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鄉下長大的孩子,因為爸媽忙於工作,從小是外婆在帶養我,每當外婆忙於家務時,我就一個人自由的在院子裡玩耍。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常常拿著放大鏡觀察動植物,一看就是1、2個小時,我也會利用放大鏡聚光的能力,把陽光集中在一個點,將落葉燒出一個又一個的小洞。
有時候,我也會拿著自己的小榔頭,這邊敲敲、那邊敲敲,四處做著自己的研究。偶爾大人不注意,我還會偷拿一顆方糖,放在院子的角落裡,看螞蟻是怎麼一點、一點把糖搬回家的。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這種不被打擾的時光,讓我可以自在的、慢慢的觀察事物。長大後我才發現,這些經驗其實也是一種專注力的練習,對未來的求學與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有了以上這段的經驗,在成為爸爸後,我也常提醒自己,要保留孩子「不被打擾」的時光。
在女兒堆積木、玩玩具時,我會先陪她玩一陣子,讓她知道爸媽隨時能回應她的需要。然後,我會不經意地離開(比如去洗手間或倒杯水),讓她自己嘗試、體驗,留給她「不被打擾」的時間。慢慢地,孩子會發展出自己遊戲的模式,專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很多孩子都「集眾多長輩的寵愛於一身」,在許多大人的疼愛、關注下,孩子在操作玩具時,大人常常都投入了過多的互動,熱鬧開心之餘,卻也失去了培養孩子獨立、專注的機會。下次小小孩操作玩具、教具時,不妨可以試試看退開來,成為一個穩定的輔助者,經過示範後,就可以在旁邊默默的關心、陪伴,留給孩子一段不被打擾的「專注」時刻。@*
點閱【瞇眼爸的育兒筆記】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