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放棄某些期望,除了痛苦的感覺,你也可能會感到鬆一口氣。悲傷會帶出對其他人的關懷,而當你不再感到悲傷時,你就準備好要往新的可能邁進了。如果你能深入探索自己悲傷的感覺,內疚感就會逐漸消退,而且往往會消失殆盡。
舉個例子:
當我開始領悟到,姊姊和我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親密的時候,我被悲傷的感覺打敗了。姊姊一直都像我的母親一樣,她是我心中的磐石,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可以百分之百做我自己。
我實在無法忍受她的丈夫和小孩占據了她大半的生活。我試過各種方法讓姊姊覺得開心,希望能再讓她覺得我很重要,但卻一再失敗,讓我對自己感到生氣。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我必須面對自己的失落。但當我感到太悲傷時,我會把它放到一邊,幻想我可以做些什麼,好讓我們再變得親密。另一方面,我感覺我給自己太多壓力,到最後我只覺得良心不安。當我再度放棄希望,告訴自己:「親愛的艾達,妳想要的情景已經不可能發生了,但這並不是妳的錯。」悲傷就會以復仇的方式回到我身上。但接著我就感覺放鬆多了,對自己的觀感也變得更好了。
★艾達,32歲
有些人會掙扎非常久,就像心理治療師班特.佛克說的:「堅強的人受的苦最多。這些人花了太久的時間,就是無法認輸。」堅強的人會堅持長時間奮戰,耗盡他們的能量和精力。
艾達是位意志堅強的女性,不會輕易放棄。她遭受許多打擊、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到最後甚至開始怪罪自己。儘管如此,她還是繼續奮戰了好幾年,直到她到達臨界點,終於能承認自己的失敗。
我們都知道拒絕放棄奮戰是什麼感覺,即便那會讓我們極度消耗,即便深知一切的努力註定會失敗,而我們得學會放棄掌控一切的幻想。
責任和掌控
承擔的責任或內疚愈多,相信自己擁有的影響力就愈多。而其中,可能會有某種形式的安全感。如果和伴侶的關係變差是你的錯,你同時也會是那個可以讓他變為更好的人;如果那不是你的錯,你就沒必要去拯救他了。對於他會往什麼方面發展,其實對你已無法起到影響力了。
孩童會迅速承擔起比他們真正需要的更多責任。他們常常會高估自己的影響力,心理學領域稱之為「全能感」(omnipotence)。
有些人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全能的思維,包括我們的重要性、掌控和影響力。我們會承擔責任,針對超出掌控範圍的部分怪罪自己。
例如,我與約會對象墜入愛河。她擁有我夢寐以求的一切條件:漂亮、充滿魅力、腦袋好,而且幽默風趣。我們很快變得親密,簡直是美夢成真。直到三星期後,她突然不再接我電話。
我的心都碎了,我在自己的公寓裡來回踱步,無法平靜下來。當我回想起最後曾對她說過的每一句話,總是忍不住啜泣,對一切感到無比後悔,這句話聽起來蠢斃了,那句話聽起來真是太自私了。我把每句話都放在顯微鏡下檢視,把自己批評得體無完膚。我也和自己達成協議,或許最糟糕的是我追求她的步調太快了。所以我決定要給她一些空間,之後再聯絡她。
一年後,我才想通,她從來就沒想過要和我發展深入的關係,我們之間只不過是一時的激情罷了。
★拉爾斯,38歲
拉爾斯立刻就為約會對象的離開負起全部責任。當我們發現自己面臨的狀況出現了意料之外、令人不快的反轉時,這其實是很典型的反應。只要我們承擔全部的責任,就可以繼續相信自己有辦法改變這個狀況。
拉爾斯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不再自責,並且領悟到他其實什麼也不能做,因為她就是不想再見到他了。
接下來,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多年來我因為和母親的關係感到內疚,並為此深受折磨。我的內疚感肇因於自己想掌控一切的幻想。我覺得如果我把每件事都做對,就可以讓母親變成一個情緒健康且溫暖的人。幾十年來,我一直怪罪自己,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想辦法放下了我的期望和掌控一切的幻想,並反過來感受自己的悲傷和無力感。直到那時候,內疚感才放過了我。
高估自己克服人生挑戰的能力,可能會很痛苦。
現在我才明白自己有多可笑,竟然承擔了這麼多遠超過我能掌控的責任。我實在太高估自己了!就像是小臘腸狗跑去攻擊德國牧羊犬,毫無意外地被打趴,因為牠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咬下的分量根本超過嚼得動的範圍。
我花了多年時間,才終於能對我覺得自己可以達到的成果一笑置之。當我意識到自己能掌控的範圍根本不是我認為的那樣,我就能感受到大量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中,幾乎一點焦慮的成分都沒有。處理這些情緒的方法,是向某人訴說,那會比你獨自面對還來得有效率。
