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精進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 有望達商業量產目標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建立「精進藍帶荷包魚量產技術」,維持育苗成功率達2%~5%,有望達到商業量產目標,提升外銷出口機率,同時緩解人為捕撈對野生族群的壓力。

藍帶荷包魚屬於蓋刺魚科荷包魚屬,又名北方棘蝶魚,澎湖俗稱店窗、變身苦或酸監仔,生活在珊瑚礁區,以海藻、珊瑚蟲等為食物,主要分布日本南部、韓國至馬來半島的西太平洋海域,在台灣周邊海域皆有發現,是澎湖輸出海水觀賞魚最具代表性的魚種。

藍帶荷包魚由一尾雄魚和多尾雌魚組成繁殖族群,雄魚通常是族群中最強壯或是最具優勢的雌魚性轉變而成。該魚種體色鮮麗,條紋多變,沒有兩尾藍帶荷包魚具有相同的體色及條紋,在海水觀賞魚市場的商品名為金蝴蝶,簡稱金蝶。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許鐘鋼向《大紀元》表示,以往藍帶荷包魚採粗放養殖,經過精進技術,提升育苗成功率。飼養過程中,控制水質及水溫在26℃左右。另外,還有種魚間互相打架、魚卵數量少等問題,若養殖技術不成熟,育苗情形也跟著變低。

許鐘鋼表示,體型5cm~6cm的野生藍帶荷包魚幼魚曾是我國海水觀賞魚外銷美國的主力之一,但受棲地遭受破壞及過度採捕,野生幼魚已大幅減少。目前台灣野生成魚零售價格為每尾1,500元,4~5公分人工幼魚約1,200元。

為何選擇該物種精進飼養流程?許鐘鋼表示,基於兩點考量。首先,台灣海水觀賞魚能與國際競爭的種類不多,藍帶荷包魚最具國際競爭力,大量繁殖,不怕沒有市場;其次,種魚在澎湖仍有一定數量,人工繁養殖種魚將不虞匱乏,這就占了先天優勢,因而選擇藍帶荷包魚進行育種。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