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預測梁朝興亡 山中宰相陶弘景人間留神跡

文/周曉輝
陶弘景性愛山水,每次經過溪澗山谷,都必定在那裡坐臥一段時間,吟詠盤桓,不願離去。(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9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南北朝時的南朝先後有宋齊梁陳四個相互有關聯的朝代,梁朝由南齊宗室蕭衍建立,是為梁武帝。梁朝前後共有10個皇帝,歷時55年。關於梁朝的興亡,都被當時的一位名叫陶弘景的高人預測到。

陶弘景,字通明,江蘇丹陽秣陵人士。祖父陶隆做過王府參軍,父親陶貞寶曾是孝昌縣令。關於陶弘景的異象,在其出生前就已顯現。史載,他的母親郝氏一天晚上夢見一條無尾青龍在她的懷中,同時有兩個神仙從天而降,手裡拿著香爐。他母親醒後說,她懷的一定是個男孩,但不會是凡人,恐怕還沒有後代。

456年,陶弘景出生,他從小就異於他人,四五歲就經常用荻幹作筆,在土灰上劃著學寫字。十歲時,他得到一本葛洪的《神仙傳》,如獲至寶,日以繼夜地研讀。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便有了乘龍駕雲的大志,還說自己看太陽和青雲都不覺得遙遠。

一晃,陶弘景步入了青年時期。此時的他身長七尺七寸,神儀明秀,風度翩翩,眉目疏朗,廣額聳耳,右膝有幾顆黑痣且成北斗七星狀排列。不僅外貌俊秀,他還十分博學,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他亦善於撫琴下棋,工於草書隸書。

十五歲時陶弘景作《尋山志》,對隱逸生活十分嚮往。聲名在外的陶弘景不到二十歲及冠,齊高帝就請他去做諸王侍讀,任命他為「奉朝請」(官職)。雖然他身在官府中,但他唯以披閱諸王文章為務,從不與其他官員交往。不過因為他的博學,朝廷禮儀以及涉及前朝的舊事,大多要向他諮詢。後被拜為左衛殿中將軍。

二十多歲時,陶弘景開始服食仙藥。大概在三十歲左右,他拜道士孫游岳為師,受符圖、經法、誥訣,並遍遊名山大川,尋訪仙藥真經,達到了洞察人間一切大小事物的程度。

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辭官。應該是知曉他的修行之志,皇帝同意了,還下令其所在官府每月供給他五斤伏苓、二升白蜜,以供服餌。陶弘景辭官返鄉臨上路時,公卿紛紛前去為他餞行,以至於出現了宋齊以來前所未有的道路堵塞。

無款陶弘景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離開都城建康(今南京)後,陶弘景先停留在句容的句容山,並建起房舍,命名為「華陽陶隱居」。句容,隸屬於今天的鎮江。為什麼要停留在這裡呢?陶弘景常對人說,因為山下面是第八洞天,叫作「金壇華陽之天」,周圍有一百五十里。以前漢朝有咸陽三茅君修煉得道後來掌管這座山,所以又稱它為茅山。

在茅山,陶弘景開始傳上清大洞經籙,開道教茅山宗。因為他曾跟隨東陽孫游岳學習符圖經法、尋訪仙藥,因此身輕似燕,十分靈活。他還在茅山得到楊羲、許謐手書真跡。此後他東行,拜謁各地的居士和法師,以提高自己的修煉境界。

陶弘景性愛山水,每次經過溪澗山谷,都必定在那裡坐臥一段時間,吟詠盤桓,不願離去。他曾對弟子們說:「我看到那些朱門廣廈,雖然也知道那裡面充滿享樂,但卻沒有進去的念頭。如今眼望著高山大澤,也知道此處難於安家,卻總想到這裡來。我在永明年間求過官祿,若真得到便麻煩了,怎能像今天這樣輕鬆快活呢。這不僅僅是我有神仙之相,也是機緣造成的啊。」

為人隨和通達的陶弘景,謙虛謹慎、進退有度,處事合宜得理,且心如明鏡,凡事過去便過去了,不留滯心中。很多人看到他都以為他是神仙。而他羨慕敬佩的是漢代張良,認為張良放達飄逸,看破凡俗,頗有雲中神仙的氣度。

齊宜都王蕭鏗被殺,當天晚上陶弘景夢見王鏗來告別說:「某月某日,命已過世,生平無罪,死後投生於某某家中……」陶弘景醒後,依夢中所見,前往訪問,果然不差,有關幽冥中事,所說多神異應合,因而著作「夢記」記載下來。

作為修行人的陶弘景,不僅精於陰陽五行、風角星算,而且山川地理、地方物產、醫術藥草方面的知識也十分廣博。他著有《帝代年曆》,指出以往曆法的錯處。還造出三尺來高的渾天象,其地在中央,天轉而地不動,用機關轉動它,便全與天象相合。他告訴弟子:「這些東西是修道必需的,不光是史官才會用到它。」

《群仙圖(二).陶弘景茅山聽笙》局部(公有領域)

齊末有歌謠說「水丑木」,這應是一個「梁」字。當陶弘景聽說朝廷內議論蕭衍代齊的消息後,就援引圖讖來推演,結果處處都出現「梁」字,他便把這個結果派人告訴了蕭衍,並為他卜算出登基的日子。

蕭衍早年就與陶弘景有過交往,當上皇帝後,更是對他恩禮有加,還多次派使者請他出山,但都遭到了陶弘景的婉拒。不過,朝廷每有吉凶征伐一類大事,梁武帝都會派人前往諮詢,一月當中常有幾次書信來往,因此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弘景善於辟穀導引之法,他隱居四十多年來,雖然年過八十但看起來仍似壯年人。仙書上說:「眼方者壽千歲。」而陶弘景晚年一隻眼有時候呈方形。

據陶弘景自己說,他曾夢見佛授予他菩提記,封他為勝力菩薩。他因此到浙江鄮(mào)縣阿育王塔,發誓受佛門五大戒。

陶弘景的徒弟桓愷得道飛升後,有一天,隱祕地出現他面前,說:「您所編撰的本草,用水蛭蚊虻做藥,功雖及人,但害物命,上帝因此就要責罰您了。」陶弘景認識到罪過之後,立即懺悔,就用其它的藥代替,另著《本草經集注》,以贖罪過。

在還沒有去世前,陶弘景就預知到死期,還寫下《告逝詩》。536年,陶弘景離世,終年八十一歲。死後他臉色像活著一樣,關節伸屈如常,香氣數日不散,遍山瀰漫,他應該是得道成仙了。皇帝下詔封他為太中大夫,諡為「貞白先生」。

陶弘景還提前預知了梁朝的滅亡。他事先寫了一首詩說:「夷甫任放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于宮。」預言詩祕藏在一個箱子裡,他離世了以後,弟子們才找出來。大同末年,士大夫們競相空談玄理,不習武事,結果侯景篡弒,果然是在昭陽殿內。548年的侯景叛亂最終使梁朝走向了覆滅。555年,梁敬帝禪位給陳霸先,陳朝開始。@*#

參考資料:

《南史‧隱逸下》
《梁書‧處士》
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