讓人體的氣血流通,可以調節人失序的地方。」

已扎超過300萬針,溫嬪容在新書裡也寫下對疾病獨到的認識,以及寶貴的針灸經驗,「我怎麼樣對疾病的認識,我是從哪裡思考,我針哪個穴位,我為什麼針這個穴位的道理在哪裡,針了病人的反應是怎麼樣。」

「因為以前看的醫書都是理論,這個病就是用這個藥,這個症就是用這個藥,這個病就是扎這個穴位。可是扎穴位有很多竅門,要從哪裡扎,方向要想哪裡,氣會跑到哪裡,效果在哪裡,不好的時候要怎麼檢討,是哪裡不好。」

不時做筆記、每天寫下醫療日記,記下用藥、針灸的穴位,以及病人的反應,再而思考、檢討。有時針灸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針灸一回病人即痊癒;但也有失敗的案例,溫醫師也記錄在新書中,認為失敗也是一種學習。

遵循天人合一 強調境由心轉

溫醫師相信「萬病由心造」,境由心轉,病患的態度關乎到醫療效果,「我有時也感覺是病人個人的德行,或是他前世累積的德,有可能因為他人很好,所以菩薩、佛也會助一臂之力。所以我常常覺得不是我治好的,我只是菩薩借的手而已。」遵循天人合一,敬天信神,溫嬪容不居功。

溫嬪容也期盼讀者能從她的著作中接觸中國傳統中醫,了解中醫的可貴。在她眼中,中醫非常生活化,非常實用,也很容易了解,「因為它是跟大自然結合,只要活得很自然,你就是健康,你只要不自然,你就會有病痛。」

「中醫本來就是講人本,就是人跟自然,人本來的本性,回到自己的本性,真實的自己,做一個真正的人。」在新書裡,溫嬪容希望能喚回人良善的本性,也藉此表達對現代很多社會問題的關懷,她在書中將一名老婦期待因誤解拂袖而去的兒子回頭的心情,刻畫得令人心疼,「我也希望喚醒一些年輕人,對於家庭跟父母的一種孝道。」

她也在書中以樂觀對抗病魔的案例以鼓勵深受病痛折磨的病患,「讓他們知道生病也可以那麼樂觀,也不要那麼在乎啊,不要那麼整天緊張兮兮的。」她還強調,心是特效藥,「尤其很多病是從心理的病來的,所以對這種心裡轉折的也寫了好幾篇。」

另外,溫嬪容也在書中醫案的單元裡,以宇宙觀談醫理,如〈漸凍人〉一文提到,霍金博士研究宇宙論、量子論、黑洞理論,不但找到黑洞的出口,也找到了漸凍人的生路。「這些是否是他的身體細胞和宇宙之間有種神祕的頻率共振?他就這樣逃過一劫,而且還繼愛因斯坦之後,成為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讓生命大放異彩。而這神祕的粒子運動頻率是什麼?人體的藏象系統(魂、神、意、魄、志),藉由經絡系統吸取宇宙能量。」

她說:「事實上,中醫本來就是天人合一,有一定的脈動,古時候的人看病、做什麼,都是要看天時,下針也看天時,吃東西也要看季節跟時候。」但我們早已丟失這些珍貴的傳統觀念與思維。生活在水泥叢林裡,吃的、喝的、用的都遠離了自然,生活跟自然離得很遠,自然就會生出不自然的病。

養生之道 引導靈性探索

新書裡除了一篇篇精采生動的醫案故事,溫嬪容也從《黃帝內經》談起,寫下養生之道。她說,在從醫之初,覺得人類很偉大,對自身可以做很多的調節,「事實上,我們都是只緣生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我希望,我們能夠找回我們自己。不管外面的氣候好不好,疾病多少,什麼病毒來,你都不用怕,因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溫嬪容認為注重養生將自己調理好,即使吃到骯髒的東西,別人會瀉肚子,你則不會。她覺得最成功的人生就是「健康快樂」;最成功的養身就是:「80歲的時候,你還沒有尿濕褲子,這就很不容易做到。」

在「醫話」養生的單元裡,溫醫師希望能引導讀者做一個靈性的探索,去思維人來到世間的意義以及成功的意義,「想一想,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你是不是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你是不是能夠達到這樣,如果你都達到了,你會去想說,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

她說,「我們是否可以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像黃帝一樣,可以回到我們自己的家,不要說成仙,就像回到我們自己的家,成而登天回到天鄉。」她希望最後大家能夠修煉身心,能夠善良地過日子。

健身操、醫食同源化解疾病

書裡也包含了不但可治療疾病,也可預防疾病的健身操,如血壓操、眼睛操、過敏操、心臟操、筋骨保健操等。她認為,健身如同練武、如同軟式武術。「武」字本意「停止干戈」,練武的目的不是去打人,重要的是自我防衛。「把身體練得很好了的時候,疾病來了,就可以像太極拳的心法:我不打人,人家來打我的時候,我把它化掉。」不僅化解疾病,也可不被醫療儀器操縱。

