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3月10日訊】作者:陳彥玲博士 / 整理:宋佳怡・大紀元
(主持人說)我們講到從十個月開始閱覽照片,從家族圖像中開始認識自己的五官到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家人。(陳老師)這時數字也可以放進去,介紹一個人兩個人用數字去表達給他,他已經能完全接收進去了。我們從最底層開始,就是吃喝拉撒睡,我們可以從這個家族裡的人,生活習慣裡所運用到的工具,從廚房工具開始,筷子、鍋子、水杯,所有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圖片,你不一定要把每個東西都拍起來,但你能把自家的廚房當作一個教學教室,who誰用這個鍋子,煮什麼what,給誰whom吃,在哪個地方吃where,什麼時候when,怎麼吃how,到最後他變成一位可愛well的小孩。
自閉症兒童如何學習?
我現在就舉一個例子,那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媽媽,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師,教書教得很好,在遇到我之後成為我的學生。她生了一個孩子,在發展上很明顯的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樣,當我碰到這一位老師媽媽的時候,他的孩子快要進入小學,在診斷書上,這個孩子是嚴重度比較高的自閉症孩童。那位媽媽告訴我,她好幾次在教育孩子時,氣到把孩子的書包扔出去,因為實在受不了了,因為對他的關愛,得不到任何反應,又是家族中唯一的男孫,所以更讓人心急。
她說曾經帶兒子去學畫畫,也帶孩子去學鋼琴,學的人也痛苦,陪的人也痛苦,教的人也不怎麼愉快。有許多研究都支持孩子在童年時,多給孩子在才藝方面的刺激,對孩子是有比較好的發展,所以家長也就這樣持續努力了好幾年。
後來找到了我,我就問了她,妳是不是從來沒有想過把兒子的畫,運用到當前的課程上?這兩樣東西它是能連貫在一起的,它不像學鋼琴的鍵盤,只有白跟黑,妳可以用色紙來增加顏色,只需要用一點點的膠水就可以把色紙黏貼起來,那些東西來自於小孩子的畫,孩子也特別喜歡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雖然大人不一定能夠解讀,但是這些是他慣用的東西,妳何樂而不為把它融合在一起,後來那位媽媽聽到了之後說:「我怎麼沒想到呢?!」
現代的人已經習慣在各領域之間形成一種鴻溝,我們為什麼不打破鴻溝,彼此之間溝通一下,所以在上一集我為什麼說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建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聚在一起討論一下,做個良性的溝通,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現代老師的煩惱
後來這件事,在我的教學上也有很大的改變,也就是我常常會提醒數學老師去理解國文老師,因為孩子的高等數學他必須來自於語言的理解,在教學上老師之間不溝通不說話,你說孩子辛不辛苦?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明星學校的明星老師,他跟我說:「哎呀!每一年都得傷透腦筋,因為現在家長的水平越來越高,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孩子手上能運用的工具也越來越多。」
(主持人說)現在的孩子比過去的孩子聰明得很多。(陳老師)是,但邏輯思考那可不一定,很可能都是接收到一些雜亂的資訊,現在當老師真的很累,台灣有個優勢的地方,就是不會像某些國家或某些地區,不斷的在孩子身上要求評比,這一點你在台灣小學裡的教育中看不到,連孩子自己的排名,他壓根就沒有排名的觀念。
找到教學關鍵
回到剛才遇到的那一位老師,他跟我說他教書教得非常非常的累,我反問他,這學期你都教了什麼,他說很重的比例是在教數學。數學有個核心的東西,這個核心的東西就叫做——找關係。我說你在教他們的社會學,怎麼交朋友是不是也在找關係,所有一切都在找關係,他一下子明白了說:「哎呀!如醍醐灌頂」,他說原來我的眼睛,跟我的腦袋已經落在很繁雜的細節裡面了,找不到他們彼此之間的邏輯,找不到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我就建立不了那個系統,所以我就沒有辦法去處理每天不斷發生的事情,甚至都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把我自己給累壞了。
當我把這幾個字給他的時候,他說老師我明白了,之後他在教數學,他會去提醒,這樣的關係跟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加法除法開根號,這之間展現在平常的生活、人際關係的時候,他就發現順這個邏輯思考,連自己的生活也改變了,自己的人際關係也改變了,其中家長跟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了,不是強硬的灌輸。後來你知道嗎,他們班的家長非常支持他,他變成一位很開心的老師,家長給他寫的信,身邊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對他自己孩子的幫助也越來越大。
(主持人說)剛剛您講到那位自閉症的孩子,把色紙貼起來,也是幫助他建立一種聯繫,我好好奇現在那位孩子變成了什麼樣子?
(陳老師)那孩子為了自己寫了一本自傳,還是在他初中畢業的時候,他也非常清楚他這輩子要做什麼,你現在看到他不會覺得他是自閉症兒童,透過這樣的關係,把他潛能開發出來了,也去除了他對人莫名的恐懼心。
是有一種說法,說自閉症的孩子會這樣,是因為他不滿意自己被安排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或者自閉症的孩子是因為忘不了前世的經驗,所以他沉靜在他自己的世界裡面,也有說是基因問題,各種說法,我們先不管這些理論,我們管的是這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他要如何更愉悅地開展他的人生。
真正的資優教育從生活做起
(主持人說)陳老師您說從十個月十一個月大開始,不要搞一些英文、數學,那不是真正的資優教育,正確的是跟他自己生活最重要的聯繫,吃喝拉撒睡、鍋碗瓢盆(代表生活常識),給孩子們直接建立他人生當中的經驗。這時候家長又會問了,建立了這些生活基礎認識之後呢?
(陳老師)然後你要在裡面教他中文、英文我不反對,你可以利用那個時間點,包括兩三歲的時候,你可以給他多元的教育、多語言的教育,那都是很好的刺激,我並不反對這個東西。我比較支持的是,你必須先把主幹把握好,因為他畢竟是一個人,你得把他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基本態度,那種做人可以愉悅的狀態、健康的狀態,你得先給他做好,我覺得這是家長真正重大的責任,這是非常基礎的工程。
(主持人說)我們家長如果忽略了這個部分,他就像沒有根一樣懸浮在空中,他未來的快樂在哪裡?人真正的快樂又該建立在什麼之上呢?所以我們也看到哈佛大學現在的研究,從小會做家事的,成功的比例非常高,人生也很快樂。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都不快樂,我們是不是代辦了很多東西,把他該過的關去掉了呢?另外我們是不是沒有打下孩子在吃喝拉撒睡,這些是人一輩子都要有的地基;現在所謂的菁英教育我們真的做對了嗎?我們有沒有缺少什麼環節呢?陳老師說問題發生都有後面的環節、邏輯我們丟掉了,你們覺得有沒有道理呢?!#(待續)
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及時獲得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3月6日教育版
每週為您獻上舊金山最新消息
責任編輯:李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