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邊的接力賽 許孩子一片安心赤足的沙灘

海邊的接力賽』每個月都會規畫公開行動,3月26日來到冬山河河口的《清水港尾》,雖然是灰濛濛的陰雨天,當天仍有115人響應這次的淨灘行動,共清理出1700公斤的海廢。(江昀蒨提供)
人氣: 18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訢瑜台灣宜蘭報導)「同行致遠」,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海邊的接力賽』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誕生的。甫獲第一屆公益海洋大使的瘋媽媽江昀蒨,以「給孩子一片安心赤足的海灘」為信念,號召一群充滿愛與理想的人,加入撿拾海廢的行列。他們的身影已跨足宜蘭縣整個106公里的海岸線,希望日後能走入校園推廣,讓愛護地球環境的理念從小就能在孩子心中萌芽。

『海邊的接力賽』發起人江昀蒨,任職於幼兒園,熱愛戶外活動,同時還擁有游泳教練證及溯溪指導員資格。2019年末,爆發武漢肺炎疫情之後,經常來到海邊散心,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眼前這片寬闊蔚藍海岸的沙灘上,卻充斥著許多被海浪拍打上岸的垃圾。吃驚之餘,江昀蒨開始了她在海邊撿拾垃圾的習慣,與先生和三兩好友持續快2年的時間後,在今年初發起了『海邊的接力賽』宜蘭環灘淨灘行動,現在每個月都會固定有一場公開行程,希望能夠號召更多人來當海邊接力賽的隊友,將環境永續的行動一棒棒的接力下去。

『海邊的接力賽』發起人江昀蒨。(江昀蒨提供)

宜蘭的海岸線,北起頭城石城114K停車場,南至和平溪口,總長約106公里。江昀蒨用五天時間徒步環灘,讓自己能深入掌握宜蘭海灣的地景樣貌及海廢現況。到目前他們已經清理過18個海段,以及石城、大里、桶盤堀、蕃薯寮四處漁港;而主要清理目標是以溪口為主,像是新城溪出海口、蕃薯溪出海口、東港榕樹公園出海口,以及蘭陽溪、宜蘭河、冬山河三河會流的出海口,因為這些地方匯集的海廢垃圾量最大,但這裡卻又是生態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每次勘查撿海廢的地點,同一個地方江昀蒨都會場勘兩次,第一次是以自己的角度,記下海段以及大概有哪些海廢種類;第二次則會以隊友的角度去場勘,紀錄如何抵達,如果是礁岩要注意什麼,自己需要配備那些物品,同時拍攝指示影片,讓每位參與隊友都能掌握最佳狀態來參與每次的淨灘行動。

撿拾海廢的過程,時而充滿危險,江昀蒨說到:「因為撿著撿著,有一天就撿到一個玻璃瓶蓋的頭,然後它是這樣子碎碎的、刺狀的」。海廢的種類非常多樣,很多是民生用品,塑膠瓶罐、廢棄漁具和漁業用保麗龍的數量也尤其多,江昀蒨憂心的談到:「這些漁網和保麗龍被打得很細碎後,會轉變成塑膠微粒,對海洋的威脅是非常大的。而我們現在所清理都只是岸上的,岸上其實只占海廢的20%,其中80%都還是在海面上跟海面下。」

『海邊的接力賽』的隊友們,不論酷暑或是寒風,仍然棒棒接力完成海邊的淨灘行動。(江昀蒨提供)

『海邊的接力賽』團隊一開始撿垃圾時並沒有分類,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們覺得自己應該要朝「專業撿」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所以在撿海廢過程中,他們會開始分工,看誰去撿寶特瓶,誰撿玻璃,或是垃圾、保麗龍等等。垃圾撿完了,該如何清運﹖這又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頭城協天宮委員林志文在得知他們的困難後,主動在頭城成立「北灣海廢清運點」,協助所有的海廢清運工作。

海廢的種類非常多樣,很多是民生用品,塑膠瓶和漁業用具的數量也尤其多。(江昀蒨提供)

撿海廢走過了近2年的時間,江昀蒨深刻感受到,最迫切需要改變的還是消費的行為跟模式,她說:「當每一個人在消費的同時,都能思考未來的10年、20年,甚至更久以後,所購得的消費品最後會在哪裡?是否能夠成為環境永續鏈的一環?改變消費模式和行為,是最迫切也最友善大地大海的方式。到那時我相信垃圾也會少非常非常的多。」

『海邊的接力賽』宜蘭環灘淨灘到目前為止,所撿的總海廢量已超過4公噸,最近一場11月23日在壯圍東港榕樹公園的行動,一個小時所撿的海廢量就有384公斤,以民生用品的垃圾最多;就在上個月差不多這個時間,才在這裡清出320公斤的垃圾,垃圾怎麼還是這麼多啊﹗江昀蒨忍不住呼籲:「教育真的很重要!」

『海邊的接力賽』舉辦親子體驗營,讓小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一同參與,是一場深具教育意義的體驗活動。(江昀蒨提供)

『海邊的接力賽』除了規劃每個月公開行動之外,江昀蒨也會舉辦親子體驗營,設計活動讓小小朋友參與,在父母共同陪伴的條件下,給了親子們一場深具教育意義的體驗。江昀蒨說:「未來的部分,我會希望可以走入校園,因為我深深覺得教育還是最有力,最能改變時代的力量。如果可以在更多的校園,埋下更多的種子,大家的認知都是一致的時候,我相信在那一天,海邊的垃圾就會不見了。」

江昀蒨也積極參與活動講座,在蘭陽博物館「塑不塑很美?!海廢與珠寶的距離」,以及「蘇澳海廢展」中,江昀蒨也都不遺餘力的推廣『海邊的接力賽』的理念,邀請在來自各地的隊友一棒接過一棒,將環境永續化為行動,為大海的愛推波助瀾。江昀蒨說:「希望有一天,我們相聚在海邊,不再是撿垃圾。是牽著孩子的手,在沙灘上盡情奔跑,無憂無慮。那海裡,終有數不盡的魚蝦蟹貝。」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