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狗年雕塑惹爭議 社區討論留與不留

「狗人」雕塑獨在紐約華埠碰壁? 社區民眾:元素不合華裔文化、「非我族類」

面對社區的抗議聲,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26日舉行討論會。因討論會舉辦倉促,他表示未來還將繼續討論。 (蔡溶/大紀元)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華埠商改區(BID)為慶祝中國狗年引進的一個狗頭人身(Dogman)臨時雕塑,在社區引發許多華裔不滿,有民眾在雕塑於華埠且林士果廣場揭幕前夕發起請願書,一個多月來已有上千華人響應。面對社區的抗議聲,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26日舉行討論會,希望了解社區意向,是留、還是不留「狗人」雕塑在社區?

為慶祝中國狗年,華埠商改區(BID)引進了一個狗頭人身雕塑。
為慶祝中國狗年,華埠商改區(BID)引進了一個狗頭人身雕塑。(陳作舟提供)

該雕塑由西人藝術家設計。陳作舟表示,他希望該雕塑能為華埠帶來人潮,完全是站在商家的角度出發,並未從藝術的效應上考量過,沒料到該雕塑曾在澳洲、上海、新加坡和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等地展出過,「在別處沒問題,為何唯獨在紐約華埠碰壁?」

但是華埠社區對這個雕塑感覺很不舒服。亞美藝術協會總監伍振亮說,狗人的形象是典型的歐洲藝術中的獵狗形象,貴族倚仗豢養的狗群打獵,是一種上流社會的娛樂活動,這尊雕塑放在華埠,他感到諷刺意味。攝影師李揚國說,狗人的手中拿著蘋果而非華裔過年祝福時常用的橘子(大桔),狗人的所有元素都與華埠及華裔文化不符,一句話,非我族類的感覺。

華埠年輕人鄺海音是「思考華埠」(Think! Chinatown)藝術團體的成員,她說,並不反對公共藝術,她不滿的是華埠BID對藝術作品的選擇缺乏透明度。藝術會對人的的審美觀念產生影響,挑選藝術品不能這麼「隨意」,社區裡有現成的華裔藝術人才資源,為何不徵詢社區意見而由「外人」主導。

陳作舟說,華埠BID的工作人員少,工作重點在華埠清潔上,不可能走那樣的公眾討論程序篩選一個臨時擺放的藝術品。他還播放網上蒐集的多張人身犬頭盤瓠圖片,傳說在上古時代,神犬盤瓠帶著高辛帝的三公主,開創了畬族一宗,他力圖證明,人身犬頭跟華人文化並非毫無關係。

「促進全球爭議和解」機構(Solving Disputes Worldwide)的仲裁員郭文認為,這涉及到兩方面問題,其一,對狗的態度「東西方正好相反」,狗在東方的待遇不好,有人吃狗,含有狗的貶義詞也很多,狗頭軍師、人模狗樣、狗官等,但是狗在西方卻不是貶義概念,他的白人鄰居有八成養狗,認為狗是人類好朋友,甚至把狗當成兒子招呼,狗狗在家庭中的地位顯赫。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在別的族群文化中見到,例如在印度,牛被認為是極為神聖的、神物,印度教不吃牛肉,而華人中卻沒有這個情況。

郭文說,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對一個物品的好壞判斷,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標準,那麼誰來判斷好壞,誰就主導了權力。他說,自己對人身犬頭沒有想法,究竟這個雕塑適合不適合,應該由當地人判斷。

華裔演員李卓文說,華埠BID的大客戶都是擁有房產的房東,他列舉了當日沒來出席討論會的許多華埠業主姓名說,這些人都在反對狗人雕塑的請願書上簽名,討論會召開倉促,許多人還在上班,在座僅僅代表了一部分意見。

陳作舟表示,這次討論會只是開始,他會將社區意見帶到BID的董事會討論中,未來或還將召開討論會,討論雕塑的去向問題。◇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