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獲2022建築園冶獎

季行藝術工作室歐志成藝術家、嘉義鐵孩子賴銘傳藝術家用環保材料做的裝置藝術。(嘉義市政府提供)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2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為了改善嘉義市埤麻腳排水與大溪厝分線等排水水質,而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出「嘉義市埤麻腳排水水質改善暨水岸環境再造工程」,爭取核定前瞻水環境建設經費6,000萬元,選址於嘉義市大溪里興建而成。

竣工後,命名為「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在今年4月熱鬧啟用,成為嘉義市第一座結合水質改善、生態保護、休閒遊憩及環境教育功能的綜合性場域。本次參加2022建築園冶獎,在經過書面審查及委員現場實地評選後,獲得公共建築景觀獎肯定。

園區路線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可概分為:礫間處理區、環教休憩區及人工濕地區三大區塊。礫間處理區內,有一座每日可處理生活污水3,000CMD的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槽,透過曝氣提供好氧環境,促使水中微生物分解污染物,過程無需添加藥劑,對於環境非常友善,此套水質淨化現地處理設施,可削減水中66.1%生化需氧量(BOD)、79%懸浮固體(SS)85%及氨氮(NH3-N)。礫間共構槽上方則作為停車場及球場,充分利用垂直空間,而地下式檢視廊道以開天井方式採光,可節省電燈電力,力行節能減碳。

球場。(嘉義市政府提供)

環教休憩區內的環教教室及廁所均以舊貨櫃組建,將資源永續循環再利用,落實在工程中,利用中水沖洗廁所馬桶以及澆灌園區內植栽,也能減少浪費自來水。此外,降低休憩椅高度與園區內地面無落差等,也都是站在使用者角度去設計,適合全齡世代造訪。

彩繪貨櫃廁所。(嘉義市政府提供)

園區西側的人工濕地區則自成一格,與兩旁的農田與水路巧妙融為一體,濕地內種植香蒲、睡蓮等水生植物,不但可以淨化水質,也能提供生物隱蔽,形成名符其實的水與綠的生態廊道。整個園區以低環境衝擊的理念做設計,園區內大部分都是草地、透水磚及碎石步道等透水性鋪面,除了可提高雨水入滲補注,也可讓土壤呼吸,豐富土壤中的微生物相。

園區實景。(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園區啟用與受肯定,獲獎是責任的開始,後續還將與當地鄰里社區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嘉義大學、南華大學及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等跨領域單位合作,共同推動環境教育及永續發展目標工作,讓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城市。◇

責任編輯:黃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