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兩大陣營礦物之爭來龍去脈 一文看懂

人氣 2892
標籤: ,

【大紀元2023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馨綜合報導)五月中旬,以美國為首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談判代表討論了如何減少對中國礦物供應的依賴;另一個成立不到一年的「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ineral Security Partnership)倡議也召開了首次會議,目標是確保「關鍵礦物」供應。

中共對「關鍵礦物」供應鏈的控制讓西方世界開始擔憂,因為他們看到了在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中,中共通過政治手段掐斷了很多物資的供應鏈。而「關鍵礦物」是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物資。

那麼,到底什麼是關鍵礦物?如何保護低碳經濟供應鏈不受中共影響?歐美等西方國家正在做什麼樣的努力?

1. 什麼是關鍵礦物?

目前圍繞低碳經濟的主要產品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磁鐵等,這些產品都使用了「關鍵礦物」。

美國和歐盟將約50種金屬元素列為「關鍵礦物」,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在低碳經濟中發揮作用。這些材料包括:鋰、石墨、鈷、鎳、錳、硅、錫、銅和稀土,主要用於電動汽車電池、智能電網、電表、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磁鐵、風電場設備及其它電子產品等領域。

2. 為什麼採購關鍵礦物成為挑戰?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發現了大量關鍵礦物資源,但開採和提煉的成本高昂,技術上存在挑戰,能源消耗密集,並會造成污染。2023年,歐盟將銅和鎳也列為關鍵礦物。雖然銅並非稀有金屬,但對其需求大幅增長的預測,令歐盟擔心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供使用。

圖為南非的一個稀土礦。(Rodger Bosch/AFP via Getty Images)

3. 中共長臂

90年代初,中共開始引進外資,逐漸把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隨著經濟增長加快,中國國內礦產資源無法滿足面向全球的商品生產,投資海外礦產成為趨勢。中企開始逐漸主導幾乎所有工業商品的提煉和加工。

根據歐盟的一項分析,就稀土元素鏑而言,中企負責84%的礦產供應和100%的提煉生產。中國生產的鋰、鈷和錳等電池金屬占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

全球鈷儲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其中,剛果(金)的鈷產量占世界總量的70%。但截至2020年,剛果(金)19個鈷礦中有15個被中國公司擁有或資助。

整個非洲大陸都發現了鋰儲量,津巴布韋、納米比亞、加納、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馬里都有大量的鋰儲量。2022年12月,津巴布韋通過了《基礎礦產出口管制法》,禁止原鋰出口。但是,正在津巴布韋開發礦山或加工的公司卻不受此禁令的約束,這其中包括中國公司浙江華友鈷業、中礦資源集團和誠信鋰業集團。

即使在智利,鋰的生產由美國礦業公司雅寶(Albemarle)和智利化學品和礦業公司SQM主導,但也沒有避開北京的長臂。中國礦業公司天齊公司持有SQM公司超過五分之一的股份。

今年1月,世界鋰資源排名第一的南美國家玻利維亞選擇與中國的三家企業簽訂協議,合作開採該國的鋰礦資源。

4. 為何依賴中國是個問題?

在中共病毒席捲全球之前,經濟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各國津津樂道的事情。但過度依賴中國風險很大,除了中國電力危機、流行病、社會動盪等引起的生產中斷,現在美中關係的緊張,隨時會出現涉及懲罰性關稅或出口限制的全面貿易戰。

疫情期間,西方國家對依賴中國的苦果至今記憶猶新:在中共病毒(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早期階段,中國的工業中心和物流網絡停滯不前,危及許多工業商品的全球供應,並導致價格飆升;當電力限制削減了中國的硅產量時,2021年準金屬價格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上漲了300%,並導致汽車製造和化工等行業的買家出現動盪。

在2022年經歷了俄羅斯天然氣勒索事件後,清潔能源供應鏈所面臨的危險倍受關注。例如,如果中共攻打台灣,北京是否會以切斷對歐洲稀土供應相要脅?這將對歐洲新興的綠色產業、電動汽車製造商、能源安全等會造成什麼影響?

專家分析,中共在貿易戰中若打稀土牌,傷不了美國,反而傷了自己。
圖為一名男子正在江蘇省連雲港碼頭裝載稀土礦物。(STR/AFP)

5. 西方國家擺脫依賴有何進展?