中國老祖宗講求先食療,後藥療,醫食同源,溫醫師在書中介紹很多日常食物即可作為藥材,例如生薑、蔥、蒜頭等,「我在書裡舉的疾病都是我們一般日常生活都會碰到的,不用急著去看醫生,就家裡廚房東西拿來煮一煮,疾病就好了。」

在書中最後一個單元,溫醫師介紹了藥材的故事,「它之所以為藥物的根本,它的來源,它的履歷認證,它的身世,希望大家能存著一顆感恩的心──能成為藥材是很多人犧牲,才變成藥材的,才發現它的藥效的。當然對萬事萬物都一樣啦,都要心存感恩。」

「當然最感謝的是老天,祂對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過這一輩子所需的,祂其實都幫我們準備好了,動物、植物、礦物,我們並不需要再去做一些特別的處理啊,添加化學啊。」

關懷病人 醫病又醫心

溫嬪容將診所設立在巷弄內,原本只想夠以餬口,過個修行日子,但經由寫作與出書,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日益增多,生活日漸忙碌。(博大出版社提供)
溫嬪容將診所設立在巷弄內,原本只想夠以餬口,過個修行日子,但經由寫作與出書,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日益增多,生活日漸忙碌。(博大出版社提供)

一本書包含著溫醫師對人的關懷與情義,就如在溫醫師的診間裡,可以看盡人生百態,老至八、九十歲坐著輪椅的中風老者,小至五個月的嬰孩,溫醫師總是用慈善的、關懷的、溫柔的對待每一位患者,靜靜聆聽病人訴說身體的病痛、生活的苦惱。一位每週載父母與姐姐自台北南下求診的吳小姐表示,「她(溫醫師)就是一個很慈悲的場,不管她對誰,她就是對你,對你這個生命。」

曾有一位50歲的女性業務員,頸部酸痛一直延伸到背部,經溫醫師針灸後,馬上緩解,她開心地請溫醫師站起來,「醫生,我想抱抱你。」

她接著說:「醫生,我在外面聽每一個病人都在向妳訴苦,都在倒垃圾給妳,妳是怎麼有辦法承受那麼多病人的苦難?怎麼妳都不會煩?妳是怎麼能在一片哀鴻中保持妳親切的笑容?他們一定跟我一樣,看到妳就有安全感。」

溫醫師對病人的關懷與疏導,來至台北的年輕上班族殷小姐體會尤其深刻。兩年前殷小姐因照胃鏡,喝了並施打了顯影劑而過敏,全身皮膚潰爛,又痛又癢,24小時無法入睡。求診中西醫無效後,改為求神問卜。殷小姐不諱言當時已想尋短。後來經溫醫師治療半年後,身體功能慢慢恢復,潰爛的皮膚也在復原中,「她怕我撐不過去,一直告訴我:『妳可以的,妳一定會好的。』還問我在經濟上是否需要幫忙。」

「她對我來講已經不只是去治療自己的皮膚問題,其實,她不斷、不斷地正向疏導我。」殷小姐對人生恢復信心,也恢復了往常笑顏,「就像是開了船出去,你至少知道前面有一個燈,雖然你在一片黑暗的大海之中,至少知道遠方有一個燈,你往那邊走過去,你至少可以回得了家。」殷小姐說。

對於患者來說,溫嬪容「醫病又醫心」,「我看病往往不是我把他治好的,是我把他安慰好的,我讓他覺得有生命力,就這樣而已,然後他自己把疾病治好,大部分應該是這樣。」溫嬪容帶著淺淺笑意,謙虛地說。

問及溫醫師為何對病患如此用心與耐心,她笑笑回答,「我修煉法輪功啊。」原本將診所設立在巷弄內,只想簡單生活,夠以餬口,過個修行日子,但經由寫作與出書,溫醫師來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日益增多,生活日漸忙碌。

「現在挑戰性都很大,以前都快快樂樂的看病,因為看的都是小病啊,酸痛感冒,那很簡單啊,現在不是,都是疑難雜症,所以病人都鞭策妳啊,妳不往前進都不行的。」

高中時就一直想當修女,因家人反對而作罷,問及溫醫師想當修女的原因,是否從小懷抱著某種使命?她笑笑地搖頭,低調地不願再多談自己。

「歷經多年淬鍊,修女變俠女,中醫俠女在展現中醫的風釆,值得喝采。」誠如張明貳先生在書的序中的形容,溫嬪容高超的醫術,慈善而俠義的胸懷,恰如武藝高強的中醫俠女,行走於人世,傳遞醫術、傳遞醫理,濟世救人。

責任編輯:茉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