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咱永遠的厝」 天下第一館31年甘苦談

臺灣會館24日舉辦31周年歡慶活動。 (洪雅文/大紀元)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7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洪雅文紐約報導)紐約臺灣會館成立自今31年,不僅是全球首座海外臺灣人的社區中心,同時也支撐了不少紐約臺僑對家鄉的思念,他們說:「這裡就是家。」

6月24日傍晚,臺灣會館舉行31周年慶祝活動,百位臺裔華僑談天問暖,熱鬧滾滾。臺灣會館創辦人陳隆豐談及初創時感觸「辛酸一大堆」,一路走來找股東、募集經費、談地方,許多同鄕爲會館的成立籌劃、忙碌了好一陣子,感謝僑胞們始終的鼎力支持:「每一棟建築物、不動產,最重要的點就是人,大家的參加是最感動的。」

當年,一群紐約僑胞積極奔走,替臺灣僑胞找個家,陳隆豐說,原先看中的是法拉盛邦恩街(Bowne St)上的一家退伍軍人俱樂部,價格都談攏了,但在簽字的前一天,《紐約時報》突如其來的一篇看好法拉盛房產大漲的新聞,讓賣方立刻反悔,交易沒達成,一群人只好重新另尋它處。

不過這並沒有讓陳隆豐等人氣餒,他們最後在北方大道上,找到這座原先是迪斯科舞廳的建築,經幾次翻修,成了現在的臺灣會館,首處紐約臺灣人的家。

1987年,美股崩盤,經濟下滑,讓才剛起步的臺灣會館瞬間陷入困境。

陳隆豐回憶當時的救會館情形,400多名僑胞發起募款運動,募得近60萬美金協助;貸款銀行亞細亞銀行與冠東銀行也酌情減貸,可惜仍未能償還欠款。

就在此時,已故的前立委蔡同榮在立法院提案,陳隆豐也向當年的國民黨中常委高育仁求助,最後由僑委會做擔保人,負擔利息,向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借得40萬美元,才避免了會館險遭法拍的命運。

不論走過來的酸甜苦辣,對經歷了這些的僑胞來說,臺灣會館自始自終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臺灣會館於1986年7月19日正式成立。前後改建過三、四次,從一些小地方,可以看出那時建館的用心與重視。匾額、臺灣會館的四字題字、獅型的門環扣等,都是遠自是隔洋的家鄕而來。連延邊的鐵欄杆,也特別設計成有臺灣古厝的味道。◇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