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水晶鋼琴

作者:青松
鋼琴與樂譜
牽擾我們內心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些外在的燈光效應。(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93
【字號】    
   標籤: tags: , ,

閑下來時,我喜歡在網上看看鋼琴演奏的視頻,放鬆一下神經。有一次,看到一位藝術家彈奏水晶鋼琴,頓覺眼前一亮。

印象中,鋼琴都是木質的,聲音響亮,是樂器之王,擺在那裡自帶一種威嚴。而透明的水晶鋼琴不同,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琴體內部的構造,感覺一下親切了很多。而且,在燈光的映射下,水晶鋼琴熠熠生輝,伴著悠揚的旋律,仿佛帶人進入了童話世界裡。

看水晶鋼琴視頻的時候,女兒也在旁邊。她同我一樣驚歎,說很想看看現實中的水晶鋼琴。我答應,有機會一定帶她去看。不過,日子忙碌,水晶鋼琴很快就從我的思想中滑過了。而且我也不知道哪裡能看到水晶鋼琴,我們所逛過的琴行裡都是木質鋼琴。

週末,帶女兒去一處展館,居然遇到驚喜。進到大堂裡,我們一眼看到一架水晶鋼琴,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我原本以為,當親眼見到水晶鋼琴時,女兒一定會大聲感慨,上前觀摩,畢竟也是了一樁心願。但是,她只是淡淡說了一句:「這就是水晶鋼琴啊。」

我問女兒,要不要再靠近點看看,女兒搖頭說不用了。其實,我能理解孩子的反應。與視頻中的閃亮亮的水晶鋼琴相比,現實中的琴暗淡許多。沒有了燈光效應,水晶鋼琴少了夢幻的效果。而且,因為鋼琴是透明的,顯得比普通鋼琴瘦小很多。

展館裡還有朋友在等,我們沒有在水晶鋼琴處多停留。不過,我想以後再見到水晶鋼琴的視頻,大概不會像最初那樣感慨無限了。

見過了現實中的水晶鋼琴,才明白視頻上水晶鋼琴對人的吸引不是因為鋼琴本身。那些耀眼的光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燈光的渲染。離開外在的襯托,即便是水晶鋼琴這樣的稀罕物件,陳設在那裡也讓人覺得很普通,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想來現實世界中的一切,多是最樸實的存在吧,沒有什麼是自帶耀眼光環的。有時候,牽擾我們內心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些外在的燈光效應。分清這一點,或許就能更理智地看待那些讓我們難捨或糾結的難題了。不被一時的燈光效應所誤導,內心自然就會超脫許多吧……@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837年1月,在法國諾曼底的偏遠小村莊,一個小伙子在鄉間小路上飛奔,還沒進家門就高喊:「奶奶,我拿到獎學金!要去巴黎了!」「哦,弗朗索瓦,感謝上帝!」老祖母擁抱著孫子,親了又親。母親在兒子懷裡落淚:「終於能到巴黎美術學院了,要是你爸爸活到今天,該多高興啊!」
  • 兩千年前,中國古代的女孩進行自我介紹時,應該是何模樣?當她面對官員的非分邀請,又應該如何應對?
  • 青松嶺下,是我尋尋覓覓、徘徊又佇立的背影。白雲深處,是你瀟瀟灑灑、超然而飄渺的風姿。隱者,是一個愈是努力深藏行跡,愈是讓人不辭辛勞地追尋的神秘名字。
  • 不懂得「侘」和「寂」,就不能說已經認識了日本文化之美。「侘」和「寂」兩者可說是一體的兩面,傳達大和民族一種獨特的審美精神與心靈境界。
  • 中國古代是信神敬神的社會,社會的修煉風氣總體比較濃郁,一些文學大家都是修煉之人,他們的作品往往看似是表達常人的情感,而實際是表達自己修煉的體會,感悟或者是境界,這其實是神傳文化的一種必然。比如辛棄疾的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
  • 那是盛唐的某一天,或許在朝雨打濕新柳的客舍前,或許在暮色點染長河的荒城外,或許在行車揚起暮塵的古道邊。一對策馬並行的好友,終於走到了分別的歧路。他跳下馬,遞給朋友一杯酒,依依不捨地問道:「你要去哪裡呢?」
  • 唐初到盛唐的書風以俊逸妍美的王羲之風格為尚,到了盛唐、中唐之際,楷書書風展開圓渾壯闊、遒勁雄偉的新貌,其中汲取古風推起晉代以來的第二座翰墨高峰的代表書法家是誰呢?他成熟的代表作是什麼,有什麼特色呢?
  • 熱帶海浪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普通海灘遊客在聽到50英尺高海浪的警告後,可能會上岸躲避一下,讓衝浪板休息一會兒。但這不會嚇倒衝浪攝影師弗雷德‧龐貝邁爾(FredPompermayer),他會把相機裝在水上摩托艇上,然後直接衝進危險區。目的就是要拍攝世界一流的衝浪者挑戰巨大的水牆,人類在海洋前沿與大自然對抗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可說是一部集成著作。其中有不少與《易》有關的內容,本文以其中幾個章節部分內容作直接相關的解析比對,藉以兩相印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