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對中共機構改革方案的三點評論

人氣 1119

【大紀元2023年03月17日訊】3月16日,中共當局公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本文以「深化黨中央機構改革」這部分為重點,試作三點評論。

第一,調整黨政權力配置,強化「以黨治國」,並集權於黨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共一度提出「黨政分開」,嘗試政治改革,但「六四」之後就停滯和逆轉了。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喊的最響亮的口號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2017年時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直說「在黨的領導下,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2018年2月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就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問題說,「處理好黨政關係,首先要堅持黨的領導,在這個大前提下才是各有分工,而且無論怎麼分工,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

習的具體做法之一,就是通過機構改革,「強黨(黨中央)弱政(國務院)」。這次改革,黨中央新組建了5個機構,包括兩個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科技委員會)、一個中央職能部門(中央社會工作部)、一個中央辦事機構(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一個中央派出機關(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

同時,消減國務院的機構,不再保留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將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劃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而且,明確黨中央的機構對國務院相應機構的領導。例如,中央科技委員會辦事機構職責由重組後的科學技術部整體承擔;中央社會工作部統一領導國家信訪局,劃入民政部的指導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擬訂社會工作政策等職責,統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

需要指出的是,習十八大上台後,在中央層面組建了不少的「小組」抓權;「十九大」後,重心轉向了組建新的 「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過去也有中央議事協調機構,但習作了兩點改進:第一,名稱中加上「決策」兩字,這個機構就有決策實權了;第二,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二十屆政治局幾乎清一色的習家軍),其它方面的議事協調機構都要與之相銜接,保證令行禁止和工作高效,也就是從機制上確保了習近平的「核心」地位。

第二,機構改革方案凸顯中共外憂內患

這次機構改革有兩大重點。一是金融體制改革,在黨這塊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而國務院13項改革措施中與金融監管直接相關的就有6項,包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等等。這放映的是什麼呢?中國的金融風險高和金融腐敗嚴重。金融隨時可能暴雷,當局日益提心吊膽。舉個例子。中共什麼大話都說,敢說全民脫貧、建成小康社會,敢說抗疫勝利,可就是不敢說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決定性勝利。

另一個是科技體制改革。近年來一些關鍵領域頻頻出現的「卡脖子」問題。中共科技軟肋暴露在全世界面前。習近平上台後,一直在說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此,掏出大量真金白銀。例如,2014年官方籌資1390億元成立了「中國集成電路投資基金」(俗稱「大基金」),用於發展半導體產業;2019 年 10 月正式成立二期,規模是一期的兩倍左右。但實際效果呢?中國芯片業騙局迭出,一地雞毛,還被美國打的沒有還手之力。習近平震怒。2022年下半年掀起芯片業反腐高潮。這可當作大力度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註腳。而與美科技戰、與西方科技脫鉤才剛開始呢。

此外,這次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也反映了當局對基層不穩、民怨沸騰的恐懼。中央社會工作部統一領導國家信訪局,劃入民政部的指導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擬訂社會工作政策等職責,統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這樣做的意圖,一是緩和民怨,將信訪這個社會泄壓閥修理修理,起點作用;二是通過「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常態化」、整頓基層組織等等,收買民心。中共一直講「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且不管能不能夯實基礎,至少做點面子活出來給人看。

第三,機構改革方案的內鬥底色

內鬥是中共與生俱來的。這次機構改革有著深厚的內鬥背景。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例子,關於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1978年中共成立中央港澳小組,並在國務院設立港澳辦公室作為其辦事機構。因應香港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2003年中共成立由十八個部門組成的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習近平在曾慶紅之後當過一段時間組長,深知其中的厲害關係。因應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2020年2月中共改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並派夏寶龍、駱惠寧分別出任港澳辦、香港中聯辦的主任。可習仍不放心。例如,2022年香港行政府上台,習出訪香港時間縮短到一天半,並不在香港過夜、出席晚宴。這次機構改革,中央直接領導港澳事務,是習排除其它勢力,把香港完全控制起來。

第二個例子,關於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等等。為什麼力度這麼大呢?一個主要原因是習要完全掌控金融。2015年的股災深深刺激了習。抓吳小暉、肖建華,敲打馬雲、滴滴,這些相對來說都還算外圍戰,對付的是「粉紅財團」。習真正費心處理的是「紅色財團」,即那些被中共權貴、各派勢力掌控的國有金融機構、央企。2021年快殺華融前董事長、曾慶紅馬仔賴小民,就已放出信號。這次「兩會」前夕,中紀委重磅發聲:16次點名金融,8次提及央企,要破除「金融精英論」等錯誤思想,整治享樂主義云云。絕對是有的放矢。可以想見,今後一段時間中國金融界將會風起雲湧。

結語

習近平打破前例開啟第三任期,打破「派系共治」政治局清一色習家軍,國務院新領導班子都是新人。可以說,習個人權力達到頂峰,個人權威卻跌倒谷底。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又磨刀霍霍,這就更使中國政局充滿了變數。2023年中國將會如何?且拭目以待吧。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王友群:陳獨秀等10位中共黨魁的最後結局
習近平為何此時加速打壓中企 專家析兩原因
中共走向一人專制 台立委:台海安全將走向戰略清晰
王赫:中共新常委名單與習近平的用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