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馨綜合報導)中共統治下數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已造成當今中國民不聊「生」,開放三胎後,中國的人口卻出現了負增長,「躺平」和「最後一代」成為年輕人的流行詞。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出路在哪裡?
近日,日經新聞發表實地採訪報導,揭開了中國現實生活中老年社會真實的生活畫面,以及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有專家指出,由於中國並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養老機制,解決中國的老年問題將步履艱難。
老人社會
根據中共2021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有11個城市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包括南通、重慶、大連、上海、瀋陽、天津、哈爾濱等,而南通,因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2.67%,在全國居首,也因比例超過20%而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
日經發表的報導記錄了南通這個老齡社會近期的樣貌:在這裡,老年人看守工廠大門、經營小店、清潔餐廳、招待客人、在家務農等等。南通的過去和現在讓人們看到了全中國的未來。即便根據中共官方預測,如果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到2035 年,全中國的人口概況將和南通相似,這裡的許多學校已經關閉或合併,藥店出售的成人尿布多於兒童尿布。
報導分析,中國2022年的人口下降趨勢將會持續,並不可逆轉,原因正是從1980-2016年期間,中共實行了一胎化強制政策,阻斷了中華民族繁衍後代、生生不息的傳統。
政策一胎到三胎 年輕人選擇「最後一代」
2021年底,大紀元專欄作家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撰文指出,人口老齡化需要政府為老年人提供身心護理的設施,但在中國,中共政府沒有這樣的計劃,這樣的責任就落在了子女身上。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強制計劃生育政策,大多數夫婦只有一個子女能夠照顧他們。
日經報導,一胎化政策破壞了無數的家庭,包括殺嬰事件。但真正悲劇的是,獨生子女政策可能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中國生育率下降和其它民主國家生育率下降的原因相同:經濟增長的副作用。
但中國還是不同,計劃生育是中共的國策。由於中國人口持續下降,2016年中共允許二胎。2020年人口普查敲響警鐘後,又允許三胎。但是大多數夫婦還是選擇生一個孩子,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中國的平均生育年齡也增加了近三年,從 2000 年的26.1歲上升到2021年的28.8歲。
除此之外,由於組建家庭成本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結婚,這又導致了新生人口的下降。近兩年嚴厲的疫情封控,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選擇「躺平」。去年5月上海封城期間,「最後一代」成為流行詞,反應出年輕人絕望無助的情緒,這更將導致出生率的進一步下降。
人口負增長 前途暗淡
中共曾經宣傳: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如今,就算政府開放了第三胎,中國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再生第二胎,甚至根本不想結婚生子。
2022年,中國的出生率低於1.1,可持續發展的生育率為2.1。上海社科院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100年下降到5.87億,少於當前人口的一半。
出生率降低,人口負增長使人口老化加劇,這將帶來一系列重大問題。哥倫比亞大學日本經濟與商業中心的專業研究員蘭德爾·瓊斯(Randall Jones)表示,對於一個沒有發達的社會養老安全體系的國家來說,情況會非常艱難。他對日經表示:「我更擔心老年人的貧困,將如何應對老年人日益嚴重的貧困。」
中國社科院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曾警告,國家的養老基金將在2035年前完全枯竭。
養老金枯竭問題已經顯現。今年二月,上萬的武漢老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砍去三分之二醫保資金。網民們稱之為「白髮革命」,有人已經喊出「打倒反動政府」的口號。
多年來,中共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經濟強國,但這樣的前提已經不復存在。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中國經濟學家蘇月(Su Yue,音譯)表示,人口變化將對公司產生影響,公司的決定也將影響中國未來的增長和經濟地位,以及中國在整個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
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勞倫·約翰斯頓(Lauren Johnston)表示:「中國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讓優質勞動力發揮其潛力,但這很棘手,這與建立工廠並送農民進工廠不同,讓受過教育的人蓬勃發展風險更大。」
回到南通如東,日經採訪到了一名正在學校門口等待接女兒回家的父親李國軍(Li Guojun,音譯),對於女兒將來是否會象他一樣撫養四位老人,他說:「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已經被割斷了。從教育到事業,一切都充滿競爭。她是否能成功,並找到一位伴侶都是一個問題。看看現在年輕人不結婚的趨勢,我沒有任何期待。」◇
責任編輯:林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