美國總統拜登於2022年通過的《降低通脹法案》,旨在通過投資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幫助美國實現其氣候目標,抑制轉型所需原材料的價格,並減輕對不可靠或敵對的海外供應商的依賴。

在該法案框架下,美洲鋰礦業公司準備開採美國的礦山,已吸引了通用公司6.5億美元的投資。美洲鋰也向美國能源部申請了資金,該部已撥款數億美元用於電池金屬項目。這迫使美洲鋰於去年11月將其阿根廷和北美的部門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實體,以便切斷與中企贛鋒鋰業的關係。2017年,中國贛鋒鋰業集團與美洲鋰礦業公司合作,幫助開發阿根廷的礦業,贛鋒鋰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美洲鋰礦業公司的最大股東之一。

去年12月,歐盟的貿易談判代表與智利達成了一項新的協議,分析家們說智利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高品質鋰供應。接下來的一個月,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去南美做了為期四天的訪問,期間在聖地亞哥停留。回來時,他提出了「德國-智利在採礦、原材料和循環經濟方面重新建立夥伴關係」。

歐盟於3月啟動的《關鍵原材料法案》旨在為新的採礦和提煉項目放寬融資和許可,並建立貿易聯盟以減少歐盟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華盛頓正在制定臨時貿易協定,以確保其促進國內生產的激勵措施不會最終將歐盟和日本的友好供應商拒之門外。

加拿大聯邦政府已批准Galaxy Lithium (Canada) inc.在魁北克省建造一個新鋰礦。在批准魁省新的鋰礦開發項目的同時,總理特魯多今年1月16日訪問了薩省稀土工廠。加拿大正努力在關鍵礦產行業抗衡中共國企的壟斷威脅。

美國和歐洲也在尋求建立「買方俱樂部」,與生產國達成供應協議和投資夥伴關係。鋰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過去三年中需求猛增。儘管儲量豐富,但鋰分布不均且不可再生。目前澳大利亞的鋰產量是世界第一,美國希望澳大利亞加入其「支持供應鏈的夥伴」行列。

阿根廷目前在全球鋰資源排名中位居第二,比智利和澳大利亞的總和還多,但其產量占資源量的比重,與全球主要生產國相去甚遠。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大國聯盟「礦產安全夥伴關係」(Mineral Security Partnership,簡稱MSP)於5月12日啟動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阿根廷應邀參加。該大國聯盟的目標是確保「關鍵礦物的供應鏈」。MSP成員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芬蘭、韓國、瑞典、英國和歐盟委員會。

以美國為首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談判也在5月8日至15日在新加坡舉行了第四次會議,討論如何為礦產和半導體等產品建立更強大、更穩定的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IPEF成員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澳大利亞、文萊、斐濟、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在4月份的七國集團會議上,七國部長們同意承諾提供130億美元資助新的採礦項目。德國正計劃設立一個價值高達20億歐元的類似基金。

2023年1月12日,瑞典國有礦業公司LKAB在瑞典最北端城市基律納(Kiruna)的鐵礦風光。該公司表示,在本國最北部發現了歐洲最大的已知稀土元素礦藏。(Jonas Ekstromer/TT News Agency/AFP via Getty Images)

6. 中西兩大陣營在非洲稀土礦之爭

在非洲,中共已經將原材料開採作為其「一帶一路」投資戰略的關鍵支柱。去年12月,美國總統拜登歡迎49位非洲領導人來到華盛頓特區,參加第二次美非領導人峰會。拜登表示:「美國全力關注非洲的未來。」

歐盟的協助全球發展中國家興建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將告訴非洲大陸,歐盟27國才是其「最可靠的」全球夥伴。

今年2月,南非開普敦舉辦了世界上最大的礦業投資大會,與會行業專家表示,美中正在競爭關鍵礦物——比如鈷和鋰。

非洲各國政府現在正努力爭取最好協議。納米比亞礦業部長湯姆‧阿爾文多(Tom Alweendo)在大會上告訴路透社,納米比亞堅持所有在納米比亞開採的鋰都必須在該國加工。

中國大部分的鈷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該國鈷產量約占世界總量的70%。大會的主要發言人之一、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菲利克斯‧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數年來一直要求中國提供更好的條款。齊塞克迪在1月表示,前任總統與中國簽署的價值62億美元以礦產交換基礎設施的合同沒有讓剛果(金)獲益。

齊塞克迪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告訴彭博社:「中國從這份合同中賺了很多錢,獲得了很多利潤。剛果民主共和國沒有從中獲益,沒有任何實際利益。我要說的是,對我們的民眾來說,它沒有產生任何積極的影響。」

他補充道:「現在我們只是需要以雙贏的方式進行再平衡。」

美國負責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的副國務卿何塞‧費爾南德斯(Jose Fernandez)在礦業大會上暗示,「我不需要提醒你們當供應鏈崩潰或當我們依賴單一供應者時會發生什麼。我們在COVID大流行期間經歷過這種情況,這是一個我們需要共同解決的薄弱點。」

總部設在德國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的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說:「希望美國和歐洲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採礦項目投資的可靠替代者」,「這樣各國就不會去找中國(中共)。」◇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日本加碼打擊中共IC業 分析:認清中共威脅
G7峰會聚焦印太 為何令中共如芒在背
美歐貿易技術會談 聚焦AI和中共
【時事金掃描】反抗軍攻敘首都 川普泄俄軍機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