當我們敢於面對自己的無能,接納其中包含的不安與悲傷,就會有豐厚的獎賞等著我們:將不再一直內疚,並不再用良心不安來折磨自己。
在非洲,人們會用裝滿堅果的箱子當陷阱來捉猴子。箱子的開口小到猴子只能勉強伸手進去。當猴子握住堅果時,因為拳頭太大了,無法伸出箱子外,因此會被牢牢固定在地上,猴子就這樣被困住了。同樣的道理,因為我們緊抓不放的東西太多了,所以被困在痛苦的掙扎中。有時候,放手正是通往自由的途徑。
讓你的憤怒轉化成悲傷
憤怒是一種戰鬥的能量。有時候,你會用它來對抗自己,但最後卻可能以壓力和憂鬱收場。
如果能正向地面對自己失去的東西,你就可以為它們哀悼。悲傷會為你帶來平靜,眼淚會激起別人充滿愛的支持。當你敢於分享自己和失去有關的感受時,就能回收眾多的關懷與深刻的親密感。
寫一封告別信給你已經失去的東西,可以幫助自己把憤怒轉化成悲傷。也許你失去的不過是希望或夢想而己。試著深入探索你的內心,想像你最想要的事物,接著對曾經擁有它的感覺告別。在告別的程序中,「謝謝」永遠是很重要的詞彙。如果你能找到值得感謝的事物,就可以幫助你學會放手。
以下是魯納寫的告別信:
親愛的夢想,夢想要有一個溫暖、跟我親近的父親,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可以陪我。我以為自己是唯一能夠、並且應該確保自己實現這個夢想的人。
但這對我來說負擔太大了,讓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失敗者。
不過,高估自己應該拯救了我的情緒健康。
因為它給了我希望,非常感謝。
但它也給了我強烈的內疚感,讓我幾乎要跟著一起沉沒。
再見了,我的夢想。謝謝你的陪伴。
再見了,我的希望,希望看到父親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再見了,我的夢想,夢想等我學會做對的事之後,跟父親能夠處得很好。
再見了,如果能和一個溫暖、跟我親近的父親相處的話,將會有充滿生命力的感覺。
再見了,覺得我家那老頭會看得見、在他的人生中會有我一席之地的感覺。
再見了,我從來不曾擁有過、未來也永遠不會有機會擁有的那些。
現在我再也不會去拉一扇永遠打不開的門了,而我也會把眼光放到別處,這樣我就有機會找到能打開的門。
愛你的魯納
以下是另一封告別信的例子,收信的對象是較為具體的事物:夢想接受學術教育。
親愛的夢想,夢想要接受學術教育。
你永遠不會有機會實現的,我現在已經明白了。但是我很享受幻想的感覺,幻想等我完成學業之後,我的人生會變得多美好。
儘管發生了許多事情,還是要謝謝你,為了我在學習時曾有過的美好時光,以及我所學到的一切。現在我要放下你了。
再見了,我想接受學術教育的夢想。再見了,我所有的幻想和夢想,夢想我將如何慶祝自己拿到學位。
再見了,我一直想像自己拿到碩士學位的夢想。
再見了,我一直期待得到的所有讚賞。
再見了,看到我的父母會有多麼驕傲的期待。
我一直很享受這一切的夢想。再見了,也謝謝所有的夢想。
謝謝我自己,能夠把握機會、勇於嘗試。
哭完之後,我很確定我會找到另一個我可以應付得更好的教育。
愛你的約爾根
當我們放棄掙扎時,就可以把大量的內疚和自責感拋諸腦後。
再舉一個例子:
西塞兒一直為了體重跟自己過不去。她覺得自己腰部的脂肪太多了,就像她母親年輕時一樣。年輕的時候,她很看不起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不肯靠節食來消除自己身上的那圈贅肉。但是,等到西塞兒有了孩子之後,她卻面臨了一模一樣的問題,為此她很生自己的氣。這是她寫的信:
親愛的夢想,夢想要跟模特兒一樣苗條。
現在我要放手讓你走了。
再見了我的希望,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穿上生小孩之前買的牛仔褲。
再見了,覺得我比母親還厲害的感覺。
再見了我的希望,希望體重能降到我想要的數字。
再見了我的夢想,夢想能看著鏡中的自己,享受看到鏡中那名纖細女子的感覺。
再見了我的自信,靠著想像我能擁有苗條身材所獲得的自信。
現在我會再次出發,在其他領域尋找我的自信和自尊。
西塞兒敬上
當西塞兒放棄想變瘦的掙扎之後,她也擺脫了許多感受,包括失敗、無能,以及內疚。
你可以這樣練習
撰寫告別信
回想某個曾讓你感到內疚的情境。
仔細想想當時有什麼是你可以放下的,也許是希望,或是你一直努力想達到的某些目標。
寫一封告別信,好好品味內疚轉化成悲傷的感覺。
本文摘自<內疚清理練習:寫給經常苛責自己的你,究竟出版>
.警惕內疚情緒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4歲兒為爸媽打造木碗 他們聽後崩潰內疚
.做嚴厲的媽媽並不內疚的7個理由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